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343
朱允炆
朱允汶(1377年12月5日一?),明朝第二位皇帝,汉族,1398年6月3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
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汶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为懿文太子朱标次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继皇帝位,朱允汶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
弊政,史称“建文新政”。
读建文帝
儒雅仁柔非刚毅,妇人之仁难大事。
用人不当折锋芒,1兵临城下人投敌。2
宫破不知人何去,千百年来已成谜。
成者王侯败者寇,皇权岂分叔与侄?
注:1.指用李景隆为帅,2.指在朱棣兵临诚下之际,谷王朱穗和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降。

读《明朝建文帝朱允汶下落之谜有哪些》有感
自古帝王谜案多,谁知建文帝下落。
一说大火中自焚,一说出亡海外过。1
究竟是死是流亡,众说纷纭难定夺。
由此一来观历史,是真是假真难说。
注:1.除此二说外还有“归来说”、 “国逊位说”、“穹隆山为僧说”。
戏说大明王朝的祖孙和尚皇帝
- -观电视剧《大明天子》有感
说来真是天下巧事,祖孙爷俩和尚皇帝。
一为揭竿而起称帝,一为弃帝而袈裟披。
作为不同命运不同,一个欢心一个悲戚。
元璋可谓君临天下,允文寺院青灯孤寂。
穷途末路的建文帝
--观电视剧《大明天子》有感
曾几何时朝堂贵为天子,满朝文武三呼万岁不已。
高高在上没有无事不能,何等威风堂堂正正神气。
一日燕王奉天靖难南下,弃宫逃亡一路伤感戚戚。
天大地大何处可以安身?千年古刹僧尼双双共栖。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诗人,书法家,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