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河南.商丘

世界视野 天下共享
佳作精华展示平台



一个人的文学责任田
——读江其田的散文集《其田其文》
李凤志
江其田,一个带着既文雅又有泥土芳香的名字,通过《绿野》早已知晓,而且多次通话,可谓神交已久,却未曾谋面,但他那电话中爽朗的笑声,谦虚的用词,虔诚的语调,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田几次邀请我去大安一聚,终因琐事缠身,不得前行。
时近中秋,在大安文友聚会上,才得见其田,他送我一本他2009年出版的散文集《其田其文》,并且用洒脱的字体签上字。还有几本其他书籍,几本《绿野》期刊,以及两本《嫩江潮》,还特意送我一罐高级西湖龙井茶,让我感动万分,感谢其田的热忱!感谢其田的真诚!因为我最喜欢龙井茶,最喜欢读书,也最喜欢送给文友这类书刊,冥冥之中有了心灵上的共鸣,朋友圈中又多了一个文友,易经的底蕴让我有了一种预感,和其田一定会回成为很好的文友,一定会成为文学的知己和生活的朋友,于是,心里有了热烈地期待。
席间,其田的豪饮让我欣喜若狂,这不就是我的兄弟吗?你看他喝酒的那种文雅!那种豪气!没想到一个身体瘦弱、个子矮小的河南人竟然像我这东北大汉一样的豪气冲天!举杯就干!真是兄弟相逢三杯酒,兄弟论道论道两杯茶,兄弟投缘四海情,兄弟交心五车话!若不是我忌讳心梗之忧,一定会和其田觥筹交错,浩歌豪饮,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不知东方既白的。回家的第二天,带上《其田其文》去大连,在高铁列车上,翻开书页,认真诵读,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于是加眉批,改别字,记感悟。望着车窗之外的原野,一片金黄,正是即将秋收的景象,忽然颖悟,《其田其文》的所有内涵不正如这金色的秋天一样,累累硕果吗!正如丁利先生在《其田其文》的序中所说的那样——
“品读《其田其文》,思绪一下子就被拉回到乡下那片郁郁葱葱、清清爽爽的庄稼地。‘亲情驿站’是父辈亲手培植、点播下的一颗颗良种,使那片田地里的玉米青翠茁壮、颗粒饱满;‘神州揽胜’是他亲手引进的来自各地的新鲜品种,欢笑着在家乡的黑土地上落地生根;‘品读美文’就是左邻右舍那一片片、一垅垅令人羡慕的多彩庄稼地;‘四季赞歌’宛如一年两茬的庄稼,头茬是金浪翻滚的麦田,后茬是清脆四溢的大片秋菜地;‘闲言碎语’则是田野里的五谷杂粮,面积虽小,却长得有滋有味、惹人注目。”
不知不觉之间,三个小时的车程瞬间就到了,用书签仔细隔好书页,收起纸笔,走下火车,打的去女儿家。待到夜深人静, 半倚床头,续读其田的《其田其文人》,还是那么感性!还是那么激情!因为我也是农村人,尽管一南一北,相距千里,但所经历过的时代的变迁、人生的炼狱、生活的艰辛、工作的坎坷、写作的孤独、读书的快乐、家庭的温暖、子女的安慰等等,都是一样一样的……凡此种种,让我有了一抒胸臆的冲动,有了一写感悟的灵感,题目就用《一个人的文学责任田》,用“责任”二字是为了诠释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以及所内涵的作家的职责。
一
很多大作家都说散文难写,巴金就说过散文难写。因为散文的第一要素就是真情,而大多人都害怕鲁迅说的“露出皮袍底下的‘小’来。”而《其田其文》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真情,所以感人。
无论是他对故乡、亲情的眷恋,对四季如歌景色的赞美,还是对品读美文的修持,对神州揽胜的激情,乃至对闲言碎语的感悟,都秉承一个宗旨——真情。都是从日常习以为常生活经历中生发而来的随感,都是在用力用心追寻真善美的人生与思考人生。他注重积累生活,五十多年的人生,走了许多地方,接触了许多人,经历了许多事,这样既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又获取了文学资源,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之后进行认真地思考生活,探索、发现掩藏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闪光点。《其田其文》就是这种追寻与思考之后的散文创作。
开篇的《亲情驿站》,读来感觉亲切热烈,温暖怡心,修持人性。
