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533期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1614期
欢迎做客中华诗经阁
作家简介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现任中华诗经阁编委。

主播简介
骏马,普通话测试员,多个网络平台特邀主播。2015央广夏青杯沧州赛区一等奖。朗诵著名诗人祝相宽作品《问酒》获河北省第二届优秀网络文化“五个一”作品奖。已有多篇诗歌、散文等十几个诵读作品专辑上传喜马拉雅平台。辅导的学生多名(次)在全国大赛获金奖。 擅长用心二度创作文人倾心的文字心声,以期把更多的真善美传播。业余酷爱主持、摄影、制片等。现任中华诗经阁音频部副部长。

牛 箭
文/铁裕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随父亲到了昆明市西山区红卫农场,并在农场对面的三家村小学读书。
三家村是个古老的村落,村中大部份是些白族,也有少数彝族。虽然远离繁华的城市,显得有些落后、贫困。可淳朴、勤劳的村民学会了许多祖传下来的手艺,不但能养家糊口,还能创收。就像当今许多在职的人员,从事着第二职业。
村里人能做箩筛、水桶;能织蓑衣、篾[miè]筐;会做毡帽、披毡;有木匠、石匠;还能看病、制药。在这些手艺中,要数老阿爷最为神秘。
老阿爷65岁了,腰板硬朗,精神不错。他得了祖传的一门手艺,做牛箭。所谓牛箭,就是用牛皮、牛筋绑缠在一根木棍上,约有两尺长,再配上一个铁箭头,涂上一种草药,牛箭就能做成。但药方老阿爷秘而不露。弓则是从山中砍来的灌木,先修去枝桠[yā],再用水煮、火烤,使之柔软后,再拴上牛皮,使之成为半月形状,就算制成了。
牛箭一做成,老阿爷挂在肩上,很是威武。牛箭能射能布。所谓射,就是从远距离将矢射出;所谓布,就是将箭密藏于灌木、草丛和树桠间,只要一碰着弓,箭就自然射出。但布的方法老阿爷也同样秘而不宣。
那时,我们的学校在羊角山上,背后就是一些连绵、起伏的山野。再远一点,就是昆明有名的棋盘山了。老阿爷常常带着牛箭在这些山中打猎。我有幸跟着老阿爷去狩[shòu]过猎,见证了牛箭的神奇,也见证了老阿爷的射箭技术。

据老阿爷讲,这种牛箭的威力十分了得,若是被射着,不及时用他的药解毒,就必死无疑。那玩意我也玩过,其实就是一种强驽。
老阿爷还说,在清朝咸丰年间,这一带有的农民起来反抗清政府,进行了声势浩大的起义。那时清兵有火药枪,而农民义军则只有大刀、梭标、剑等冷兵器,很难和清兵抗衡。
于是,在贵州毕节有个民间艺人就将做牛箭的手艺传给了他的老祖。老阿爷的老祖学得这门手艺后,就在一月之间做了许多牛箭,分发给农民义军,使清兵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村落里有个习俗,手艺传男不传女。据说老阿爷的爷爷因得了这一手艺,常常用它去大山中捕猎,欠下的命债太多,做的亏心事也不少,很缺德。所以一直很不顺,而且穷困潦倒。更要命的是,到了他这一代竟然断了香火。年过花甲的老阿爷发誓不再做牛箭,一心积德行善。
只因为孤独,他只好领养了个小姑娘。尽管这个小姑娘聪明机灵,但断种的老阿爷硬是不把手艺传授给她。老阿爷叹口气说:小姑娘家除了读书外,习的是绣花纳鞋、裁衣缝裤,学啥祖传手艺?更何况那玩意会伤人,不能教,就让它失传吧。
老阿爷领养的小姑娘在三家村小学读书,我悄悄的问过她:“你干爹那牛箭是咋个做成的”?小姑娘说:“干爹制牛箭时很神秘,从不让人看。我只看到他常到棋盘山、哨所山、石头山、羊角山挖一些草药回来,放在盆里洗干净后,就用蒸笼蒸,热气腾腾的,一股苦涩的味弥漫着。而后又听到干爹叮叮当当的,敲个不停,打开房间门出来,呵呵一笑,痛痛快快喝上几口茶水,什么也不说”。问不到更生,我便认为那神牛箭更神秘莫测了。

