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琳 王若馨)昨日,记者从河南省洛阳市教育局获悉,为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主动解决家长的实际需求与困难,市教育局近日出台《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鼓励各中小学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根据自身场地、设施、师资等情况,实行“一校一案”,多样化提供暑期托管服务。
消息:暑期校内托管服务启动
学生可自主自愿参加
《通知》要求,各县区教育部门、中小学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召开教师座谈会等形式,引导广大教师敬业修德、增强责任感,主动、自愿参与暑期托管服务。
“鼓励各中小学、教师在服务过程中创新教育教学、日常管理方式,拓宽教学内容。”该负责人说,防止个别学校忽视学生、家长多样化需求,把学生“按需参加”变为“被自愿”,将“课后自主”异化为“学校做主”;坚决防止将暑期托管服务变成“补习课”,严防将其搞成集体统一补课、超前上课。
《通知》强调,暑期托管服务结束后,市教育局将进行问卷调查,对工作扎实、群众满意度高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并在今后的评优评先中予以倾斜。

(记者 王若馨 摄)
要求:每天总时长不超过日常上课时间
鼓励实施“一校一案”
《通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洛阳市中小学暑期校内托管工作作出具体要求。
● 课程内容
在开展服务前,各校要通过暑期托管服务需求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学生对暑期托管服务的需求度,以及对时间安排、课程内容、开展形式等的建议。
在大多数学生、家长服务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学校可根据自身场地、设施、师资情况等,设计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方案,实行“一校一案”。
鼓励开展篮球、足球、手工、音乐、美术、名著阅读指导等各种活动性、实践性素质类课程,可根据学生不同学情、兴趣,分层次、多样化地提供暑期托管服务。
● 费用缴纳
各校要与家委会、参与暑期托管服务的家长代表充分沟通、协商,按照托管服务成本合理分担机制,由学校承担暑期托管服务产生的水电、场地设施、安保等费用,由参与托管服务的学生家长承担人力成本费用;要尊重、信任教师,确保补贴报酬合理到位。
● 参与人员
学校可根据参与人数的实际情况,将暑期校内托管服务安排在有空调的场所。
建立安全防范机制,为师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活动场所。
建立健全以学校教师为主,校外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为辅的暑期托管服务师资队伍,通过招募社会志愿者、校外专家、大学生志愿者等,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
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可统筹区域师资、场所等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学生校际间参与暑期托管服务的新模式。
● 托管时间
各校开展服务时,要关注师生身心健康,突出服务时间的灵活性、轻松性,每天时间总长不宜超过日常上课时间总长,既可全天提供服务,也可只上午或下午,同时要与家长上下班时间做好有效衔接。
在教师参与服务时间上要错峰安排,给参与教师留出照顾家庭的时间。
在放假后、开学前,可留出10天左右进行放松、调整。

(资料图)记者 刘冰 摄
走访:洛阳市已有多所学校先试先行
以素质类课程为主
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洛阳市已有学校启动“官方带娃”模式,试水暑期托管服务。
9日上午9时,住在龙门石窟景区附近的四年级学生赵琬瑜,吃完早饭准时来到教室,和二三十个报名参加暑期托管服务的学生一起,在教师的指导下读起暑期推荐书目,看完后还进行了分享;中午回家吃饭、午休后,她又到校参加了科技制作小课堂,学习齿轮传动原理,制作了一辆“铁肺赛车”。
以赵琬瑜的班主任赵晓辉为例,她每周的服务时间为两个上午、两个下午,主要带领学生进行阅读、练字、优秀电影欣赏等,提供文化类课程服务。素质类课程主要以之前在学校开展社团课程的校外教师为主,家长可根据开课时间、课程内容等自由选择。在收费上,文化类课程按照学校之前制定的课后服务标准,每小时收费2元;素质类课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校外机构收费标准的三分之一。
龙门二小的武术、篮球、足球、轮滑、美术等暑期托管服务课程也在同步进行。
“我校477名学生中,已有117人报名参加素质类课程,7月5日已开课;1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文化类课程。”龙门二小校长刘疆寿说。
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教育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该辖区共有7所学校4900多名学生,目前已有5所学校开展了暑期托管服务,1000余名学生参与。

(龙门二小开展的武术课程)记者 焦琳 摄
为保障师生的休息、自主活动时间,各校上午开课时间一般不早于9时,下午不早于15时30分,学生每天在校总时长不超过4个小时,总时间不超过4周;主要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行分班,不要求教师全员、全程参加,可主动、自愿参与;各校均设置了“课程超市”,主要有足球、篮球、阅读、作业、航模、科技、美术、书法、古筝、轮滑、非洲鼓、节奏沙球等内容,家长、学生可根据需求自愿选择。
芳华路小学、嵩县江苏双语实验学校等,也已开展暑期托管服务,课程内容多为口才训练、英语口语、思维拓展、体能拓展、作业辅导等。
“暑期托管服务的目的是实现家长经济、学生假期负担‘双减’,让家长放心、孩子开心,提高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强调,暑假托管服务不是取消暑假,教育也绝不仅仅发生在教室和课堂中;在参与服务的同时,也希望家长能带孩子到图书馆、博物馆、大自然中去学习。

(资料图)记者 刘冰 摄
市创建办、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等联合向全市发出倡议
“全社会齐发力 关爱孩子过暑假”倡议书
暑期来临,为了更好地关爱未成年人成长,使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充实、快乐的暑假,市创建办、市文明办联合市教育局及洛阳日报社,现面向各县区、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各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发出“全社会齐发力 关爱孩子过暑假”倡议:
一、创新思路,举办适合中小学生参与的亮点活动
暑假是学习生活的延续,是学习的加油站。鼓励各区办事处及社区面向辖区内的适龄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和自然资源进行德育辅助教育,在寓教于乐中积极开展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
儿童党史教育、国学课、环保手工小课堂、古诗古风赏析、创新能力实践课……望各县区解放思想,积极筹备,以多彩的活动内容、灵活的活动形式、切实的参与渠道,助力孩子们度过一个多姿多彩又收获满满的暑假。
二、立足实际,各单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读几本好书,让心灵徜徉其间;看几部好片,让生活多些思考;听几首好歌,让烦恼随之飘散;来几次出行,让实践酿出真知……
科教文卫、新闻出版、城市建设、体育等相关单位要立足本职做好暑期规划,更多地组织公益性的科学实践、绘本阅读、文化博览等课堂;大型企事业单位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立足并利用现有资源,开展探秘实践类活动,为孩子们打开走进科学、增强美育教育的大门。
三、提供场地、组织人员,为安全、充实、快乐的暑假做好保障
为更好关爱未成年人,倡议广大有条件的单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开放场地,设立“出彩吧少年 假期服务站”,在保证安全、有专人负责的前提下,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可供读书学习、玩耍交流的空间,市创建办、市文明办和市教育局将对活动开展丰富、保障有力、成效明显的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
【编辑 赵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