家庭人伦情感中,父母、子女之情无疑要列在首位。这是一种源于血脉相通的亲情,最真挚、最炽热、最持久,也最无私。我们每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再到长大成人,谁不是沐浴在父母之爱的光辉中?作为子女,成年后又用爱抚慰了年老父母寂寞的心。正是这一代代延续不已的人间大爱,撑起了整个人类的生命大厦。中学课本中有一篇很著名的描写父子亲情的文章,这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作者选取父亲送行的场面,反复描写年迈父亲“蹒跚”、“肥胖”的背影,仿佛电影中的特写镜头,父亲对儿子的满腔爱意倾注其间,多少年来一直赚足了无数读者的眼泪。
同此类比,其田的《父爱无价》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形象,在他的身上,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只有平平凡凡的小事情。最大的优点就是“积肥”;就是用大白话教育子女;就是一辈子做善事;就是盼望儿子回乡;就是为儿子送行,形象鲜明。《思念母亲》从教子有方、特爱干净、勤俭持家三个方面刻画出母亲是一位贤惠、善良、纯朴而又非常平凡人的形象,真实可信。这样的父母既是其田的父母,也是你我他的父母,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读来令人感觉温暖,启迪我们要及时行孝,别后悔“子欲养而亲不待”。
还有《陪着妻子挖野菜》、《我教女儿读“闲”书》、《难忘露天电影情》、《书缘》、《天生爱书》、《过年》,这些篇什读来非常亲切,因为自己都亲身经历过,往事历历在目,犹如昨天。达到如此的效果,就是因为其田以他独特的视觉发掘和发现最有特点、最能打动人心的人和事,以独创性的构思提炼素材和主题,用爱心去发现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独特个性,敞开心扉,真实地铺陈亲情的内涵,进入了一种高度的精神感情,从而写得真实,动情,感人,凝聚更多的闪光点,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二
相比于专业散文家的散文,我更喜欢读业余作者的散文,因为业余作者的散文更自由、更有想象力。无论是叙事结构、语言文字还是主题思想,都更多地任由作者自己的情感流淌,思绪飞扬,无拘无束,随性而至,随心而止,或许这才是散文的真谛。
散文就是这样一种最自由自在最不受约束规范的文学品种,散文的这种文类特性,决定了散文是一种倾向于心灵的艺术。也就是说,散文对生活的表现不应仅仅停留在对现实生活的忠实临摹的层面,而应当侧重于对人的“内心宇宙”的开拓,即表现出心灵的热情和自由自在的存在。它不仅要体现出人的精神主体性,而且呈现出心灵的主体性。如果一篇散文不能表现出一个人心灵的质量,同时加深我们对心灵存在的理解,这样的作品无疑是失败的。庄子的散文之所以汪洋恣肆,神游四极,主要得益于他心灵的自由。他向往“乘物以游心”,“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生死,无终始者为友”的自由无待的“至人”境界,厌恶“终身疲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的人生境界,他将之称为“天刑”。庄子的这种“无己”、“无功”、“无名”,追求个体生命的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很值得我们效法。鲁迅的《野草》之所以是20世纪散文的高峰,原因无他,就因为鲁迅的心灵质量是高的,同时又是自由的。贾平凹在回答写散文诀窍时说:“我没有思考那么多,正如我写这些后记时,并没在意我要写散文了,我只是有感而发,随心所欲地写那么多的一堆文字。”
《其田其文》就是这样的作品,他的散文我们只要一读就会发现,它不是刻意而为地创作,也不是绞尽脑汁的应景之作,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愿望,一种不吐不快的写作驱动力,说的都是真话,都是实话,读来感觉顺畅、自由。也许正契合了我写作的风格,所以格外感到真情,亲切,贴心。
在《赏雪咏梅殷殷情》中,通篇浸淫着赏雪的冰雪情操,给人一种心灵的陶冶与禅悟,单不说那些华丽的语句在时时冲击着我的心海,彰显着其田的文化底蕴,就是那些千古名句就更令我沉醉其中,不能自己了。如: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多么气魄!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多么浩气!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多么哲理!
