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

文/边丽萍

迂回双燕爱泥家,室陋稀闻车马哗。
蝶绕青丛鲜菜舞,篱围幽砌紫藤爬。
庭中邀月陶公酒,堂上和诗陆羽茶。
兴起秦腔来几句,清欢直遣醉流霞。

静思岁月喜看荷

文/何俊峰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欲燃,夏已渐深,花事凋零,瓜熟蒂落。在下一个不远的路口,金色的秋似乎已经在翘首以待。时光深处,蹉跎着一弦一柱的锦瑟年华。岁月彼岸,搁浅着诗意星河的静寂清欢。盛夏之夜晚,来到大山深处,沐山野清风,只为感受山间夜色的清宁与安静。夜色渐深,月上眉弯。,抬首的瞬间,只见一轮圆月,悬于夜空,月亮,似乎很低很低,站在山峦之巅,只要踮起脚尖,就能摸到月亮。不一会儿,一片乌云挡住了月色,天边和远山一样,黑黑的,却无比宁静。

我被清宁的月色包裹着,黑暗的夜色在我身后沉默着。忽然觉得,人何其渺小。过往的种种,也在月色的洗礼下,渐渐变得透明,薄如蝉翼。只有一颗素净的心,感受一切安详与美好。月色,慢慢晕染出橙色的光泽。那是我,多年来不曾见过的惊艳。山川田野,都被浸染,如童话般宁和而淡泊。这一刻,真的觉得,生而为人,人生真的很美好。所以呀,想要努力,想要清简,才能无愧于这美丽的月色,这美好的人生。

在冗长的岁月里,在平凡的烟火人间,让时光慢一点,再慢一点,从青丝到白发,从初见到倾心,从相知到相守,在悠悠流转的时光里,守着一颗慈悲的心,与相爱的人,一起慢慢老去。于朴素的人间烟火,仰望星月山河。于时光的素简清欢,安放诗意人生。盛夏的温热里,心似莲花缓缓开,淡淡的馨香,淡淡的清凉,淡淡的菩提禅意。一半烟火,一半诗意,不负自己,不负流年。采一抹晚霞,携一缕清风,剪一帘月色,酿一壶浮世清欢,伴岁月情长。

彪炳史册千古赞耀邦

文/成喜良

少年井岗闹革命
长征延安倍坚定
抗战晋军政委任
主团中央众望归
座镇陕秦今包拯
遇诬遭诽丹桂珍
真理标准正发声
扫去"双凡"乾坤清
甄别"三寃"华夏明
回返"中心"神州顺
主立中枢四海腾
光明磊落节操炳
胸纳天下犹海宏
荣达兼济苍生心
隐退盛怀社稷兴
中国脊梁民族魂
彪炳史册竹帛馨
千古耀邦汗青弘

2019·07·01于陈仓

最忆古龙桥

文/杨梅

前几日朋友传来古龙桥的照片,说,看看你最爱的古桥,被保护起来,现在更有古意了。看着那熟悉的地方思绪万千,想来又是一年多没回去了。小时候我就生活在古龙桥的北岸,静静的小清河缓缓流过。傍晚时我喜欢坐在土坡上,看天边的云朵和那落日的余晖。
古龙桥的建成极大的方便了清河两岸的人民,听老一辈讲,从前的古龙桥两边商铺林立,每日南来北往的人,很是热闹,曾有“水从碧玉环中过,人从苍龙背上行”诗句赞美。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横空架起一座新龙桥,更方便了人们的来往。时光荏苒,古龙桥便失去了以往的热闹,渐渐衰败。关于古龙桥,有很多的历史故事,最耳熟能详的就是《青蛙告状》的故事。相传,某日,新上任的三原某知县路过龙桥,被一群青蛙拦住了去路,其声悲惨。县官觉蹊跷,莫非有冤?于是派人下至潭中探察,果见得一具男尸,脖子系了半页磨扇。为破此案,县官心生一计,出了张告示,言及府内有半页磨扇需要配对,如有交来配对者,官府以千金为奖。于是全县百姓踊跃交纳,一天,桥南头豆腐店掌柜也交来半页磨扇,县官照例差人搬去对了,这回正好合茬,于是真相大白。据店主招供,不久前,有一秀才赶考路过三原,日暮自北城投来,无处安歇,他就招其夜宿于店中。是夜,他夫妇见秀才囊中有些银两,遂起谋财害命之念,事后,他们便用麻绳将家余的破磨扇之一半系于死者脖胫沉入桥底潭中,谁料义蛙性灵揭了案底。案是破了,收来的磨扇怎么处理,县官又生一念,不如全铺到桥面上去,故此流传下这段为龙桥增色不少的佳话。这个故事从小就听爷爷讲,长大后每次有朋自远方来,我便又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再次看到焕发新颜的古龙桥,仿佛又回到从前,那景那树那个扎着小辫子在龙桥上撒欢的小姑娘。

