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毛板船
(听宝庆人讲宝庆故事)

(24)
宝庆的古地名,每一个都对应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有的还不止一个版本。
就比如邵阳的步月桥。前些年我家就住那附近,晚饭后散步几乎天天路过。
心血来潮的时候也去那桥上走个来回,让清凉的河风吹一吹夏日酷暑带来的闷热。
那座桥就在原来的老一中的后面,拱跨邵水两岸,弧线优美,像半轮斜卧在粼粼波光之上的弯月。让初见她的人都想上前走走。

桥头还有一块花岗岩巨石,镌刻着“步月桥赋”。那是我大学的教授傅治同老师撰写的。他是国内知名的学者,古汉语造诣颇深。
当年凡听过傅老讲课的中文系学生,无不被他严谨生动、出神入化的授课迷得神魂颠倒,被他渊博的学识所折服。我后来迷恋于古文,与恩师教诲不无关系。
可原来的步月桥是在西外街的。当年读小学四五年级的我,也曾慕名去西外街看过。
但是看过之后大失所望。这就是一座小小的石拱桥,长不过八九米,宽不过两三米。而且造型也极为普通。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来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大规模改造扩建,这座桥就拆掉重建,从资江边搬到邵水河去了。

在步月桥附近的一条通往资江的石板小路,有一口据说也是很著名的“仙人井”。但看过后也觉得很一般。没有像人说的“清澈见底,凛冽甘甜。啜上一口,飘飘欲仙。”
但是据说这口井的水质特别好,特别是用这井水来打豆腐,那豆腐细嫩爽滑,口感奇好。据此传说,我前些年还写了一篇小说“豆腐奶奶”。
顺仙人井再往前,就是风光迤逦的资江了。茂密的林木间还有一个古迹,是一座古墓。古墓的主人据说是一位游击将军。
小时候的我既不懂,好像也没有看见。信息是我成年后从一辑《邵阳文史》中看到的。文章做了详细的介绍。
我曾想把这古迹用文字反映出来,但苦于没有真实的资料。
我没有收藏那一辑文史,再动用现代大文库的电脑搜素也是“查无此人”。不得不相信老话“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
只好让这些模糊的记忆碎片成为遗憾。
但我真的忘不了那资江南岸的绝美风景:湛蓝如玉的资江蜿蜒北去,如烟如蕴的水面上白帆点点。
真羡慕那个长卧在如此美妙景致中的古人,真会选地方。
步月桥的传说与关羽和张飞有关系。据说驻军在此地的关羽由于迷恋貂蝉的美貌,渐渐忘却了匡扶汉室的军国大业。
每日里,晚饭后,有“武圣”之称的盖世大英雄都要陪着堪称绝色的“三国小姐”貂蝉来这步月桥上赏月散步。英雄美人,卿卿我我,让天下的凡夫俗子都“羡慕嫉妒恨”。
刘备很是着急,就指示张飞去把狐狸精干掉。
一说老张把貂蝉干掉了。一说老张念结义二哥手足之情,没下得了手,就去某仙山盗来桃木剑,怂恿二哥只须对着二嫂在月光下留在桥上的影子戳一下就得。
二哥想,这些人嫉妒我老婆漂亮,让我这么做,不过是“意淫”一下,意思意思罢了。就戳了一下,谁知美人顿时倒地,气绝身亡。大英雄再气急败坏也晚了。
这个时候大哥三弟再出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二哥就又做回大英雄了。当然,这些都是民社坊间的传说而已。
至于貂蝉的最后结局到底怎样,陈寿在《三国志》中没说,民间说是张飞在捉住吕布后将貂蝉献给了关羽;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说是曹操送给了关羽,又暗许刘备,企图挑唆他们兄弟反目。
关于貂蝉的下场,有说是关羽为保名节杀了貂蝉,有说是貂蝉痛陈为复兴汉室所施的“美人计”,然后自刎明志了。有说是被关羽放走,然后貂蝉隐居民间了。不一而足。
还有民俗方家说,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迢迢赶来与大哥三弟“古城会”的那个古城,就是邵阳。这就有点勉强了。
《古城会》是京剧红生的经典剧目。我曾看过被誉为“关剧宗师”、被人称为“活关羽”的京剧大师李洪春的电视录像。对大师的表演印象深刻。
因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在黄河渡口杀了秦琪,为了给外甥报仇,曹营上将蔡阳领兵十万杀将过来。
蔡阳力大无比,武艺高强。且看他出场的念白:“年迈力刚强,刀马世无双;中原为上将,英名天下扬。”
而满心欢喜的关羽此时是人困马乏,又被三弟张飞误会,险些被他那“丈八蛇矛”刺落马下。兼之张飞只给他三通战鼓,三通之后务必要斩蔡阳。

关羽窝了一肚子的火,一时之间又战蔡阳不下,只得使了一个诈。指着蔡阳身后说,说好了咱俩单打独斗,你怎么带来这么多帮手?趁蔡阳扭头去看的时候,二哥的赤兔马快,手起刀落,蔡阳的人头就落地了。
当然,这是非常有悖大英雄的“光明磊落”的原则的。可是也是没有办法,“都是月亮惹的祸”,硬是被那个“莽撞人”张飞逼的。
所以,看《古城会》,更多是看张飞如何搞笑地赔礼道歉,被关羽骂得灵魂出窍的好戏的。
注意了,这里的古城应该是距离黄河渡口不远处,否则,蔡阳不可能一天之内就从渡口赶到古城。
百度上查一查,这个古城应该就是河南的汝南,隶属于驻马店市。
看到这里,列位就应该算得出来了。如果真的是在宝庆这个古城,那蔡阳率领着那么多人马,按三国时候那交通条件,怎么的也得走上个一两个月。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