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忠】男,汉族,1973年1月24日出生,现年48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甘肃宁县人。从事卫生工作25年余,现任宁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心主任。曾先后在宁县焦村卫生院、宁县新庄卫生院、和盛中心卫生院(即宁县第二人民医院)工作并担任院长、副院长。1998年、2000年曾先后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和庆阳地区人民医院学习、进修B超(彩超)、心电图、脑电地型图、颈颅多普勒、内科、儿科。他集多年经验,研究开具的柴枳三金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自拟远赫槟沉汤治疗咳嗽、自拟止泻合剂治疗小儿腹泻3个方剂,由于临床效果很好,被推荐并收录于由甘肃科技岀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的《甘肃专病专方集》一书中。2011年、2012年两次加了卫生部与拜耳医药保健战略合作伙伴计划“走进西部”卫生人才培训项目甘肃省第三期、第四期“走进西部“县级医院院长培训班并两次获得优秀学员称号、颁发了管理干部培训护照。
【撰写科文 身兼数职】
在《中外健康文摘》杂志和《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上发表论文120多篇。作为第一主编撰写有《中西医结合临证诊断》专著1部。作为编委参与编写了《医院创新管理与改革发展》专著1部。县级科研技术项目一等奖3项。擅长内科、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老年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及医院管理工作。同时对B超(彩超)、颈颅多普勒、心电图、脑电地形图的操作和临床诊断也有一定的经验。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亚健康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学学会、中国民族医学协会科普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庆阳分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协会会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会员、甘肃省第二批、第三批中医五级师承教育县级带教老师;为甘肃省中医传统师承教育、高年资中医医技之长带教老师;2008年—2011年曾担任甘肃省中专学历提升工程医学专业宁县培训点县级培训、带教老师。为《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和《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社特约编委。
【行内荣称 激励前行】
2008年、2009年分别先后被宁县人民政府、庆阳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县优秀医务工作者、全市卫生系统优秀医务工作者、全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20年9月获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授予的甘肃省中医五级师承教育指导老师“贡献奖”称号;
【行外荣称 爱好前行】
2019年11月被今日头条确定为认证编辑;2020年9月,诗歌作品——《行雨》在第二届“华夏杯”全国诗歌大奖赛暨中国汉语诗歌典藏征稿活动中荣获中国汉语诗歌百佳精品奖,本人荣获中国诗歌十大实力诗人;作品诗歌——《行雨》在“全国第九届中国文学艺术家年会、新世纪二十年中华传统文化高峰论坛、2020年度全国首届儒家修学作家高研班、中华孔孟之乡故里乡(曲阜——邹城)古城笔会“活动中,荣获21世纪20年代华语诗歌奖;2020年10月被中国乡村杂志社、中乡美(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评选为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会员、中国乡村作家;同月,被都市头条授予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努力工作 提升自我】
1997年6月从甘肃中医学院刚毕业的他,9月份就被作为全县第一批面向基层的大学生,分配到宁县新庄卫生院工作。他作为当时新庄卫生院分来的第一个大学生,曾经一度引起了好多人的关注,有人专门私下进医院里来进行打量,看他究竞是怎么一个人……虽然当时他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他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很快适应了环境……适应了工作。就这样他一干就是11年多。面对医院当时临床医生少,病人多,条件又差的状况,需要快速成长起来的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一鼓作气,常常起早贪黑,深入病房、关心病人,走进农户,关注群众,收集资料,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他很快掌握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与诊治,在短暂时间内便能独当一面。由此当地人们很快知道了新庄卫生院分来了一个大学生医生、一个叫索忠的医生。也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和尊重,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赞许。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和不懈努力,从一般职工,逐渐锻炼成为新庄卫生院门诊部主任、副院长、院长。
