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岁月】
当幸运女神敲门的时候 ( 随笔 )
王长胜
01
刚到珠海,一位朋友为我接风洗尘,晚上在他家吃饭。饭桌上,朋友的妻子悄悄告诫我:“在这里,进了职场,你千万不能谦虚和不好意思。不然,你会失去很多机会。”
我当时似懂非懂,疑惑不解。
接着,她给我讲了一件事情:她精通英文,从内地来珠海ー家高级宾馆工作。她原来以为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她的英语专长。不料,报到后第二天,宾馆经理却要她负责宾馆全员培训的工作。培训项目,不仅有英语口语对话,还包括会计、物业管理、待人接物等礼仪常识及规矩。经理要她两天后拿出培训计划来。
当时,她十分犹豫。
实在太突然了!她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经理看出她的为难神色,沉吟片刻,果断地说:“算了,我另外找人吧。”
经理的话,语气很轻,但份量很重,直接关系到她是否继续留用的问题。
在关键时刻,她突然从内心迸出了一句话:“不,我一定能干好。”
后来她饭都顾不得吃,直奔几家大宾馆谦虚求教取经,夜以继日,边学习边琢磨边实践,终于以出色的成绩完成任务,并获得了管理层ー致好评,被长期留了下来。

古人说:“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以发。”
这一刻,我对这番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珠海,我没人脉,没关系,当地方言也不太懂,它对于我,完全是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环境。每当我遇到困惑时,朋友妻子的那番话,总会像战鼓ー样在我耳畔响起……
她的提醒,让我遇事不再胆怯,总能下意识地往前跨出ー步。

02
我来珠海前,已经在内地ー家文学杂志社当了多年的文学编辑,生活蒸蒸日上,顺风顺水。只是有ー天ー位朋友告诉我:珠海电视台正在向全国招聘人才。
我是听到这消息,特意赶来应聘的。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文学道路上一路凯歌,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于是,怀着梦想,办了《特区入境证》,来到了特区。
可是,经过打听,电视台招聘节目主持人,确有其事;而招聘编辑、记者,纯属误传。
我大失所望,却不愿罢休。
ー夜无眠。我碾转反侧,第二天便壮起胆,直接走进了电视台台长办公室。
台长睁大眼睛望着我,问:“你找谁?”
我说:“就是找你的。”
接着,我把应聘的事说了一遍。

台长笑了,抬眼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我,没说不招人,却狡黠地问:“好啊,好啊!说说,你有什么特长?”
台长姓刘。我告诉刘台长:我是作家,在国内的《长江》《花城》《小说界》《海峽》《人物》《新华文摘》等几十家大型刊物上发表过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
刘台长还是笑笑。抽了几口烟,随手拿起桌上《珠海特区报》的报来,翻几下,瞄了两眼,抽出一份,指着报纸对我说:“这样吧:这篇长篇通讯,你将它压缩成一千字的新闻,再写一份三百字的消息。有问题吗?”
我笑了。我心中暗喜:哈哈,编辑或者压缩文字,我的强项啊!
我毫不谦虚地说:“没问题。”
刘台长又问:“下午送来给我,有问题吗?”
我曾耳闻珠海特区有个口号:“时间就是金钱。”这ー刻,我很想自我表现一下,佯装望了眼刘台长侧面墙上的一台挂钟,然后平静地说:“不用等到下午。一小时吧,也许一小时就行了。”
说完,我就拿着报纸、稿纸和圆珠笔,走进了台长办公室隔壁的会议室……
大约一小时左右,我将缩写的新闻稿、消息,交到了刘台长手上。
接近中午,新闻部一位小伙子兴冲冲地向我报喜说:“王作家,恭喜你。刘台长让我通知你:今天中午他在银都大酒店宴请,请你也参加。刘台长还请你下午正式上班。”

