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小品
作者:南秀山
问路
人物:山峰,四十七八岁。
放羊老汉,七十余岁。
〈山峰身背挎包,手掂提包上〉
山峰(唱)参军离家把兵当
转业分配到新疆
离别故乡三十载
今日探家回南庄
(白)我当兵转业后,
被分配到新疆工作,
转眼离开家乡三十年啦。
在新疆经常碰见河南老乡,
他们都说俺小南庄大变样了,
办企业,建大厂,家家户户加工钢卷尺。
小南庄的钢卷尺已经在全国出了名。
今天俺回来,
一是看望父老乡亲,
二是给新疆订购钢卷尺。
这不,俺从商丘一下火车,
就搭上了去徐州的长途汽车。
司机说:就在这个路口下车往南走,
就是通往南庄的大路。
现在小路变大路,
草屋变楼房,
胡同变大街,
哪个是小南庄呢?
(一位放羊老汉手持小麻鞭上)老汉(唱)
老汉我今年七十七
日子过得甜如蜜
儿子在家办工厂
日夜忙得不可提
今进材料明发货
钢卷尺量富俺农民
我眼花耳聋年纪大
整天闲着心里急
儿子给俺买群羊
让俺放羊散散心
春暖花开空气好
放羊来到小河堤
老汉随手扬鞭打了个响)
(白)小青羊往哪里跑?
山峰:前面有位放羊的老汉,
俺不妨向他问个路。
(走向前)大爷,俺向您问个路?
老汉;侧耳丿啥呀?
你找南庄村支部?
南庄村支部就在这大路东边,
林庄大街南头,
几间高楼一所独院。
我说同志,
你是找俺支书还是找主任?
山峰:大爷,俺是问您去南庄该咋走?
老汉:(侧耳)你说啥?
问俺村里给没给粮补?
给啦,给啦农民种地不但不收公粮,
况且还按地补钱。
俺村干部这几天忙着哩,
一是把补贴一户一户发放到群众手中,
二是还要组织群众修挖下水道,
清洁卫生。
三是村干部不但自己办厂,
还帮助群众办厂,
村干部整天忙得不得了。
山峰:大爷,你咋老打叉呀?
老汉:你说俺村变化咋恁大呀?
你听俺给你说说。
唱:昔日吴南林陈穷地方
盐碱坡地太凄凉
旱涝蝗虫三灾害
衣食无着闹饥荒
全县出了名的四大户
年年全靠救济粮
三中全会指方向
改革开放东风扬
学习余姚钢卷尺
自力更生办工厂
吴南林陈家家办
钢卷尺生产布满庄
从业人员两千多
品牌精良技术强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村里干部绘宏图
村民拼搏闯市场
南庄经济腾飞起
勇往直前奔小康
山峰:大爷,你也是南庄人?
老汉:(侧耳)说啥呀?
你问俺南庄有多少人?
大概九百多吧。
同志你别看俺南庄小,
人口少,
可是现在俺村的企业
也被国家批准为钢卷尺生产基地。
现在大厂六七个,
小厂家家有,
小洋楼一个挨一个,
家家几乎都有小汽车,
农民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呀!
唱:平凡稍岗小南庄
现在处处是楼房
莫看产品不起眼
小生意做出大文章
钢卷尺出口量世界
农民志大富家邦
山峰:(白)俺家乡的变化太大啦!
原不哩在全国各地都知道河南商丘虞城有个小南庄,
小南庄人真是了不起呀!
唱:昔日穷得叮当响
如今人换思想
地换装
村办厂,
户办厂,
家家户户办厂忙
粮满仓,
钞满囊,
干群团结奔小康
英雄善悟变,
卷尺溢菊香
华夏雷声震
群星放光芒
红日暖风熙
新华量具昌
江华钢尺俏天下
民泰舞动群星亮
南庄卷尺量五洲
量得富路透脚香
山峰:(白)现在吴南林陈村连村,
户连户,
草房变成小别墅。
俺想向老汉问问路,
谁知他是个聋子。
(走向前)大爷,您咋恁耳背?
老汉:啥?
你问俺村逢不逢大会?
逢,
隔一天一集,
赶集的人像逢大会一样,
人来人往挤不动呀。
俺村虽说没有庙会,
但是村干部操心,
年年村里唱大戏。
这不,
俺村干部又给群众请来一台大戏。
台子又大,
戏箱又新,
戏唱得又好听。
听说是利民镇戏校小窝班,
昨天俺听了一场,
都是娃娃们,
唱得不错。
(老汉看了看左腕上的手表惊慌地)哟!
快开戏啦,
俺得把羊赶回家去看戏哩。
(老汉说着扬鞭打了个响)走,
回家看戏去。
(下)山峰:大爷,大爷,
您等等我……(追下)
(幕落)
通讯地址:虞城县利民镇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18238018923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