【抢抓机遇 施展才能】
在实际工作中,他深深的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知识更新的重要性。1998年、2000年,他根据医院安排,先后到甘肃省人民医院、庆阳地区人民医院学习进修B超、脑电地形图、心电图和儿科。他充分珍惜两次进修的宝贵时间,常常主动放弃节假日和夜班休息时间,加班工作,尽可能的接触病人,以使自己增长知识。他进修结束后回到医院,在他的积极建议下,医院先后购买回了B超机、脑电地型图机,开设起了B超检查、脑电地型图检查,这些业务的很快开展,不仅解决了当时新庄地区病人往返大医院的劳苦,也带动了其它科室业务的迅速发展,还为临床医疗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开创了新庄卫生院无B超、脑电地型图检查的历史空白。他在新庄卫生院工作的11年多时间里,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他思想先进,敢于创新,凭借着一颗年轻火热的心、高涨的工作激情与热情,先后为新庄卫生院争取到了门诊大楼、住院大楼和医技大楼等项目工程,从而使新庄卫生院结束了住土房的历史,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由于他在项目工程争取上积极、门路广阔,全县卫生项目工程在他的带动下,逐渐持续落地、实施,为此县卫生局还专门设立了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单项奖,给予了新庄卫生院单独表彰奖励,以资鼓励并推动全县卫生建设项目持续发展,从此全县卫生项目工程的序幕才真正的拉开……也由此他在当时卫生界有了“项目院长“、“索项目”两个别称。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2008年1月,由于他工作能力强,成绩突出,再次被组织调配到宁县第二人民医院(即和盛中心卫生院)工作并担任院党支部委员、业务副院长。在县二院他一干又是5年多。5年期间,他忍劳任怨,亲力亲为,敢拼敢冲,先后为县二院争取到了医技大楼、门诊综合大楼、门诊大厅改造工程、住院综合大楼、职工宿舍大楼等项目工程;利用自己广泛的人际关系,帮助县二院购置回直线加速器、海扶刀、心血管造影系统等大型设备;开设起了心内科和放射化疗科,从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群众看病问题。也为医院晋升为二级甲等医院、成功审批为庆阳市和盛医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很大贡献,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行的认可。对医院业务骨干、科主任、护士长培养与调配、假期管理、上下班时间调整及中医科病区建立和中医馆建设等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由于他勤奋好学,功底扎实,又擅长写论文,乐于助人,还有很好的人脉交往,所以他曾一度连续几年带动了全县基层高级职称的晋升热潮,县中医院张学锋院长曾给予了他形象的外号——全县高级职称的“保险师”;2011年12月被“破格”晋升为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这在当时庆阳市,也是最年轻的唯一一个破格副主任医师人员。
【不管在哪 履职尽责】
2012年12月,他第三次被组织调配到宁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并担任中心主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一干又是9年多。9年多期间里,他始终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实事求是,敢于担当履职,带领班子成员和全体员工,克服各种困难,齐心协力,努力工作,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借用地方(县妇幼站)到拥有自己固定的地方、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无名到知名,资产从零元增加到去年的300多万元,收入从零收入到去年的260多万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发展与变化。
【危难时期 率先士卒】
2020年初,面对突入其来的新冠疫情,他从未退缩,从来不惧怕艰难……身为医者,他只知道悬壶济世,救人于危难;身为党员,他知道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更要冲锋再前,当好排头兵;他始终也没有退缩,始终带领一班人走上最危险的预检门诊、走进驻宁企业、走进居民住户家中……面对一张张外地归来的惊恐面容,他始终一丝不苟的接诊、询问、登记、筛查、宣传隔离、防护知识……不完备的防护、简陋的条件,连续超负荷的工作,考验的是意志和精神,没有白天黑夜,没有节假日,哪里有困难、哪里困难大,他就出现在哪里……他始终无怨无悔……冲在最前面……站在最前面……
