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首题字:当代艺术名家 陈胜

纪念七.七事变
1◎ 勿忘国耻 实现复兴
一一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文/李辉
历史的今天
请勿遗忘
芦沟桥的枪声
犹在耳畔
疯狂地轰响
弹丸之地的小小倭寇
竟然肆无忌惮地打响了
侵略泱泱大国的罪恶枪响
从此山河破碎
到处都是恶魔们在烧杀掠抢
数万英雄儿女
奋起抗争
昂首奔向血与火的战场
举起怒吼的刀枪
从上海的四行仓库
到平型关 ,台儿庄,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
到处都是埋葬侵略者的坟场
百团大战,太行山上,更是让日寇心惊胆寒
挫败了敌人三个月亡我华厦民族的痴心妄想
历史必须铭记
九.一八的钟声需要时时敲响
南京大屠杀的场景要时刻清醒地记在心上
弱肉强食
落后挨打
自古以来都是铁的规律
从来没有两样
身处太平盛世
如今民富国强
切要铭记历史
国耻常记心上
奋发图强,用我们的青春铸就民族的辉煌
勇往直前,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 难忘七•七事变
文/东莞老王
落日卢沟桥上柳,
送人几度出京华,
本是迎送客人的门户,
却在84年前的7月7日,
招来炮火侵袭。
1937年7月7日,
日军悍然炮轰宛平县城,
进攻卢沟桥,
史称“七•七事变”。
84年前的7月7日,
战火染红了卢沟桥,
宛平与北平不平,
华北与中国告急。
一寸河山一寸血。
7月7日的枪声,
宣告了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这一天,
投下长达八年的暗夜,
遮覆了3500多万同胞的尸首;
这一天,
刻印着一个民族心灵上难以愈合的伤痛。
8年抗战,
记录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与杀戮,
也见证中华民族的抗争与不屈。
七•七:不能忘却的纪念,
七•七,祭告遇难同胞:
正义不容亵渎,历史不会重演!

3◎ 满江红.七•七事变怀吟
文/刘玉库
岁月沧桑,七•七变,倭凶来犯。夏梦醒,弹穿桥洞,瞬间成患。狼子野心窥视已,霎时毕露狰狞脸。旧国恨,勇士卫家联,威敌胆。
中华路,犹艰险;民族志,坚如剑。看江山社稷,旌旗招展。自古安邦凭武力,从来定世依征战。逐梦圆,红日耀东方,舒心撰。

● 【江淮文苑】微刊编辑部
特别指导:黄广奇 张孝玉 应连飞
顾问: 张步敏 赵宗明 王传芳
沈守华 吴杰
总编: 青 圃
副总编:申振见 刘虎 田凤年
初审:张珺 陈清超
主审:蓝树叶 静修
终审:张锋君
本期收稿:任 杰
本期美编:杜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