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信仰的选择
人的一生中,往往会面对和经历一些选择,这种选择可能对自己的生活和命运产生重要的影响。每每回忆起二十多年前自己经历的那次选择,心中都会涌起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充溢着历经献身理想的自豪与幸福。
记得是1994年5月的一个下午,接到局组织部的电话通知,说上级有关部门的同志找我谈话,要先见见面。因为实在太突然,我便问问是什么事儿。打电话的同志告诉我,市里要选一个人,条件是年龄不超过50岁,有大专以上学历,担任副处级以上职务的非中共人士,当然还有工作表现、政治表现等等。他们挑选了你,要当面谈谈话。听了这些介绍,我大致猜到了一点约谈的意图,便问这是组织上的决定吗?回答是当然要听听个人的意见。于是我告诉通电话的同志,我正在争取入党,对于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呢?电话那头停了一会儿,然后告诉我,你可以先过来见一见上级来的同志,谈谈情况,然后再做决定。我担心自己在领导面前说不好话,便说我先想一想吧。然后对方在电话里说:好吧。这不仅是上级部门的工作,对你个人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希望你慎重考虑。过一段时间会再来找你。
随后的几天里,有比较熟悉的领导同志告诉我,按照惯例,这是上级配班子选人的一个步骤,直接约你见面谈话,表明有关部门已经做了一些调研考察,事情正在进行中。对你个人的前途和发展,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你一定要把握住。有几位得知消息的同事和朋友也对我说,你知道在处级的位置再往上走,一般情况下概率不到1%,多少人盼不到这样的机会呀!他们反复告诉我,抓住了这个机会,地位变了,各方面的待遇,尤其是你爱人患病的医疗等问题都能够一并解决。这些话当时真的让我有些动心。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多次考虑这个问题,反复考虑同事们劝我的那些说法,也在脑海里设计勾画那个“非中共人士”的形象。这时,我耳边总会响起儿时母亲常常教我哼唱的解放区歌曲,眼前浮现母亲讲述她刚刚参加革命工作的情形,还有她因为“守纪律”没有爬上四野南下军车的故事。
一个又一个的夜晚,我还会想起父亲含冤受屈二十年矢志不渝,总是表示坚信组织上一定会实事求是解决问题时的神态,想起他无论冬夏寒暑夜晚站在街道旁的大喇叭下面一遍又一遍倾听广播《九评》,然后跟着广播唱起《国际歌》时的庄严与兴奋。当然,更多的是回忆自己从记事到眼前一步步形成和逐步深化的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尤其是从研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的有关文章,学习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内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到亲身经历改革开放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命运生活的变化,回顾自己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形成和深化的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越来越明确越来越深刻地感到,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唯一一个能够拯救中国建设中国复兴中国的党,而且是一个光明磊落,坦荡无私的党,一个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自我革命的党,她的胸怀气度,情怀胆略,都让我信服景仰。
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这种从襁褓之中一直到人到中年,几十年间耳濡目染亲身经历反复印证而形成的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与信仰是永远无法改变的。当我理清了自己的思想脉络,便清楚地意识到,人的志向信仰与职位待遇不是一个范畴一个层次的问题,不能把它们拿来从个人利益得失的角度进行比较。如果一定要把二者放在一起并且必须做出选择的话,我宁愿为了理想信仰而放弃职位待遇以及所有的其它!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下定决心,努力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就这样,在两个月后上级有关部门的同志再次来约我谈话时,我非常平静坦然地表示,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唯一的政治目标和理想,其他的方向我都无法考虑。在说完这些想法后,脑子里想起的是两句唐诗“愿将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当然我的意思是把“身”和“生”调换了位置,而“玉门关”也被赋予特定的含义了。
三年之后的“七一”,我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实现了多年的愿望。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和当年的同事朋友都已经年过古稀,偶尔忆及往事,还有人对此感到惋惜。我感谢他们还记忆着这件事,但并不后悔,因为那是为了信仰的选择,我为此欣慰、骄傲、自豪,而那两句唐诗也会又一次脱口而出:“愿将此生(身)长报国,何须身(生)入玉门关”。
主播简介:华堂 艺佳,热爱文艺,喜欢诵读,在网络世界,希望用自己的声音赞美生活,传播正能量;用深情的朗诵抒发情怀,弘扬真善美。
作者简介:裴新政,男,71岁,生于河南潢川,潢高老三届学生,下乡知青。现为平顶山煤矿退休职工。业余爱好文学,喜欢摄影,种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