还有陆游的《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多么言志!
还有毛泽东的《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多么高洁!
《仲春时节看杏花》,表达的是其田人性中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诗情画意赏菊花》,彰显的是其田灵魂中对高尚情操的期许。
《端午时节思屈原》,折射的是其田思想中对惩恶扬善的赞许。
这样散淡、清新、自由的散文,在第二辑里俯拾皆是,没有读者不喜欢,没有读者不热爱。
自由的散文,一定来自心灵的解放。读张中行、林语堂、汪曾祺、张恨水等一批大家的散文,时时会感受到一种心灵自由的表达。由于他们摆脱了传统的“文以载道”的藩篱,更由于他们对人生的彻悟,同时又无欲无求,悠然自得,于是,他们的散文无论谈读书,谈人生、针砭社会或是忆旧怀人,都显得十分纵笔而下,挥洒流畅,意味隽永,自由洒脱,文风清妙,字句美丽。
可见,真正有价值的写作,是那种靠近心灵的写作。小说、诗歌的创作如此,散文作为表达感情和心灵的艺术,更是如此。
三
平时喜欢旅游。
总有一种风景在我的眼里,走遍了南北西东,到过了许多名城,行走在天地间,看山河美景,感悟人生,足迹留四方,把美丽的心情收藏。走进山水,走进原野,领略如画风景,聆听天籁之音。伴随着灿烂的阳光,带着快乐的心情,自由自在地徜徉山川河岳美景之中,远离闹市喧嚣,心情像鸟儿般自由飞翔。置身山水名胜古迹之中,把自己溶进山水之乐和古人情愫之中。山乐余乐,水悲余悲,同呼吸,共命运,一路跋涉,一路思考,一路创作,乐此不疲。其实,人生距仁者和智者之间,既不隔山,也不隔水,只要修身敬业,永不放弃,就一定会达到青山葱葱,绿水悠悠的澄明之境。一山一水,都是历史。每一座名山,都有我的图腾;每一处圣水,都有我的契合;每一个名胜,都有我的救赎;每一个古迹,都有我的归宿!其田与我一样,也酷爱旅游。
每个人的一生都到过许许多多的山水名胜,但大多都记在了脑海中,几人用文字记录下来?又有几人能够把这记录放到书中?其田做到了,而且用一辑凡二十四篇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山水名胜的喜爱之情,可喜可贺!
这些景点,除了鹤乡、莫莫格、瞻榆三处外,我都到过,也都留下了游记,细细对比之后,发现其田以其独特的视觉、独特的语句、独特的句读一一解读历史,描绘奇景,感悟今天,启示后人,意象鲜明,情感炽热,哲理深刻。其田通过方块汉字倾泻出的一篇篇游记,每一句都力图充满着独特的视觉;每一段都力图显露着文字的个性;每一篇都力图表达着历史的感悟。
《我爱北京天安门》放在第四辑的首篇,足见其田对北京天安门的喜爱。天安门是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的精神支柱,看天安门是我们的梦想。我是十四岁时随着浩浩荡荡的“红卫兵”大军,借助“去北京串联”的名义到的北京,接受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接见,至今的记忆还是那么清晰,犹如昨日,所以读此文感到亲切无比。
《天安门前看升国旗》,令人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春游颐和园》,不仅仅是风光秀丽,建筑辉煌,重要的是留下了历史沉思。
《秋登香山》,片片红叶,烈士献血染成。
《登上长城》,江山如此多娇,民族的脊梁。
《泰山》,东方的文化宝库,中华民族的象征,心中的丰碑。
《承德避暑山庄记游》,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杰作。
《姑苏城外寒山寺》,一座小寺因一首小诗闻名于世。
《长白山下看瀑布》,气势恢宏,英雄气概。
还有十五篇特色各异的游记,都是满怀激情地表达着其田的激赏,寄托着其田的精神与梦想。
过往的历史已长满青苔,当万丈红尘落于身后,世俗喧嚣蔽于远方,杖藜而行于神州的山水名胜之间,中华文化的底蕴、历史的厚重不时地拂过眼前,缠于心头,让人难以释怀。没准儿前生就是一块秦砖,一片汉瓦;是一首唐诗,一阙宋词;是一把琵琶,一管羌笛;甚或只是一方青苔,半片秋叶。最终发现,那些必然的缘遇,让我们突然觉着人生中某种无可更易的前定:原以为是对一次陌生之地的游历,转眼就演成了一场朝怀暮想的终生记忆,让我们时时回味起过往,或民族的,或世界的,或熟知的,或隐秘的,意趣盎然之外,又止不住思绪万千。每个新去的地方,都有文化的底蕴;每个陌生的远方,都有生命的天堂;每个……
其田流连在山水名胜之间,顿悟人生的真谛:得意或者失意,高贵或者卑贱,都将被时间剥去虚伪,露出生命的本真,活在当下,才是硬道理。不断地行走,开启了心志,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锻炼了意志,倾吐了胸臆,涵美了情趣,丰富了生活,净化了灵魂,何乐而不为?
