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朝圣艺术,不需要大老远地跑到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中国东南沿海的浙江省国侨书画院同样跳动着艺术的音符,只要走进去,会让你带走一些生活的灵感及能量回到现实中,使得艺术能成为一种生活主张。
撰文|华夏影响力、宁波影响力总编辑 李寒江
大风,起兮,云飞扬!
大风,有温顺有躁动,曾吹走了盛大的汉代,还吹走了富态的唐朝,又吹来了文明的灯火,再吹来了花样的繁荣。
潮声,依旧,呼唤着!
你看,二十一世纪一十年代,高举和平发展旗帜的中国乘“一带一路”之风,再一次打开了与沿线国家的古往今来。
此时,此刻,勇立潮头唱大风的浙江省国侨书画院,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创新形式,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讲好浙江故事,唱响侨商好声音。
正所谓:艺术无国界,文化有共识。
文化和艺术是和平与和谐的引路人,能够帮助心灵相近的民族找到共同语言。因为,真正的艺术无需言语的修饰,而是发自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表达。即使世界各国语言不通、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也并不影响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对彼此文化艺术上的深刻认同。
当前,在国际政治博弈的大背景下,各国自觉的文化输出输入往往更耐人寻味,而由全球化一词引申出的“文化全球化”已然成为各国发展和博弈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须深入挖掘“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内涵,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的自信。
新时代,“一带一路”是沟通世界文明的新纽带,它不仅孕育出巨大的商机,也为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搭建起了桥梁。

那么,也许有人会问:浙江省国侨书画院是如何扮演“一带一路”文化先行者重要角色的呢?
据了解,浙江省国侨书画院隶属浙江省文化厅主管,经浙江省民政厅批准建立,是集美术创作、研究、教育、收藏、鉴定、评估、普及和交流于一体的公益型文化机构。
它——以“弘扬中国文化,构建文化自信”为宗旨;以秉承“中国梦”、坚守“中国道”、弘扬“中国艺”为追求目标;以“大道唯真、传承创新”为艺术理念。
它——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广泛团结关爱文化事业的书画艺术家、收藏家、企业家和华侨华人等社会各界人士。
它——积极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开展海内外及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广泛宣传和推介浙江省乃至全国各地当代优秀艺术家及其作品,为中国文化事业提供一个坚实的艺术舞台。
总而言之,就是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人民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人民的博爱与宽容。
这是因为,浙江省国侨书画院与其他书画院有所不同,侨始终是它的底色和特色,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每一个人都有来路,每一个个体或集体都或多或少被不尽相同的身份背景所缠绕。而浙江省国侨书画院是幸运的,它诞生于浙江省,根植于宁波市,真可谓是血统纯正,身份高贵。
因为,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国东南沿海的浙江,属古代“江南”的范畴,气候烟雨滋润了浙江人民,积淀了不少文化底蕴,同时也孕育出了许多载入史册的名人,涵盖多个领域。如:用笔杆子来唤醒国人的文学家、思想家、勇敢的革命家鲁迅先生;东西方哲学与美学交融的“融合者”王国维先生;我国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巾帼不让须眉的又一有力代表秋瑾……

因为,作为浙江省副省级市的宁波,自开埠以来,工商业一直是它的一大名片,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它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有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万斯同、全祖望等文化巨匠的思想成果,有“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的全国首创“宁波模式”……
如果说,建筑是一个地方的外表,风光是一个地方的韵味,那么,文化便是一个地方的灵魂。
如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由此,身处于这样一个文化素养和文化氛围中的浙江省国侨书画院,在响应“一带一路”建设中,就自然而然且自觉自愿地站在了促进文化艺术创作与交流的前沿阵地。
于是,国侨扬帆启航,梦想顺利诞生。
这里,请看——
亮点一:集“侨界领袖、美术奇才、收藏巨擘”于一身的三栖人物——徐旭昶先生发起成立的浙江省国侨书画院引来了世界各地关注的目光,相继在韩国、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院,同时在国内四五个城市举办了大型中外名家书画展,展出汇集了赵之谦、任伯年、张大千、吴昌硕、齐白石、毕加索、马蒂斯、马奈、莫奈等近现代500多位中外名家的书画精品,受到了侨界和文化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亮点二:在徐旭昶先生掌舵宁波市侨商会的6年时间里,侨商会与“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建立了兄弟商会友谊的桥梁,100多位海外侨领被聘请为海外顾问。通过侨商会和国外的浙江商会等优秀交流平台,将浙江省国侨书画院拓展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功地铺就了‘以画为媒’的艺术桥梁,逐渐打通了书画出海的道路,吸引了五湖四海的外国朋友走进中国、看见中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促进了浙江宁波对外的招商引资。

在路上,跨不掉。
这些年,浙江省国侨书画院一直在路上,总是怀着清晰的念头和一条不变的心路,誓要到达最美风景的远方——贯彻落实总书记"一带一路"峰会讲话精神的重大行动和重要抓手,配合当地政府谱写好宁波古丝绸之路历史'活化石'"这篇大文章。
这其中,推动力是——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外贸易之路,也是不同信仰的交流之路,更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之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曾说:“文化是一国的气质,是一国的颜值,是让人着迷的东西。”
古语有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以文化人、以德服人,方能成其久远。
正是有这种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浙江省国侨书画院汇聚了一批国内外有温度、有担当的人。他们,因思想高度一致,碰出了思想的火花,走到了一起,从而正在做大做强事业。
瞧瞧——
2021年7月9日,浙江省国侨书画院二届一次主席院长扩大会议隆重召开,书画院主席、院长徐旭昶先生主持了会议,宁波甬港联谊会会长柴利能,名誉主席、执行院长何业琦,名誉主席、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金甲镇,执行主席朱海宏,名誉顾问、副主席朱光然,副主席、副院长施建林,副院长韩培生、王利华、林邦德、董根友、曹辉等60余人参加。
务实的会议,带来了收获:浙江省国侨书画院联络办公室成功设置及挂牌,并隆重对外宣布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以及国外的韩国、日本、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等2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一些省级城市设立联络办公室。等疫情稳定后,争取在全球建立100个共享联络办公室。所有这些,进一步提升了书画院的对外影响力,增强了书画院对外联络联谊,为中华文化在世界传播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和窗口。
果然,消息一经传出,赢得了国内外一片喝彩声。
至此,浙江省国侨书画院抓住了健康发展的关键点,抓获了主动,抓出了成效,进而实现了国内国外等联动多赢的新局面。
至此,浙江省国侨书画院亮出的那夺目的、鲜艳的旗帜,在迎风飘扬着!
【图片来源|浙江省国侨书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