《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第30届书博会专题

编者按:2021年7月15-19日,第三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济南举办。为展示济南市作家形象,推介济南市文学精品图书,博览会期间举办济南“海右文学”精品图书展。该展览是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指导,济南市文联、济南出版社主办,济南市作协承办。市作协与省市媒体合作,设立“书博会作家访谈”专栏,对参展作家予以集中采访推介。
【书博会作家访谈】高克芳:
“阅读人生”是更高层次的阅读

文化人物:“文化人物“栏目是《新华书目报》的一个常设栏目,主要是采访当下文化人物,内容涉及个人从业经历、体会、读书心得,创作作品体会等进行探讨。首先可否请您谈一谈个人的从业经历,您对于文字创作的心得、体会,现在所做工作对您人生有着怎样的影响?在进入这个领域以来,您经历了哪些难忘的事情?
我的写作生涯始于15年前,像很多作家一样,最初是写诗,后来才开始散文和小说等体裁的创作。应该说,我这一路上要感谢热爱我的读者们,某种程度上是他们的喜爱和支持让我一直坚持了下来。我身边人以及远方的、网络上的诸多朋友和陌生人幸福和不幸的婚恋,迫使从小做着文学梦的我拿起笔,以《亲人爱人》为试笔,之后经过成熟酝酿,写了一部让婚姻中的男人了解女人、让女人了解男人的书,就写了《七年之痒》。而婚姻之外的男人和女人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七年之痒》一经在网络发表,立刻引起了很多婚姻中人的关注,他们认为我文风细腻、细节真实,几乎每个人都能在里面都找到自己的影子。通过这种“抽离”状态,这种“走开一些看”的视角使得读者反而更能清晰地审视自己的婚姻现状和情感现实,使作品有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很多自认为婚姻存在各种各样问题的朋友将这本小说当成了婚恋指南。《嫁接婚姻》是紧承《七年之痒》后创作的又一部“婚恋指南”,总结了生活中日渐普遍的“二手男+一手女”婚姻模式。我的作品加入红袖添香VIP后获得了很高的订阅量,并成为红袖添香“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婚恋作品”。小说出版后的销量也很好,多次进入书店的销售排行榜。《七年之痒》引起多家影视公司竞拍,我最后选择了善于拍情感剧和时代剧的长城影视传媒集团,现在剧本正在最后调整中,大约9月份开机。《嫁接婚姻》上市不到十天,已有影视公司找我洽谈影视版权。
我的写作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在婚恋小说的创作中,我把自己溶入到故事当中,体验不同角色的不同活法,角色的情感抉择也反过来给了我很多启示。通过写作,我在婚姻生活中学会了更加客观地对待婚姻中的隔膜和矛盾,习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让我和我的先生都成熟了很多,婚姻生活也更加和谐。
如果说婚恋小说的创作让我的婚姻获益是一种收获,我也高兴地看到我的这些作品让我的读者在阅读和思考中走向成熟的婚姻观。有一个读者让我记忆深刻,他读到《七年之痒》的时候已经离婚了,他读着《七年之痒》彻夜不眠,为小说中的婚恋故事辗转反侧,他给我写信说如果早一点看到《七年之痒》,就不会离婚。他说自己的婚姻已经无法挽回,但是朋友们的婚姻还有挽救的机会,于是向我订购了20本签名本送给他的至亲好友,希望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启示。民谚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读者通过我的小说获得这个觉悟,让我倍感欣慰。我有时候想,如果这位读者重新开始一段婚姻或回到原来那段婚姻之中,一定懂得怎么做,怎么能够比上一次过得更幸福。
很多读者朋友出于共同兴趣,在网络上和现实生活中建立了QQ群和联谊会,我到每一个城市几乎都有读者朋友等着我,嘘寒问暖,和我交流角色、情节和各类婚恋情感话题。我的所有作品都是交由著名策划人丹飞先生策划出版,我和他也成了很好的朋友。这些都是意外之喜,不是每一个作家都能获得的。我感谢写作,感谢生活。
文化人物:请您介绍一下您自己的阅读体验等。
我的阅读主体是国内外女作者的书,小说为主,哲学、日记、回忆录等体裁也有涉猎。这些书大多情感细腻、语言优美,有一种女性天生的柔美善感之气。男性作家的作品主要着眼于国外第一流的小说家们的传世之作,及国内一线作者的作品。在女性作家那儿找共鸣、在男性作家那儿找差异,是我给自己定的阅读“圣经”。
第二种阅读体验是从影视作品中“阅读”,把握好的影视作品情节设置、怎么控制和导向观众的情绪流。
文化人物:请谈谈您的阅读对现在的创作有何影响?
前面说到我的两种阅读体验,这里有必要提及第三种“阅读”:我在作家身份之外,也做过职业人,同时也像所有寻常女人一样结婚生孩子——那是另一种生命体验,每一个人生状态都在不同程度上作用于我的作品,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在我的作品里的情节、角色、叙事和对话上发生投射和折射。我周围很多朋友经历了从底层开始打拼直至“出人头地”,留在理想中的城市,从孓然一身、一无所有到慢慢走入婚恋,有了自己的孩子,事业渐进,人生渐入佳境这一系列历程,可以说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人生悲喜剧,这些,都是我创作的绝好素材。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而中国人的婚姻情感模式大体就是那么几种,在诸多的不同中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
我把这份观照定义为“阅读人生”,“阅读人生”是更高层次的阅读,自己的生命体验、他人的人生故事,都是再好不过的现场版婚恋情感。情感生活类的网络论坛是“阅读人生”的捷径,可以从中了解到很多人的人生故事,丰富了自己的想象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的创作内容。当然这一层次的“阅读”更多的来自于线下的生活:自己的以及他人活生生的日常生活。
三个层面的穿插组合,构建了我取之不尽的小说素材库。我的阅读体验对我的创作的贡献主要是情景回放和素材储备两个作用,在写作技法和行文风格方面我还是愿意写自己的字、说自己的话,不愿意借鉴,更不会去模仿。情景回放是我的创作秘技:在下笔之前,我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故事已经在我脑海里轮番上演,我这时好比一个导演,手执导筒,游刃有余地调整角色性格、改变戏路和桥段,甚至换角,落到纸面上的,就是不用“演员”们再NG的最终版。
文化人物:据我们所知,在出版了五部长篇小说之后,您又参与了很多电视剧的编剧工作?
是的,说起我转型为影视文学创作,还是起源于《七年之痒》。《七年之痒》出版以后,国内著名的长城影视公司老总在机场看到这本书,觉得很吸引人,当即让公司的人联系我要买我这部小说的影视版权,于是我们取得了联系,一开始我怕自己受小说的约束,无法在影视创作中有所突破,是拒绝做编剧的,但因为他们找的编剧时间上有些问题,我也加入了《七年之痒》的剧本创作,后来《七年之痒》电视剧在江西卫视播出,一度取得了全国第一的收视率,我也顺利从一名小说作者转型为影视文学作者。迄今为止,我已经参与编剧了《七年之痒》、《隋唐英雄4》、《霍去病》、《钱塘传奇》、《永乐传奇之英雄诀》、《乞丐皇帝与大脚皇后传奇》、《神医传奇》《镖王传奇》、《婚姻攻防战之爱要付出》、《姐妹兄弟》、《红樱桃》等近20部电视剧,今年又受到邀请,先后参与了《鲛人传》、《冰雪狙击》等电影的编剧工作。希望自己不管在哪个领域,都能竭尽全力,做出好的作品与大家分享。谢谢。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