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往“枝叶园”
己亥岁末,雪压北郭,寒袭紫京。应朋答友之盛邀,兴冲冲以赴之。南昌古城重衢,立赣江楚地而雄居,今之义旗高举鸣天下,乃吾久仰心敬耳。心怀火火,车步匆匆,自不待一一陈列。
时至十时近矣,待安检后登机,忽传飞机故障,航班取消,闷棒当头,不知所措。先是改签翌日,又幸当日有航。但需从大兴机场迁徙首都航站。这边急急,远方切切。老夫虽年高一时兴起,手提背拖,追巴士乘的士,寒风当胸,汗流衣袖。三折四曲,总算达的。
翼下南昌,已夜深暗锁。幸有挚友伯权兄,拖疲惫之躯,含拳拳之意,恭候左右,吾涕零而下,无以言表。自语:何德?何能?竟受此礼?事有来去,缘藏秘笈。
夜沉赣江,孤眠华馆。虽劳顿疲倦,然夜不能寐。“枝叶园”之神韵,梦萦情牵,纷至沓来,不得神定。“枝叶园”轰轰然梦来,“枝叶园”渺渺然梦去……

翌日,冬阳初照,喜色盈余,轻车上路,心驾长风。与伯权、春林前叩“枝叶园”晨门,一览其风采。车停路旁,则见一十字牌楼高悬当空,横刻“枝叶园”三个苍劲大字。步入其中,翠竹绿柳,莺啼鸟鸣;曲径横斜,溪水流觴。实乃仙境之所在。复进深处,有一茅屋披尘挂藓,质朴肃穆。陪人曰:此乃吴官正故居。一言即出,茅塞顿悟,呵,贤人居地,果有不凡之气象也!
吾深感有幸来瞻,然忆劳顿之所值。凡事历繁重之坎坷,必有恩惠之馈赠。前凡行迹周折,前阻后障,终得一顺,此行可见证耳。
当是时,或伯权兄心有所触,随即展示有备墨迹:“官着布衣竹节劲,正定乾坤鄱阳风。”“官着布衣怀下里,正气一身枝叶情。”此两联乃吾行之前所作,恰应对此景,心有大悦之快。再回味此联,今与古、人与景、诗与境,两相对照,恰如山水其美。此乃,绝非吾词功之力,纯属天然造化之所致。另有一联《赠伯权兄》:“伯雅风流鸣赣水,权点诗坛巨擘名。”伯权兄出道很早,新诗旧体纯青炉火,诗名显赫,且低调为人,颇使吾垂青之余更存敬仰之意,然有此墨。
随步如形,圣境叠加。一坡一地,一木一林,翠华蓝泽,不一而足。但乌泥村前两棵古樟之神奇,可见这方水土之丰腴。远眺古樟,虬枝轰烈,掠空虏地;近观古樟,巍峨耸立,气息馨人。低首一石刻《古樟铭》,吟罢方知,得古樟香气滋补,后为当代名臣者,实为吴官正也。欲转身,石刻之句跳入眼帘:“其山苍苍,其水泱泱,风顺帆正,继之以航。古樟新技,荫庇后人,百世其昌。”幽思妙远,缠目绕心,悠悠致远。
吾立足村前,神游四海。顷刻,“枝叶园”和“清华园”神秘对接,回环往复,音韵浑然。吾信万物通道之理,外观山水分立,不与相干;内察则丝毫通融,肌理相继。岂“枝叶园”与“清华园”有缘乎?

忆当初,赴“枝叶园”前夕,吾恰于“清华园”领诗奖之刻。那时,身处清华园,庄严肃穆,圣洁高远。略知国之贤良云集此地,英才大略挥斥方遒。此后再翻清华词条,先人后继者,列表国纲。
呜呼,此乃国君名臣列阵此纲,亘古绝有。“清华园”声名远播,其园之宏伟、其园之深广,可盖世无双。
由此断言,“枝叶园”由“清华园”衍生不无道理。细究“枝叶园”命名者之神韵,一来自郑板桥诗意之汁液,二来自清华庙堂之校训,合二而一不应有惑。尤其命名者“诗随时运著,官为民尽忠”之底层意识,为世人称道。
乌呼上邪!君不见板桥萧萧雨榭思民苦,但见今朝名臣解甲念百姓;在任整肃政体风两袖,身正如竹立如峰。国啊,岂不昌之,民啊,岂不安之!
三日“枝叶”行,胜读十年苦。吾将转身不忍别,拾得一叶报春归。夜思昼想恋枝叶,赣江浩水荡碧空;更感伯权情意重,一眸一语关我情。急就于己亥岁末,以赋记之,以志不忘!
【补记】南昌之行缘自好友李春林之介。我与春林七十年代结交,至今已50余载。我的诗集《放歌井冈山》《绿色的情诗》皆由他推崇、责编而问世。春林文学功底深厚,为人笃信,德艺称道。中山诗会重逢,得以南昌之行。我与之情感甚密,有联相赠,以表深情:“一池春水洒诗地,两勺星月浇文林。耕云播雨桃李梦,素心若雪情如真。”

峭岩:河北唐山人,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主要作品有《峭岩诗选》《星星,母亲的眼睛》《爱的双桅帆》《绿色的情诗》《高尚的人》《静静的白桦林》《一个士兵和一个时代的歌》《浪漫军旅》,散文集《士兵的情愫》《被遗忘的爱》《怀念那片水杉林》,长篇传记文学《走向燃烧的土地——魏巍传》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罗兰:从事多年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大型活动策划人,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成绩优异,荣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微信公众平台【罗兰之声】【夜听罗兰】创建人。荔枝罗兰之声FM1264639,触电新闻【罗韵兰馨】。

罗兰之声 原始ID: gh_239d57d45a85
夜听罗兰 原始ID: gh_de9fbeae4c9f
罗兰之声荔枝FM1264639
触电新闻网:罗韵兰馨
都市头条网:夜听罗兰
邮箱:1946163792 @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