怀念胡耀邦(2019年)

文/张笃海

走马上任查陕情,主政指示纠左风。
陕西春荒如实报,返销玉米救秦民。
叶帅一行来巡视,接公疗治往京城。
耀邦是咱贴心人,召公甘棠有余荫!

家之画

文/成喜良(陕西)

六家一院挤不堪
七炕五灶常涌烟
锨鐝挂墙车栽端
出入侧身人碰面
猪羊门上乱叫唤
忍饥挨饿平地艰
争上工地半斤面
衣衫褴褛身上掩

春风赐惠拂宅院
二楼三房置闲观
一座双间平房轩
翠竹碧拔骨节现
樱花串红春夏瞻
逸播沃野三亩田
幸获一收食五年
赏燕双飞育雏欢

"黄猫"数枝吞云雾
"龙井"一杯论开元
寻路韶山东方红
振奋交城擒四凶
神思千载广安敬
实践检真耀邦崇
筑梦双百画富平
箪食壶浆寸草心

2019·08·06作于家

生命中的沉思

文/何俊峰

弥漫一缕温润的馨香,在岁月里撒播一路安暖的浅笑。丰盈柴米油盐的韵味,在岁月匆忙中温良清欢,于时光笃行处静好安然。手中的日子,像个故人,悄悄来,慢慢去,又轻轻重逢,煮酿些平平淡淡的清欢,让人在成熟中懂得和禅悟;脚下的路途,像只风筝,畅怀摇曳清静,放眼飘荡沉浮,侧耳倾听召唤,挥手触摸风云,追逐些清清浅浅的情趣,让人在信念上向往和朝圣。红尘就是如此真实而温馨,世事就是如此简单而寻常,人生就是如此自信而执着。人始终是一个过客,一步步修行,一程程领悟,若能在承受许多辗转坎坷之后,依然还坚守初始的本心和原味的信念,仍旧能持有一怀温润真挚的深情。
那便是“不负如来不负卿”的一份成熟和懂得。

生命一直在路上,一缕余香还在衣袖萦绕;每一个今天,都是新的起点,值得珍惜,值得动情,因为烟火气息里氤氲着淡淡的诗意;每一个明天,都是新的馨梦,值得期待。如遇起风,款款为自己加件衣裳,若碰落雨,轻轻为自己撑把布伞,恰逢夜临,静静为自己点盏心灯,偶遭疾苦,悄悄为自己斟杯清酒,守心自暖,养性自慰。一颗素心,寻常日月,必须面对。该来的就让它静静地来,好好珍惜,无须为猝不及防而恐慌;该去的就让它轻轻地去,潇洒作别,无须为无可奈何而叹息,不夹带一点糊涂和迷茫,只携手最简单的微笑和最明媚的阳光,守住心灵的宁静和坦然,用一颗清明香暖的心,走过光阴生香,走向生命静好,走进岁月深处。

夜袭

文/翟一休(初二学生)

飞蚊甲乙二人,商议夜袭翟府,甲攻小贼一休,乙攻大贼翟主席,分头行动,饱食后约定马桶水面集合。

后夜,静安 ,两人聚,甲问曰:“君被反杀乎?”乙应:“此人烂泥也,睡相难看,皮糙肉厚,难以启齿。小贼何乎?”甲曰:“血质肥美,细皮嫩肉!”
言罢,乙欲倒地,甲忙搀扶,质之:“君何如此?”乙应曰:“大贼血中多含酒精,方叫人如此踉跄!”遂昏厥。

一休曰:生物亦有其生性,人以蚊为敌,故蚊戏耍于人,世间生物链皆有其定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