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暑,觅一处清凉
作者:李春仁
朗诵:阿红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可小暑期间也正逢“三伏”的头伏。虽不是最热,但也是炎热的开始。所以,才有了“小暑到,每日热三分”的谚语。
一旦进入小暑,不只是炎热,还有诸多美好。那满眼绿荫,木槿始荣,池莲芬芳,茉莉花香都是沁人心脾的。难怪李渔会选择在深山老林避暑,脱光衣服躲在乱荷之间,或坐在树荫下煮茶,或吃瓜吃得不亦乐乎。再热的暑天,也奈何不了这位逍遥才子“李十郎”。

其实,过了小暑,雨水便渐渐多了起来。而最期盼雨水到来的当属花草树木了,这些万物都想在阳气致盛的季节,长得再繁茂一些,生命力更旺盛一些。因而,对雨水的需求是非常渴望的。
人们到不像花草树木那样渴望雨的到来,唯有在闷热的暑天里,才会想起雨后所带来的凉爽。

记得,刚退休那年一个小暑的傍晚,天空忽然变脸。刚刚还是晚霞飞云,顷刻间就把雨水泼洒在地上,搞得我和遛弯的人们慌忙而逃。当我还没来得及赶到家门时,雨转而又戛然而止。当时的我,却不觉得这突如其来的雨有多讨厌。毕竟这雨,让我享受了瞬间的清凉。

雨后的清凉,不仅仅是人类喜欢,就连“知了”也是如此。酷暑盛夏,“知了”怕是比人更扛不住热,躲在林子里,歇斯底里地颤动薄翼扇风,震得腹侧的发声器不停叫唤,着实让人心烦。只有下雨的时候,它才暂时停止了那狂躁的哀鸣声。还好,我到不反感“知了”的狂叫声,白天越躁动,柔软的夏夜才更值得期待。而“知了”除了下雨时享受着清凉而不在鸣叫,在没有雨的夜晚它也会消停了许多。这没有“知了”鸣叫的炎热夏夜,竟是如此的安静。

暑气热,不过一季。来去间,骤雨骤晴。知了流萤,物候总能巧妙地做到动静皆宜。而在炎热的暑期里,人们习惯于依赖着空调纳凉,但比起那些久待空调房的人们,我更愿觅一处清凉,任暑气蒸腾,万物浮躁,我自宁静心气。只要心有所静,不论天气如何闷热,心静自然凉才会不畏所热……

作者简介
李春仁,天津市滨海新区人,中共党员,国企退休职工。爱好文学,爱好摄影,喜欢写作,喜欢独处,乐于安静,过平常的生活,闲暇时用文字记录昨天和今天不平常的故事,用镜头捕捉一年四季之美景,乐在其中。

主播简介
阿红(王志红)天津人,热爱文学,喜欢朗诵,喜欢用声音诠释美好生活,用声音传递生活的正能量。天津诗词学会会员,庄蝶文学社、枫林诗社等会员。作品散见于庄蝶文学,西楼文学,天津诗词学会刊物。多家平台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