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岱岳区诗词学会微信课程(初级班)
绝句讲座(一)
五绝中平起平收格式及解析
傅英家
各位诗友:
为使零基础或基本为零基础的诗友尽快提高诗词创作水平,我们已经讲过了古风的写作,现在根据区诗词学会微信课程(初级班)的安排,由我来讲解绝句,先从五绝开始,这次讲的是《五绝中平起平收的格式及解析》。
一、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带括号的是指应仄,也可平)
二、例诗:
婕妤怨(平水韵)
皇甫冉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三、解析
1、格式因何如此
此类格式的五绝,整首四句三韵,共20个字。所谓平起就是首句的第二字要是平声字,平收就是该句的尾字是平声字,这是首句入韵式的写法。为什么前面的平声字不按第一个字而定,却按第二个字来定?原因是诗句讲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实际上是二四六尾分明,这些以后再讲),在五绝中就是一三字不论,二四尾分明(并非绝对,只是一般而言),所以起字的平仄就要以第二个字为准了。
大家看例诗《婕妤怨》的首句:“花枝出建章”,这五个字则属于平平仄仄平式的正格。
2、下句的格式
要说首句若按正格是平平仄仄平,那么下句为什么是(仄)仄仄平平,而不是(仄)仄平平仄?这样上下句的平仄虽然错开了,但是诗的偶句要押韵,这种格式押的是平声韵,在一三不论的情况下,第三字用仄声字,后两字用平声字,杜绝了三平尾现象。一联中上下平仄不完全相反的句子,是平起平收,仄起平收之五绝的显著特点,总之,这是古人经过反复研究得出的结论,千百年来一直被许多诗人和广大诗词爱好者所认可而沿用。
3、三四句的特点
到了诗的第三句转入新的一联,根据奇句仄声收尾不入韵的要求是(仄)仄平平仄的句式,进而第四句的平仄完全相反。这样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等于驶入了格律诗的“高速立交桥”,可以保证“三顺”:看起来顺眼,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前面说到第一联上下句的平仄不是完全相反,这等于刚上“立交桥”的引桥,从第三句开始等于越过了这个引桥的坡度,开始按正常规则行程,即便是跑长途(写排律)也是有规律的交通。
4、整首诗的句式特点
平起平收的格律诗,第一句和第四句的句式是相同的,第一句和第四句是两个平声字起头,一个平声字收尾(平平仄仄平);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仄声字起头,但又句式各异(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收尾也分开了平仄,因为按规律第二句平声入韵,第三句仄声不入韵。
四、作业
各位诗友可根据自己对五绝的理解和掌握的实际情况,按照此次所讲的五绝平起平收的格式写1至3首五绝并随时发至本群,时间截止到7月11日晚8点。
(傅英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岱岳诗词学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