四
散文作家精神的主体性,首先体现在精神的独创性方面。散文作为文学的代表和最高范本,作为文学种类中最自然朴素的“存在”,它不仅要求散文作者在创作中体现出精神性的倾向,而且要求这种精神必须是独特的。因为散文不像小说那样有人物、情节可以依傍,也不像诗歌那样以跳跃的节奏、奇特的意象组合来打动读者。散文是以自然的形态呈现生活的“片断”,以“零散”的方式对抗现实世界的集中性和完整性。所以散文作者的精神性追求必须是与众不同,而且是犀利深刻和富于批判性的,这样的散文对于精神独创性的重视,以及散文环境的自由,必然带来作者心灵的自由化,也必然给读者带来宽松的阅读。
第五辑就是这样的一些文章,以两篇文章为代表。
一是《金钱面前手莫伸》,其田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历史的角度剖析了腐败的根源,以及给个人给国家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且从“要纯洁‘官念’”、“要淡泊名利”、“要干干净净做事,认认真真做人”三个方面告诫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准确,深刻。
二是《当官要打“送礼”的》,其田从“官不打送礼的”古话,引出东汉的杨震就打送礼的一事,指出为何要打送礼的,以及怎样打送礼的和不打送礼的会有什么后果。层层递进,说理透彻,语言犀利,锋芒直指收礼者。给人以一种警戒,警醒得效果。
这样散文让人读后精神为之一振。
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其他的如《有感于羊续“悬鱼门庭”》、《有感于“曹鼎不近女色”》、《由“鲁桓公的座右壶”想到的》三篇,都是针砭时弊的上乘之作。
这样的文章给人一种历史的通鉴,现实的醒悟作用,起到了文学的社会功能。
掩卷沉思,感慨良多:其田几十年如一日,一个人在文学的责任田里默默地耕耘,以其瘦弱的身躯撑起文学田地的脊梁,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从未间断,从未放弃,这就是为文的境界。那种自由洒脱,那种朴素流畅,那种心之所属,那种恣意挥洒,形成了其田独特的自在境界。永远留在了《其田其文》之中;永远定格在了《其田其文》之中;永远发扬在了《其田其文》之中;永远……
但愿其田平添生命的宽度、广度和厚度,继续经营好文学的田地,收获更多更好的果实,以飨读者。
2015年9月27日5:09于大连逍遥居



商丘文学艺术创作研究会
青年文学家商丘分会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编辑部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编辑部
顾问:品墨 好人有好报 听涛观澜 绿水青山 豫洁 思航 水自成溪 宽阔 沐雪赏梅 古韵之声
法律顾问:林效东
总编:崔秀芬(秀美山河)
区域主编:崔秀芬(秀美山河)
主编:翰墨凝香
副主编: 林效东 好人有好报 德艺双馨
认证编辑:崔秀芬(秀美山河) 翰墨凝香 德艺双馨
实习编辑: 风帆 海纳百川 黄老邪书法
本期责任编辑:崔秀芬(秀美山河)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都市头条】【都市新闻联播】【德艺双馨】【海纳百川】[诗词雅韵][翰墨凝香][古韵之声]平台主编编辑可投稿至全国各大微刊平台,商丘头条专题栏目在百度上展示,让全球更多人观看,要求本人原创稿件,不得抄袭它人作品,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Sqttxmsh2020@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