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j亢乃坚
《心 境 说》
六道之中,生命之体相随业缘而变其形,非人即畜;心态之优劣随境遇而变其性,非佛即魔。
是故,环境影响心情,继而使心态异化,愚痴者是。此乃世人通病焉。
若修为不精,定力不足,德不配位,时逢无明外因所困,便显乖、悖、违、戾,岂不愧哉!
然,世人皆醉我独醒,岂奈孤寒?而廉价出卖人格,又会导致高价回收尊严,如是来去,必将时逢断崖、运行麦城——诚心兑换假意,真理邂逅非议。
是故,世道弥艰,如履薄冰,倘能善待自己,亦可感化周遭。虽知人知面切忌掏心掏肺,而为人者,当须自省自察,时常戒勉守心,且行且惜,岂不乐哉。
境显六道:禅尘僧俗,彻悟境缘。
境显根性:唯心唯识,明了究竟。
境显道统:且行且惜,留住岁月。
境显行解:成凡成圣,恒常真性。
境显夙愿:人在旅途,预约前路。
境显缘劫:时过境迁,把握季幻。
境显因果:前世有约,践履诺言。
境显当下:今生无悔,统筹世风。
是故,境显由心,则行可控而不祟。反之,则为境所制。
心法市井:尘染于浊而流于俗。
心法虚妄:习惯于执而堕于迷。
心法违缘:梦幻于愚而魇于惑。
心法悖伦:烦躁于欲而困于抑。
心法知道:仁厚于温而善于行。
心法觉悟:贤达于忍而宽于怀。
心法行持:德立于廉而扬于威。
心法超然:安乐于寂而养于敛。
是故,心境互鉴,道理通融。不论波长波短,心的频率与境同步;不论平面立体,心的视角与境守望。不论前世来生,心的当下与境相应;不论天涯海角,心的帆船与境慈航。不论云卷云舒,心的天空与境翱翔;不论银河飞瀑,心的涟漪与境逐浪。不论海枯石烂,心的誓言与境铿锵;不论风吟水涓,心的歌谣与境同唱。
综其上,心法统筹,境缘应变,则自在逍遥;境缘心昭,识理认真,则道显妙高。所谓梦魇困惑,其心必有鬼祟而堕于违缘之际遇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