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峰)潘丹勇,现为河南省洛阳市公安局洛龙分局定鼎门社区民警,从警25年,先后干过巡警、反扒民警、特警,2008年到四川江油参加了抗震救灾,2011年主动要求从机关调到社区,成为一名“片儿警”。他先后荣获2017年“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河南省优秀社区民警”“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他是社区的“大管家”
作为一名基层民警,平常接触最多的就是群众。潘丹勇总说:“对待群众必须要有真心、爱心,要学会换位思考,多想想群众的难处。有的群众可能一辈子就找我这一次,所以我努力做到让每一个找过我的群众都对我的工作满意。”

在社区民警的岗位上,潘丹勇用心面对群众的每一个诉求,把每天需要办理的事、接到的诉求都记录在案,从未间断。有一年夏天,潘丹勇晚上在小区巡逻,碰见了双腿残疾的张师傅。张师傅家住18楼,因家人没在家,电梯又坏了,他回不了家,于是准备在楼下对付一夜。潘丹勇决定背他上楼,中途休息了6次,终于把75公斤的张师傅背到了家。张师傅说了“谢谢”两个字就感动得哭了,这声“谢谢”重若千钧,饱含着群众对他工作的理解和认可。社区80多岁的独居老人张阿姨有一个药盒,里面放着她每天要吃的十几种药,而药盒最上面放有潘丹勇的警民联系卡。每次当张阿姨生病家里没人时,她都会给潘丹勇打电话,潘丹勇都会在第一时间将张阿姨送到医院。现在社区不少老人都把潘丹勇的联系方式放在身边,大家开玩笑地说,潘丹勇就是他们的“常备药”,而且是“速效救心丸”。

他是党和政府的“放心人”
在工作中,潘丹勇不断创新警务工作模式,拓宽服务群众新渠道。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更加坚定了他的初心和信心。他在辖区各小区创建了楼院消防站,配备常用器材,把保安队员培训成义务消防员,给居民安全又增添一层保障。他借助和女儿下飞行棋时的灵感,发明社区安全棋和校园安全棋,获得国家专利,把防火、防盗、防骗、逃生等安全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居民在寓教于乐中学会安全知识,免费为群众发放8000余份。他创办的安全防范、消防、交通、地震一站式安全体验基地,被定为“青少年自护体验基地”,通过体验的形式,让群众掌握安全常识,先后有6000余人参与体验。他还在工作之余,建立失物招领公益平台,与洛阳市洛龙区环卫局联系,发动环卫工人、热心群众等3000余名志愿者参与。2014年以来,该平台为群众找回各种失物2800余件,现金累计13万余元,立足岗位办好事,拓宽了为民服务渠道,也打好了群众基础。他还建立了物品保管制度,为群众保管未锁车辆186辆,避免了车辆被盗;建立特殊服务对象制度、制定3231社区消防工作法等。这些做法符合基层需求,接地气,受到辖区群众的普遍欢迎。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洛阳公安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坚守防控一线。潘丹勇立即投入到辖区的隐患排查、巡逻守护中,做防疫一线的宣传员、隐患清零的安全员、阻断疫情的战斗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依靠自己扎实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群关系,与各部门人员一起,把社区防疫工作一丝不苟地做好,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隐患。
【编辑 赵萌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