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心都是相对的,以真诚换真情,感情都是相互的,用真心暖人心。
感同身受太难,多是冷暖自知。
生活辛苦,要看到别人的付出,感情难求,要在意别人的感受。
万人追不如一人疼,万人宠不如一人懂,人生路过的都是风景,擦肩的都是过客,留在身边的才是真情。
大家好,今天是7月12日,星期一。

入伏入伏,是指进入三伏天的意思。
民谚 “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 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 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 古代的“ 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
庚日的日期在公历是有变化的,并不 固定, 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但入伏日期总是在公历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间。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
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
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
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中国古代用 天干、 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伏,是避暑之意。
从夏至开始,昼开始变短夜开始变长,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当初起名“伏”是很科学的。

初伏
文/王代孝
晴空万里有骄阳,热浪浮云荷叶殃。
蝶舞蜂飞红草隐,蝉鸣鸟叫绿荫藏。
满池清露波涛闪,遍地蒸风暑气狂。
湿地公园添异彩,炎炎夏日慢湖塘。
七月很近
文/水沐
七月很近
阳光和小雨
踩着不同的节奏
热浪拥抱着
任由知了
为流年唱着嘶哑的歌
雪莲也为岁月落泪
冰雪融成了溪流
谱成草原的舞曲
汗水和雨水湿透了马背
绿野渐渐丰盛
七月很近
石榴裂开了润泽的心
落下粒粒纯真
一个世纪的风雨
那把油纸伞
一直在雨巷深处彷徨
丁香一般的芬芳
丁香一般的忧怨
慢慢走过颓圮的篱墙
七月很近
汗水雨水泪水都已混沌
水漫金山
回港的船
归巢的鸟
都不愿远行
七月的热浪搂的太紧
炙烤与蒸腾
是太阳慢慢走近
还是月亮渐渐变冷
七月很近
云与雾都分不清
暴烈的阳光
勾勒出万紫千红
雷鸣也赶来
要奏响多彩的青春
七月很近
花枝招展的山野
一身裙装
在绿荫下露出了红唇
2021.7.11.水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