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毛板船
(听宝庆人讲宝庆故事)

(25)
我们的游艇在驶过高庙潭、砥柱矶和双清亭时,开艇的船老大(他也是市航道管理处的干部),有意放慢了船速,好让大家有充裕的时间细细地观赏两岸迷人的风光。
船老大还主动地担任了义务的导游工作。
他热情地介绍说,你们看右边,没有在水面上看过双清亭吧,是不是感觉很雄伟。
再看左边,那是北塔。塔下面原来有一座寺庙,不知道那年那月被毁掉了。
塔下面还有一座小楼,听说是国民党一个军长廖耀湘修的公馆。
说是公馆,其实就是一座很普通二层的青砖小楼,加起来顶多200平方米。

与四周围的民房也没有什么区别。是廖耀湘修建了给他老娘住的。
这倒使我们很感兴趣,因为我们都没有去北塔玩过,也不清楚它周边的环境。
对面的东塔我倒是去爬过几次。感觉塔身里面黑黢黢、阴森森的。
进去的人少了还感觉有点害怕。
老大介绍,那座小楼现在已经很残破了。谁让它是国民党大官儿的房子呢。

(注:廖公馆已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市政府拨转款修缮一新,现在已经列为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北塔,在文革中也差一点被红卫兵毁掉。
若不是有农民伯伯在北塔的最底层养了几条牛,弄得里面满是牛粪,现在恐怕也拆得差不多了。

我们听了都嗟叹不已。
船行数分钟,来到一场水平如镜的河面。这段江面豁然开阔,水流很是平缓。
老大说,这是小江湖。河对岸就是工业街上最大的企业邵阳造纸厂。
我突然想起,我在读初中的时候,还在这里搞过义务劳动呢。
那是我的母校邵阳市二中响应市里的号召,组织师生在这里修建江湖大堤。
我记得参加修堤的人很多。在枯水季节,开阔的河床里密密麻麻的都是人。
大家都是来参加义务劳动的,用畚箕把一担担的鹅卵石挑到河堤上,把原来的堤坝加高加宽。
以达到抵御五十年一遇洪水的防洪标准。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