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葛兰镇南中村迎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这位老人就是当年在南中村(原八一大队)带领村民搞包产到户的原长寿县葛兰公社书记徐明虎。
南中村村委书记徐相飞和老支书邓商学欢迎老书记的到来。
1978年时任长寿县葛兰公社书记徐明虎冒着政治风险率先在全省推行“包产到户”,支持葛兰公社八一大队十队队长黄金炉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旗帜鲜明支持农民改革。

在南中村村委会,徐明虎详细了解了村里的发展情况。
“老书记回来了”。7月3日上午,当徐明虎走进熟悉又陌生的南中村时,几位老村民一下子认出他,与他拉起了家常。看到当年跟随自己的顶风大搞包产到户的老战友们,看到日新月异的葛兰镇,徐明虎老泪纵横,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了当年的岁月。

南中村的变化让徐明虎兴奋不已。
1979年,时任葛兰公社书记的徐明虎深入八一大队(现南中村),与十队队长黄金炉率先在全省推行农村联产计酬责任制,搞包产到户,调动了广大社员的积极性,粮食获得大丰收,但徐明虎却引来一场惊心动魄的“包”与“纠包”之争,遭到了硬性“纠包”的严重阻扰,后来,徐明虎及时向党中央反映问题,最终才使一场轰动全省的“纠包”闹剧得以平息,徐明虎得到公正的评价。重庆日报曾赞誉他是“包产到户第一人”,葛兰南中村也成为“包产到户”第一村。

田里䒵秧的老农认出了当年的老书记,徐明虎上前和他“叙旧”。
在南中村村委会支书徐相飞和老支书邓商学陪同下,他们一起走访南中村,回顾改革历程,看到南中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徐明虎百感交集。徐明虎对南中村的干部说:“四十多年前的硬性‘纠包’是当年历史原因所致,虽然已过去,但我们不能忘记的是,任何时候都要维护农民的利益,才能得到农民的拥护。”
来到当年包产到户试点的十生产队。

离开葛兰时,徐明虎勉励葛兰干部要勤政为民,争当改革稳定的先锋者。
当年,徐明虎在葛兰率先推行包产

组织社员学习文

徐明虎和社员一起栽秧。
四十年 四张图片 农村改革的缩影

1979年, 徐明虎支持八一大队十队队长黄金炉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1998年,在市农委工作的徐明虎回到葛兰与黄金炉一起回顾改革历程。2008年,黄金炉病故,退休后的徐明虎来到南中村,在同一位置上与黄金炉的儿子黄国全(右)交谈。

2021年,时隔十多年,86岁高龄的徐明虎在同一位置和南中村年轻的村支书徐相飞交谈。

据悉,徐明虎曾担任过原长寿县葛兰区委书记、 长寿县县长、市农委副主任等职,1996年退休后,他多次重返南中村。如今86岁高龄,但仍情系“三农”,为农村改革鼓与呼,写出了多篇有关农业发展的文章在报刊发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他被评为重庆市农业农村委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86岁的徐明虎重返南中村,40多年艰难曲折令他永远不忘;40年后的巨大变化,令他兴奋不已;40多年的基本经验,也给他留下不尽思考......文/图 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