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绮声悠悠》作者/刘俊丽
第007章 耳濡目染意兴盎然
1937年的秋天,小朵儿正式开蒙,父亲孙季山为孙家的子女们,请来了最好的教书先生,并发话出去,只要是孙家寨的子孙,年龄在7——14周岁的,不论男女,都可以来读书。消息一出,适龄孩子都很开心。报名结束,结果出人意料:女孩人数竟然超过了男孩子!九个报名孩子中,有六个是女孩儿。包括朵儿姨妈家的表姐,伯父家和堂伯家的女儿们,分别是:如玉、思玉、紫玉、红玉、再加上朵儿(玉琴)和表姐陈玉纹,男孩子仅有三个:玉杰、玉树、寒玉,三人都是朵儿两个伯父家的。其他亲族家的孩子,男孩子要帮父母做事。女孩子,父母不肯让出来读书,说是“女孩子家读那么多书没用,将来嫁个好人家就行了!”
孙季山弟兄可不这么认为,他们因为生意常在城里跑,知道从“五.四”运动起,女孩子可以和男孩一样读书、学习、做事。再说了,让孩子们多认字,明道理,肯定不是坏事。
自从读了私塾, 不到八岁的小朵儿一下成了大忙人,白天去读书,晚上跟着干妈学琴。由于她平时常跟着小叔小婶去城里逛,看着花花绿绿的彩旗、招牌认了不少字,所以读起书来,比较轻松。私塾先生看她小小年纪,比哥哥姐姐们学习还快,也对她另眼相看。因此,只要她把先生教的读写任务完成,她就可以提前回家,跟着干妈学弹琴了。
说起弹琴,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不使琴声引人注意,孙季山把一间存放贵重物品的密室,打扫干净,作为琴室。每天吃过晚饭,小莲就先进去把灯烛点亮,把香炉里的香焚好,这才去请刘夫人和朵儿!慢慢地,小莲才明白,原来弹琴是件肃穆雅致的事情。
刘夫人和朵儿随着小莲来到密室,一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密室正中古色古香的案几,上面摆放着被小莲擦试的一尘不染的古琴。据刘夫人讲,为了防止古琴琴体受潮开裂,平时不弹奏时,必须用麻布将琴体紧紧包裹起来;为了防止琴弦松弛塌陷,古琴都是要挂在平整的木板墙上或者立着放进干燥的衣柜里。最好有专门的琴匣,以免古琴日久蒙尘,影响音质。
只见那把古琴:板栗色梓木底座,梧桐木面板被漆成深棕色,琴足是用质地硬密的和田青玉,金粉做成十三个琴徽,象牙做的琴轸,处处显现出它的雅致与高贵。蚕丝琴弦略微泛黄,透着沧桑。由于经历了千年风霜,加上弹奏时琴波的振动,使得琴体上面有一层密密的牛毛断纹,中间还有一处梅花断纹,将整个古琴衬托得既神奇又美轮美奂,让人看一眼就知道它的珍贵和价值不菲!的确,这古琴是宋代传下来的,光看制作如此精良,用料如此考究,保存如此完好,就可以想象,琴的主人对它是多么地宠爱呵护!
案几前,摆放着同色的两个圆型矮凳。来到案几前, 刘夫人环顾了密室四周,目光落在案几上的紫铜香炉上,那里正散发出一缕檀香轻烟,让整个密室氤氲在一种惬意的清香里。她点点头,满意的微笑着:“真难为你们家老爷了,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还能布置出这么雅致的琴室!”说完,她飘然坐下,小朵儿紧跟着坐在刘夫人旁边,小心翼翼的,就等着干妈教自己学琴了!
“ 朵儿,今天干妈先给你弹一曲,已有很久没弹了,我先试试手。你听听,喜欢了就好好学。”
“喜欢喜欢,干妈快弹吧,朵儿乖乖的,不打扰您的!”