有一天天刚擦亮,我遇到了老阿爷,我问他要干什么去?老阿爷说,要进山狩猎。
我一听这是个绝好的机会。于是,我逃学了,决定悄悄跟着去。但这一次老阿爷是去青龙山,路程有些远。我一路小跑,悄悄跟在他的后面。大约走了两个小时后,就到青龙山了。
我一看,只见山中雾气茫茫,如丝如绸,在袅袅娜娜荡着。加之丛林太密,有些阴森恐怖。而且在这山中,据说常有野狼出没,听老人说,怪可怕的。我边走边看着远处,以免遇到狼,被狼吃了。在青龙山中,还有野狗、野猪、麂[jǐ]子、兔子等野生动物。老阿爷就是要捕住山中的凶猛野兽,为民除害,好积点德,以弥补他的爷爷的爷爷做的葬德事,好让他60多岁了能够再生育,有个胖小子。
.老阿爷行踪诡秘,我跟着跟着,就不见老阿爷了。于是,我想了个办法,跑在一个高坡处,高声喊着:“老虎来了,老虎来了”。这一招果然灵,老阿爷朝我喊的地方跑来,喘着粗气问:“老虎在哪里?”我嘻嘻一笑:“老阿爷,我是想看您布箭,才哄您呵”!老阿爷生气地说:“你这臭小子,想找死啊!我布的牛箭有剧毒,碰着就死。还不跟我回去”。

老阿爷一天忙忙碌碌的,晚上进山,早上又去收箭,以免误伤村民。可他这样年复一年地忙乎,却未见他捕捉一只狼,一只虎。村里人在背后议论他的牛箭的可靠性,我也怀疑牛箭的威力。我说:牛箭、牛箭,吹牛的屁箭,哄人的烂箭。老阿爷不在乎人们对他的不信任、怀疑、挖苦、嘲讽。他的行动就像高深莫测的隐者一样,来匆匆,去忙忙,总给人一种神秘感。也像哲学家那样,说的话还带有哲理性呢。他说:结果不重要,而是在于过程。
有一天晚上,一只饿狼贼胆包天,闯进村来,准备捕食关在一个用松木搭成的厩[jiù]里的羊。这家伙很有灵性,在进行试探性的进攻后,确信没有什么异常了,才猛扑过来。谁知阿德在羊厩门旁挖了一个茅厕,狼不知这有这么一个陷阱,一不小心就跌入茅厕。狼这一惊非同小可,不停地嗥[háo]叫着。人们听到狼嗥,在生产队长老野雾的带领下,才从四面八方拿着扁担、锄头、镰刀、斧子赶来。这时,有人忽然想起,要是老阿爷在,可以让他的牛箭显显威风了。可老阿爷去马街卖苞谷了,还没有回来。狼在人们的吼声中感到情况不妙,猛一挣扎,臭烘烘的从茅厕一跃而起,落荒而逃。
狼被放跑了,人们遗憾的叹息着。老阿爷回来了,听说这件事后,呵呵一笑说:“狼比较爱卫生,这回逃走,准气它个半死,说不定哪天你们会在哪座山上捡到一条死狼呢”。
老阿爷平常从未捕到一只野兽,倒是有一天早晨,一只倒霉的野羊给牛箭射着了,正好被放牛的滚刀肉看到,他把野羊扛回,将牛箭交给老阿爷。老阿爷呵呵笑着说:把野羊皮剥掉,将肉分给社员们,打次牙蔡吧。村里人闻讯后,都来分了半斤野羊肉,开了一次野荤。

由于森林不断被砍伐,野兽也纷纷逃遁。老阿爷的牛箭已无用武之地了,就将它束之高阁。
昆明市有个专门从事民间故事创作的作者,听说了老阿爷的牛箭后,想写篇民间故事。就特地赶来,向老阿爷请教。开头老阿爷死活不认他有什么牛箭,那作者左缠右磨,老阿爷才同意给他看看。老阿爷说:“你等着,我就去取来给你开开眼界”。可等老阿爷取下来时,那弓早已成朽木,被虫蛀得一副狼藉,早己没有了弓模样。牛箭呢,虽有几枚,但已锈迹斑斑,牛筋已腐烂,而且面目全非了。那位作者看了后,连连叹息。喝了几口茶水后,站起来走了。
没多久,老阿爷死了,如此神秘的牛箭就这样在漫长的岁月中腐烂了。这门手艺失传了,牛箭,成了一个更加神秘却又无谜底的故事了。

中华诗经阁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总编 瀛洲居士王连社 副总编 琼则思变
总监 芙蓉花
宣传部
部长 付凤云(河北) 副部长(添加中)
编委(添加中)
诗经部 董杰(河北) 副部长(添加中)
编委(添加中)
音频部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副部长 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添加中)
格律部
部长 张晓鹏(江苏)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
编委 乡音(湖北) (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编委(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胡乃华(辽宁)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添加中)
编委 铁裕(云南) 吴萍(安徽)(添加中)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添加中)
编委(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添加中)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编委(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添加中)
编委(添加中)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丽(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添加中)
编委(添加中)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图片源自网络 音频骏马
投稿请发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