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336
史可法
史可法(1602年—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号道邻,祥符人,祖籍大兴,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他为官清廉,坚贞不屈,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
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弘光帝)为帝,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当时正值夏天,尸体腐烂较快,史可法的遗骸无法辨认,其义子史德威与扬州民众随后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岭。[4]
史可法死后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乾隆帝追谥为“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读《中国性格》有感
民族气节民族风,中国性格最鲜明。1
不屈强敌不卖国,一腔热血报国情。
史有岳飞文天祥,还看可法崇焕公。
陆秀夫与佟麟阁,百姓更是在嘉定。
注:1,中国性格,是顽强!什么叫顽强?顽强就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中 T格是岳飞、是文天祥、是史可法、是袁宗焕、是陆秀夫、是佟麟阁、是历尽三屠“无一降者”的嘉定百姓。他们才是中中国,是他们的中国。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诗人,书法家,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