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部长诗《人世间》,明显带有诸多精神(宗教)的寄托和警世、预言(神秘)的色彩,并借用了《圣经》的体式和上帝的言语,与处于末世的当下社会现实有机地融合、升华,已求达到一种超越心灵定势的审美诉求,当然这一切只是作者创作之初的一种企图和想法而已,读者的感受终将是最后的裁决,而努力与探寻,必将是我生命融入诗歌的最后归宿。
特别感谢当代著名的朗诵家罗兰老师的倾情诵读,才使这首作品得以用声音传递的方式呈现给广大读者。
——绿岛
人世间
作者:绿岛
配乐:冰儿 朗诵:罗兰
六、尾声
50
离开的都已经离开了
留下的还在留下来
哲人贺拉斯曾这样告诉我们
在这个世界上
诗歌要比青铜活的更久远
51
那些用灵魂点燃的烛火
穿行于漫漫长夜的诗歌的战士
一直走在生命的前面
他们执意高举着爱情的大纛
向世俗宣战
生锈的光阴中依然能看到
他们高傲的身影
诗人们在他们圣洁的文字中
露出久违的笑容
腐朽的东西已经化为灰烬
只有诗歌的贞洁
才生长为时间之外的云朵
云朵上是天堂
天堂是神住的地方
天堂在天上
诗歌也在天上
饿死诗人的那个黎明
天上就没有了光芒
52
那些是失去了语言的沙漠
在季风中嘶鸣
他们裸露着光滑的灵魂
孩子们在没有路的路上前行
足迹里长出了乔木
生灵在匍匐在阳光下爬行
让头颅接近地心
接近一群黑脸的我矿工的兄弟
地下室的三层离赤裸的生命
最近
也离痉挛的梦靥最近
后来,我问佛主地狱在哪里
他笑着回答我
你不是已经在地狱里了吗
53
河水喧嚣不止
谁来渡我
谁来渡这个纷纷扰扰的人世间
54
在一条繁华的街道上穿行
为了安全起见
我抽出了所有的骨头
还是把它们放在地下室的出租屋里
最好
车轮碾碎了惊恐的目光
蝼蚁们列队前行
它们庄严地打着正义的旗子
竟讨要什么民主和自由
喧嚣过后
一切终归于沉寂
只见围观的路人还在窃窃私语
啧 、啧,要什么不成啊
瞧它们要的那玩意儿
究竟能值多少钱一斤? 唉 、唉!
——
55
光阴仍在流逝
我在恍惚中回到了望京地下室的家
56
乔坐在那里不说一句话
他用目光凝视着眼前一面潮湿的墙壁
那墙壁多像一片汹涌的汪洋
他,自顾面壁大口大口地
喝
酒
任喉咙在颈项上不停地移动
那个季节,一个男人可以不说话
开放的花朵也可以不说话
还有那些跳来跳去的好时光
保持着原始的寂寞
而我只能任凭诗歌
在地下室的某个角落独自地发霉
和哭泣
57
尽可以在梦里出逃
赤身裸体的样子
不带走一点点的牵挂
红尘滚滚又与干净的目光何干
大千的世界
趔趄的飘零中
你就是一段抹不去的身影
听漫山遍野的石头在高岗上歌唱
有季风走过六月的麦田
星光之下
我愿意在外婆冗长冗长的故事里
聆听庄稼们拔节的声音
鬼打墙的季节
恰好是蚂蚁搬家的季节
58
六月的芒在天空游荡
麦地也可以是鹰的倒影了
后来,我们拿生命供奉每一块云朵
鹰就把目光
牢牢地钉在了悬崖峭壁之上
来自天国的歌声
在蓝天白云间穿行
我们一定是乡下长成的庄稼
田野上掩埋着一粒粒
我们饱满的核
鹰,俯瞰云云众生
它的翅膀划过凝重的斜阳
滴血的子夜
有黎明最鲜艳的花朵在开放
山上有光
那是天使降落人间的圣地
鹰在灵界的天空
自由自在地翱翔
一群孩子们这样说
天堂就在天上
在洁白如玉的云朵之上
云朵的上面
有祥和安宁的一排排空房子
它是安放和栖息我们魂灵的地方
那是一片神鹰的天空啊
59
我是一定要背负着文字上路的
亦如沉重枷锁
当整理了行囊之后
才发现我已是别无长物
除了沉默的足迹
只剩下一身参差不齐的
嶙峋的傲骨
它们安居在我的诗歌里铮铮作响
后来我把它原封不动地
奉还给这个生我养我的世界
喧嚣已然过去
大地重新归于宁静
(完)写在后面的话
这首不算长也不算短的作品,确是在一种近乎超然迷蒙的状态下创作完成的,六月的北京很热,热的让人窒息,而我的这些断行文字却显得有些落寞和无奈,失去了应有的温度。诚然,我不想去揭示什么,更没有去预言明天和未来的能力,我只是企图用诗歌的方式去证明一种当下与未来临界乃至过渡的种种意念而已,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其实,人世间缤纷多彩而又变化纷繁,种种万事万物此起彼伏,几尽无以言说的程度,恰是因为我的偏见与孤陋,看到与感受到的有限,而诗歌中所言及大量的意象铺陈、场景、结构的设置、主题核心的确立等等,即从艺术(诗歌)的角度考虑,也从现实存在的立场出发,于情于理、于笔于心,亦可谓尽矣哉。
显而易见,诗歌中的结构与表述,大量采用了《圣经》里的语境和场景描述,尽管我还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但我还是愿意服从诗歌的意愿和要求,对于上帝的笃与信是一回事,对于大的因果报应的结局又是一回事,而我对于两者都愿意接受的原因,一个是来自于情感上;一个是来自于某种的无奈和祈求所致。
总而言之,在我看来,诗歌是我心中的上帝这一点,确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所以才有了上面诸多不知所云的诗行。
2021-06-25
绿岛于北京马连道茶宫

绿岛: 非著名诗人、评论家,自由主义与良心至上写作者,中国萧军研究会副会长,世界华文爱情诗学会执行会长,国际当代诗歌研究会顾问,《中国诗界》执行副主编,《伊甸园》诗刊总编辑,已出版著作十余部,居北京。

罗兰:从事多年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大型活动策划人,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成绩优异,荣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微信公众平台【罗兰之声】【夜听罗兰】创建人。荔枝罗兰之声FM1264639,触电新闻【罗韵兰馨】。

罗兰之声 原始ID: gh_239d57d45a85
夜听罗兰 原始ID: gh_de9fbeae4c9f
罗兰之声荔枝FM1264639
触电新闻网:罗韵兰馨
都市头条网:夜听罗兰
邮箱:1946163792 @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