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绮声悠悠》作者/刘俊丽
第006章 喜认干妈再续琴缘
“啊!老爷太太!您快看谁来了?”看着眼前从马车上下来一位似曾相识的夫人,忠叔傻愣了一阵儿,忽然像从梦中醒过来一样大声喊道。
听了忠叔的惊呼,一家人都跑出门来,只见一位衣着朴素大方,又不失优雅大气的中年夫人,怀里抱着一个长长的木匣子,向孙家大院走来。
“是刘夫人!”还是小莲眼尖,第一个认出来了。“刘姐姐!”孙太太闻声,紧走几步,迎向前,接过刘夫人手中的包裹,递给小莲。她像迎接老朋友一样接过刘夫人怀里的木头盒子,看了又看,顺手抚摸一下,然后递给忠叔。那木盒正是她让人帮刘夫人重新做的,和原来一模一样古朴雅致的琴匣。
走进堂屋,小莲忠叔把包裹琴匣放好。孙太太亲自给刘夫人倒上茶水,双手递过去,轻轻问道:“刘姐姐,一别这么多年,您还好吗?”
刘夫人接过茶水,呷了一口,润润喉,才开口说话:“孙妹妹啊,真是一言难尽啊……”
原来,刘夫人也是河南人,小时家里特别穷,随父亲逃荒的路上,父亲把她卖给了陕西一李姓人家做童养媳。被卖时,只记得自己姓刘,家人叫她“大妮儿”。在那之前,她从未走出过家门,从来没有离开过住的那个小村。由于皮肤白皙,身材高挑,李家人对她特别满意,把她当女儿一样养。少爷给她起名“青莲”,还教她写字念书,又专门请人教她学习弹琴。她心灵手巧,一学就会。等学会了弹琴,少爷把祖传的古琴拿出来弹奏给她听。于是他们经常在月下弹奏,其乐融融。到后来有了儿子,耳濡目染,儿子竟然特别喜欢弹琴,到儿子五六岁就开始学琴。就那样,他们一家人经常沉浸在古琴的美妙音韵中,常常忘记了一切。外面常年累月打仗,生意越来越不景气,为了生计,少爷只好去了南洋开辟新天地……
第二年接到少爷的信,说南阳没有战争,环境不错,让她带上儿子按照信上的地址,去南洋找他。不料,在漯河站转车时,遭遇兵荒,火车被军阀的部队强逼着提前开动,她们母子被冲散,自己把包裹盘费也丢了。身无分无,举目无亲,饿了三天,不知道走了多少路,快饿晕时听说孙家寨舍粥,她才强撑着来到孙家粥棚前。
“我从这儿离开后,用你们给的盘缠回到了陕西。公婆听说我不但没找到他们儿子,反而丢了他们唯一的孙子。又气又急,悲伤过度,他们大病一场,没多久相继去世了。族里人看李家就剩我一个外乡人,都欺负我,还想霸占李家田产和这把古琴。无奈,我只好把田产变卖,打发走了佣人,带着古琴来投奔你们。这把古琴是他们李家的传家宝,我一定要保全它。只愿有一天能把它送回到少爷手里,能找到儿子!”说着说着,刘夫人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姐姐您就先住下吧,我让弟弟他们帮你打听着你家人的下落。”孙太太见不得别人可怜,也跟着陪泪。刘夫人忍了一下眼泪,苦笑着说:“我就是走投无路了,知道你们孙家人好,才专门来投奔你们的!我干体力活不在行,但还算认得几个字,就教你们家女儿认字吧,顺便教她学弹琴,如何?”
孙太太感到这正是求之不得的缘分,忙说:“朵儿能跟着姐姐学习,真是再好不过了!自从那年遇了姐姐,我才怀孕生了朵儿,姐姐您是我们家的贵人呢!看来你和朵儿也是前世的缘份,我就做主,把朵儿认给你啦!”孙太太说着,拿眼睛去看丈夫孙季山。孙季山也觉得自己一家和刘夫人有不解之缘,难得女儿遇上这么儒雅有教养的老师!
“朵儿,快来,叫干妈!”孙太太拉过发愣的女儿说。“这怎么使得!你们家的大小姐,我是很喜欢,可我一个走投无路的外乡人,怎敢跟您攀亲戚呢!”刘夫人连忙推辞。
“干妈!我也很喜欢您啊!”小朵儿歪着头,认真仔细的看看这个和母亲一样温柔善良,又透着儒雅的,如菩萨一样端庄和蔼的中年妇人,觉得特别亲切。她走到刘夫人身边,拉着她的手摇了几下,撒娇似的说。刘夫人低头看着这个碧玉一样纯真可爱,似金童玉女一样乖巧伶俐的小朵儿,哪里还有心思推辞?她一把抱起朵儿,转悲为喜了:“我丢了儿子,却捡了一个如此漂亮可爱的女儿!也算三生有幸啦!难得你们一家不嫌弃,好,我得给我干闺女拿个见面礼!”刘夫人说着,一边从脖子上取下一条金项链,项链下带着一个鸡心坠子,给朵儿带上说:“这下好了,我老太婆也有女儿了!若能找到儿子,我儿女双全也就知足了!”说着眼圈又红了。
“哎呀,姐姐,使不得啊,您的贵重之物,还是您自己保存着吧!”孙太太过意不去,把项链从女儿脖子上小心翼翼的取下来,重新还给刘青莲。
“妹妹,你这就见外了!你若不收下,老姐姐就当你看不起我这个外乡人了!”刘夫人着急的说,:“再说,这兵荒马乱的,不知道何时是个头,我儿子找不到了,还指望咱小朵儿长大给我养老送终呢!”
“干妈,您放心吧,我长大了一定会照顾您的!”(不曾想,小朵儿一语成谶,这是后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