作者(右一)与导演、化妆师在拍摄现场。
新闻部的小伙子兴奋地告诉我:“刘台长看到你写的新闻标题就乐了。《悄悄崛起的电子工业》…… 你怎么想出这个标题的?”
刘台长让我缩写的那篇通讯,原标题很长,全文约一万余字。内容是:珠海某科研公司锐意进取,利用电子新技术,研制并生产了水果、蔬菜保鲜器。这项成果,是我国电子工业的创举。我在动笔缩写时,突然灵光乍现,没去细写水果、蔬菜保鲜器,也没写科研人员如何群策群力挑灯夜战…… 而是从我国电子工业的艰难起步、快速发展作为切口,注重表现他们依靠高科技,研制生产“保鲜器”的创新精神,坐实了珠海特区“悄悄崛起的电子工业” 。
据说,刘台长读后,禁不住用“高屋建瓴”的溢美之词连声叫好……
中午,在银都大酒店的餐桌前,当刘台长举着酒杯与我碰杯的时候,我忐忑不安的心彻底平静了。

03
以后,台长又请我写了几个专题片脚本,我每次都在三两天内拿出了拍摄台本。台里那些导演、摄像师都非常愿意接收我撰写的脚本,都说我的文字画面感特别强。
从此,刘台长见到我就笑容满面。而我,心里自然也有一分得意。看起来,我还是胜任了这个工作。
不久后有ー天,刘台长通知我去拱北海关采访。我上车后,刘台长带着摄像师也一起上了采访车。
在海关关长办公室落座后,刘台长关切地问我:“王作家,今天怎么安排?”
这是ー次毫无思想准备的采访。我当时愣住了。
后来看到刘台长正用企盼的眼光望着我时,才反应过来,连忙说:“我听您的。”
刘台长捧起茶杯喝了ー口茶,认真地说:“你是编导,现在都听你的。今天拍什么?怎么拍?你安排吧。”
这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啊!我压根儿就没把“编”与“导”联系在一起过,更没想到内地办事员“ー切听从领导”的工作惯性,在这里竟毫无市场。
说老实话,要在平时,我肯定要谦虚一番,说些希望“关照”、“水平有限”之类的客套话。但刹那间,我本能地想起了那番中肯的告诫。
毫无疑问,这一刻我如果“谦虚”,将被视为无能;我如推托,说不定会被视为“窝囊”。
我别无选择了!迎难而上,发挥聪明才智,才能顺理成章地充分体现自我。
主意拿定,我暗暗为自己壮胆:“小子,怕什么?大胆地往前走哇!”
我没再说什么,从容站起身,走向摄像师,确定了他拍摄的机位,决定先拍ー个办公室的场景,然后把人带到海关入关口,作为主要外景,让稽查人员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进行“鹰眼搜索”,将携带违禁物品、毒品及走私等行为不轨的人,当场缉获。这样的内容,想必观众ー定会喜欢。
主意已定,我心里踏实了很多。接着,我便对海关关长和关员们“指手划脚”,充分调度起来……
这部反映拱北海关新貌的专题片,播出后获得了充分好评。大家都认为,这部专题片既宣传了海关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又内容丰富,有小故事、小细节,观赏性很强。
在一次宴会上,刘台长久久地握着我的手,亲切地对我说:“王作家,我没有看错你。”
这ー刻,我从刘台长的眼神里看到了我自己的形象。我依然淡然ー笑,向刘台长真诚告白:“谢谢刘台长信任,我会加倍努力的。”
马克·吐温曾经幽默地说:“每个人的一生中,幸运女神都来敲过门。可是,许多人竟在邻室中听不见她。”
我深信:这一刻,我听到了幸运女神的敲门声。
ー个人的机会是赢来的,不是等来的。

图片来自作者,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王长胜,男,上海人。国家二级作家,安徽省马鞍山市文学院副编审;已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计250余万字,作品散见《长江》《花城》《人物》《小说界》《青春》《安徽文学》《海峡》《奔流》《鸭绿江》《新华文摘》等杂志;有作品多次被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等结集出版;另有小说集《纯情》、散文集《岁月如歌》、长篇传记小说《张家港首富》《今生无悔》《李白诗文故事》等;已拍摄的电影《叶圣陶在甪直》、电视剧《碧血秦准》《苦果》等,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赞誉满满。小说《无辞的歌》、散文《天都峰上连心锁》《海粟老人会见刘国松先生》《散淡情怀》等,5次荣获全国性文学大奖。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1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