看到优美沉静、又透着沧桑绝美的古琴那一刻,朵儿已被它深深吸引。
刘夫人今天特意穿上她最喜欢的素青色锦缎套服,袖口和前襟都绣有素雅的莲花,衣服上盘扣如蝶,翩翩欲飞。她抬起白皙如玉的皓腕,欲弹又止。她看看朵儿,不由想起了失散的儿子,心痛如割!儿子算来也二十了!如今,也不知儿子人在何方,是死是活?……想起儿子,她不觉又想起他的父亲,自己多年未见的丈夫。当年离别时,儿子十二岁,她才刚刚三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比自己大五岁的丈夫伟岸挺拔,儒雅风流。而今这一别八年,自己盛年不再,华容易逝:“也不知再见时,少爷还能不能认得我,会不会嫌弃我!唉,有生之年,我们一家人还有没有重逢之日!”
心随意动,刘夫人一边出神,一边顺手就弹起了丈夫最喜欢的那首《长相思》。此曲如泣如诉,哀婉动人,再加上刘夫人把对丈夫和儿子的思念,都倾注在了指间。琴声令听者动容,闻者感叹!就连还不懂音律的小朵儿,也沉浸在优美而忧伤的琴曲之中…… 随着悠远如诉的琴音,刘夫人想起自己刚被卖到李家当童养媳的情景……
在那个军阀混战,饿殍遍野的年代,作为女孩,命运大都悲惨可怜。父母家人养活不起,十文八文就把女儿给卖了,女孩的命运根本不能自己做主。如果长的好又勤快,买主喜欢,说不定还能嫁个好人家。相反,就会被折磨劳累不幸而死,或者再次被转卖,命运凄惨无比!想想自己还算幸运,遇上善良又怜香惜玉的李家少爷,一眼就看上了她,才不至于像其他童养媳那样悲惨。
那时少爷问她名字,她回答不上来,只知道家人叫她大妮儿,家乡是个叫殿后刘的小村子。少爷就给她起了“青莲”这个雅致的名字,还教她弹琴识字。十六岁时她和少爷圆房,隔年生下儿子,李家人对她倍加宠爱。如果不是战乱,她和少爷每天沉浸在古琴音韵中,日子过得也算惬意美满……
随着心音,刘夫人又弹完了一首丈夫最爱听的《初见》。是呀,人生若都如初见,该多好啊!如果再见,自己年老色衰,丈夫还会爱她如初吗!还有儿子,会认得这个逃荒要饭的妈妈吗?
想到儿子,刘夫人无比自豪。儿子在弹奏古琴方面,几乎可以用神童来形容!儿子最喜欢的曲子是《高山》,是他父亲专门请人教的一首大气磅礴的曲子,儿子弹的出神入化。而她却怎么都弹不好。也许是思儿心切,也许是心烦意乱,刘夫人收住了弹琴的手,抹了一把将要滑落的眼泪,将琴收进琴匣,转身对朵儿说:“学琴得慢慢来,还要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今天时间不早了,咱们明天再开始学,我从最基本的开始入手教你,好不好,朵儿?”
“ 好,干妈。”小朵儿无限崇拜的看着干妈,再看一眼琴匣,她非常好奇的问:“那么好听的声音,真的是那几根绳子弹出来的吗?太神奇了!啥时候我也能弹得如此好听啊!”
“你还小,机会多的是,等你长大了,一定弹得和你涛哥一样好!”干妈笑着安慰朵儿。“涛哥?涛哥是谁呀?干妈!” “涛哥就是我的涛儿呀!他和你哥差不多,长得英俊潇洒又文质彬彬,他谈的琴可好听了!” “我能弹得像涛哥那样就好了!” 小朵儿看到干妈讲起自己的儿子,满脸骄傲自豪的神情,竟然十分羡慕起这个从未谋面的干哥哥来。
“刘妈妈!朵儿!你们快出来,看谁回来啦!”正在这时,小莲站在密室门口神秘又着急的向她们招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