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慎为朋友
文图/梁成芳
我们不难发现,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总会有着不同的朋友。有人曾说,所谓朋友或友谊都是建立在
相互帮助的基础上的。
前些日子,回家参加了我们离开母校四十年的同学聚会。走在街上,偶遇发小丁愣子,简单的嘘寒问暖之后,他打开了话匣子,叙述的都是些陈年旧事,聊着聊着便说到了“朋友”的话题,感慨之余说了两则和“朋友”相关的故事。
一则,有个自称是炒股专家的人,因缺了头寸,向一位仁兄提出筹措点资金的事,并信誓旦旦地立下股东分红方案,胸有成竹地要用高额利润予以回报。这位仁兄不好意思拒绝,便将自己全部的储蓄拿出来当作对方炒股的本金,解了朋友的燃眉之急。
朋友的雄心抵不过股市的动荡,一脚踏进漩涡,回天乏力。
说好五个月还的钱,拖了一年零三个月都没有兑现。这位仁兄开始忐忑起来,别是他的血汗钱也打了水漂?原本出于好意救朋友于急难之时,并不贪图什么红利,本着对朋友炒股智商的充分信任,只等钱会很快收回。可现在……,于是,他很不好意思地向朋友提出还钱的事。不想朋友拉长了脸,阴沉地说:“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闻听此言,这位仁兄的心全凉了,尝到了站着借钱、跪着要钱的味道。他只得宽慰自己:等一段时间再说吧,说不定什么时候有了转机。
然而,令他瞠目结舌的是朋友卖了房子,不辞而别,再无音讯。多年的积蓄如同空气一般无影无踪。
另一则,一位颇有慧眼的室内设计师在朋友的再三恳求下,帮朋友的朋友新居设计了一套方案。设计之前,他很坦率地把自己的设计收费标准亮了出来。“只要东西好,钱不是问题。” 朋友的朋友说。于是这位设计师非常投入、格外用心地去做了。结果出来了,朋友的朋友非常满意,但是避而不提费用的事,说是要给他的家人再看一下,过些时日给出答复。说的也在理上,设计师想,是朋友介绍的,总不会有问题,便一心等待着答复。
时间过去了几个月,没有任何答复,费用的事自然也无从提及。设计师硬着头皮找到了朋友,谈及此事。朋友说,他要去问他的朋友。这样,一来一去,又过了很长时间。时间一长,设计师觉得有些不妙,找到朋友埋怨了一番,朋友也无奈地说再同对方联络一下。朋友的朋友传来了话,显然颠覆了先前如何如何满意的结果,说的全是设计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设计师心里很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最后,设计师拿到了费用,但是比起先前说好的相差甚远。
朋友听后说,这两个人还算走运,没碰上更倒霉的事。有个重情重义的人,不惜重金地帮朋友走出困境。后来朋友发达了,这个重情义者的老婆也从家里搬了出去,和那个朋友住在一起了。
“现在啊,我倒情愿和陌生人打交道,有话挑明了说,有事按规则办。丁是丁,卯是卯。即便是算计,也是有心 理准备的。怕就怕朋友托事,不帮忙吧,怕伤和气,帮了忙吧,怕伤元气。这世道,连朋友都不知道怎样做了。” 丁愣子的这一番话,道出了万般无奈。
“朋友”这个词真的变味了吗?连朋友都成了盘剥算计的对象,这个世界似乎真的太可怕了。
原本为朋友者,应该磊落,应该义气,应该诚信。但时下发生的诸多为人处世中的奸诈狡猾,唯利是图到不谈诚信不讲道义不念友情,也实在令人喟叹。打着朋友的旗号,利用他人的善良,到处招摇撞骗的人,虽没有蔚然成风,但也不少。于是自我告诫在以后的交友中须得更加谨慎,更加小心。
但是,真的连朋友都不能相信了吗?就像倒洗澡水不会连孩子一起倒掉一样,在看待朋友这个问题上自然也不能到因噎废食的地步。
我认为:人生中交友其实也是自己的一个成长过程,总会在一次次成长和蜕变的过程当中失去一部分朋友,同时也会结交一些新朋友,无论失去和结识,都是成长在进步。
是的,朋友一定要慎交,再则,世界上毕竟好人多。这样一想,便有些释怀了。
2021.7.7, 晋中 · 山西大学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