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栽竹记
文/刘省平(陕西扶风)
岁次己亥,时在季春。余自长安还乡,甫至绛帐,同窗冯浩强亦自长安归来,挖竹根四块遗我。因其既重且大,不便携带,遂开其妹夫小车送我回刘家村。
三伯于前日才殁,吾母随族人于其家中理丧。余乃携浩强直奔祭拜,顺便午饭。食罢,偕归寒舍茶歇。叙话既久,浩强欲返,再三嘱我:尽快将竹根栽于地中,如此易活也。

于是,余旋即取出尖锹,于门外菜畦南端辟空地三四平方尺,挖坑三四个。浩强将竹根置于坑中,余以土掩之,仅露笋芽于外。家母拎水两桶,浇之,乃讫。
自古文人皆爱竹,或栽于庭院,或植于门外,且赋诗作画以咏之。盖以竹之形美、态雅、怀虚,品高、节显,有君子之风范也。东坡居士尝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诚哉斯言,余信以为然。

余本西府布衣,非士族达人也,然终不甘为庸俗者。近年,尝多处求竹而不得,常心多憾言,未料,今始遂夙愿,欣喜不已!
午寐方觉,披衣缓步于门前,视余所栽之竹,怡然自足,惟望其快活,早日蓬勃成荫,以脱寒舍俗气,长养吾心静气与雅气哉!
己亥三月廿八日记于前进村。

刘省平,生于1979年,陕西扶风绛帐人,现居西安,资深策划人、青年作家。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文学创作研究会理事、陕西散文学会会员、陕西职工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在《西安日报》《宝鸡日报》《咸阳日报》《昆山日报》《榆林晚报》《民族日报》《华商报》《中国文学》《黄河文学》《华夏散文》《华文百花》《少年月刊》《打工文学》《陕西工人报》《文化艺术报》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80多万字。作品入选《中华散文精粹》《当代文学作品精选》《陕西青年散文选》《宝鸡文学六十年》等文集。曾与人合作主编《西府散文选》《当代扶风作家散文选》,出版散文集《梦回乡关》、旅行随笔集《西路行吟》,著有散文集《梦吟关中》、小说集《驶向春天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