2021年初,从13类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开始到后来的全民疫苗接种,面对疫苗清零及叫人困难等诸多压力,他始终亲力亲为,蹲点进行协调、指导各项工作……他除了开会、培训外,几乎全天候的在县医院接种门诊上上班,有好多人看到都说:“你让职工她们打针就是了,你没有必要守下……”而在职工眼里,似乎只有他在场,她们才能放心、大胆的工作,因为她们要面对各种情况的事和人处理,似乎只有他才能完全处理……处理的完美;而在他心里,深知疫苗接种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不是一个两个职工所能干的,需要全员职工共同参与才能干,才可能干好。职工能坚守,主任更应坚守、走在最前面,当好带队长、当好排头兵,始终要为中心工作开好局、为职工带好头、做好表率,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安心、放心……在疫苗接种多半年里,他利用他广泛的人脉、关系,广开言路,想法促进疫苗接种工作。在全县第一个启动了移动小啦叭、移动宣传车、流动宣传员,深入居民小区、广场、夜市、摊点、各街区巷道等相对人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疫苗接种科普宣传和人员动员;利用个人善常书写,编写疫苗接种方面的顺口溜、科普文章、人物撰记、设计各种图文并茂的图片,利用微信,在多个微信公众平台、群圈和纸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起到了很大的宣传作用,也得到了人们一致认可。职工也在他的影响下,也再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性,也充分利用各自的人脉、关系和能力,在默默的无私奉献着自己应有的力量。
【扎根基层 心系健康】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负韶华,砥砺前行。25年的经历,工作是他生活的一条主线,在这条线上,病人是他工作的全部、单位就是他的家。他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坚守着自己工作的每一天、每一刻;25年工作的他,心系百姓,扎根基层,情洒基层,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上,以救死扶伤为服务宗旨,共累计接诊门诊病人5.7万人,住院病人6756人;25年工作的他,始终舍小家,顾大家,始终以工作第一,把他每天最多的时间都放在、给予了工作;25年工作的他,一直不忘学习,一直孜孜不倦,不耻下问,奋力向前,副高后的10年间共参加了4次正高考试,每次考试都通过,只是4次都因没有正高岗位,最后导致成绩每两年一作废而已……这足以说明他学识功底的雄厚;25年工作的他,政治思想觉悟高,政治站位高、政治自觉性和敏锐性都很强,始终如一的践行着一个党员的郑重承诺,践行着医者初心,使命担当的誓言;25年工作的他,始终以病人为中心,换位思考,对待病人始终和蔼、热情,很负责任,做到了一视同仁,从未让病人多花一分钱、多跑一步路……;25年工作的他,医德高尚,医风正派,先后进出了3个医疗卫生单位,在每个单位里,他在全面抓好单位管理的基础上,他始终狠抓医院医疗质量与管理,真正实现了工作25年零差错、零纠纷、零事故的发生;25年工作的他,始终善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始终大力倡导、利用项目带动发展、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宣传促院发展战略,先后促进了3个单位快速发展,面貌都涣然一新;25年工作的他,始终团结同志,团结班子,关心职工,爱护职工,常常深入科室和职工中,始终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因为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职工看待,深知职工的一切;25年工作的他,一直乐于助人、乐事,尊老扶弱,他把别人的事一直当自己的事去做、去办……谁有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找他,凡是给他说的事,他都会全力以赴的去帮办,从不要求回报……;25年工作的他,始终把自己和家庭都放在了最后,把成绩、荣誉都让给了别人。他从新庄卫生院到社区现在24年间,各级的各种个人奖励与荣誉他从来没给自己争取和留用过,年度考核优秀他都没有给自己,让给了其他职工同事。尤其是在和盛5年间:在他的笔下(当然也与年本人业绩有很大关系):先后推出了庆阳市十佳院长、全省优秀党员张晓库、全省名中医、全省优秀乡村医生云天文(和盛村卫生所)、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孟少刚(和盛吴家村卫生所)、全市优秀医务工作者李怀民、全省医德医风先进个人李怀民、王俊祥、全省优秀护士郭英霞、郭亚荣、全省医德医风标兵贾金宁等,可怜的他大小一个给自己也没争取。因为他是一名党员,做为党员,他始终觉得自己就应该率先垂范,吃苦在前……
【爱好多面 兴趣广泛】
专业上他精学细严,业余爱好,兴趣广泛。他喜欢听音乐(吹、拉、弹、唱)、看新闻(联播)、点评意见;爱好随笔、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及写作;常有作品在人民网、网易网、中国国际时空连线、中国文学、当代精英文学、文学之家、今日头条、都市头条、京都头条、庆阳头条、都市红榜、人气榜及中国乡村杂志社等平台上有发表。爱看侦探和抗日剧片。有关医学文章散见于医师公社、基层卫生网、基层卫生在线、基层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宣传、健康中国、健康甘肃、健康庆阳、中国健康报、人民网健康时报、中国人口理论报、医管界、医学界、预防界、健康界、预防接种医生、接种交流、中国卫生杂志、CCD疾控人、疾控家园、疫苗圈、疫苗中国、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等纸媒平台,部分建议得到了国家级关注,文章深受基层医务工作欢迎和转载、留存。
(附:学习、工作经历:
1992.09-1994.06 宁县第四中学学习;
1994.09-1997.06 甘肃中医学院学习;
1997.09-2008.01 宁县新庄卫生院工作;
2008.01-2012.12 宁县第二人民医院工作;
2012.12- 宁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