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记文言入声字
作者:一片红叶
欣赏和学写中华古诗词,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入声字,是很有必要的。
汉语的词汇、语义、语音,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单就语音而言,变化最大的是声调,尤其是入声。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它们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简称为“平上去入”。
平声变化最小。普通话中的阴平和阳平,绝大多数在古汉语中也是平声字——而且没有阴平、阳平之分。今人写诗填词,该“平”之处,是阴平还是阳平,均无不可。
古汉语中的上声,在普通话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然是上声。变与不变,在律诗和长短句中,上、去都属于“仄”声,作为仄声中的两位“兄弟”,它们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古汉语中的去声,在普通话中,绝大部分仍然是去声,更不存“区分”的问题。
入声则不同。在普通话里,古汉语中的入声已经分化到阴、阳、上、去四个声调中去了。比如:
“节”字,普通话读音为jie,阳平,而平水韵里则是入声(屑部);“国”字,普通话读音为guo,阳平,平水韵里则是入声(职部);“麦”字,普通话读mai,去声,平水韵里则是入声(陌部);“药”字,普通话里读yao,去声,平水韵里则是入声(觉部)。
有些律句、长短句和对联,现在看来是不符合平仄、押韵、对仗要求的,但多数情况下原来都是符合要求的。 个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有一部分入声分化为“平声”的缘故。
另外,由于入声字能够显明地体现压抑、愤慨、悲壮、忧伤等情感,故部分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提倡“宜用入声韵”,即要求最好是通篇都押入声韵,算是崇尚“仄中之仄”了。
《中华通韵》问世以前,人们创 写格律诗,都是以《平水韵》(全名为《新刋平水韵略》)——一部元代以来被官方认可的韵书,作为平仄和押韵之依据的。长短句的平仄和押韵,虽然比律诗要宽松得多,但大体上遵循的还是《平水韵》。
《中华通韵》推行后,国家层面的相关指导方针是:知古倡今,双轨并行。不过,很大一部分学者文人,至今还在力主:古诗词的创作,还是“率由旧章”为好。
而《中华通韵》和《平水韵》的最大差别点就在“入声”上。所以说,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入声字,不仅对欣赏古诗词大有裨益,而且依照平水韵和律诗、长短句的要求来写诗填词的最关键的“技术”问题,也就基本上不是问题了。
入声字的韵母总是以—p、—t、—k等闭塞音而收尾的。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发音短促,一发即收,类似于普通话中的轻声。
我们今天认知入声字,主要是了解它们原来的身份----发音上的属性。至于它们原来怎么读,又是怎样演变为“非入声”的,是“音韵学”研究的问题,是语音专家们的事情。
《 平水韵总表》一共收录汉字9504个,其中入声字1763个。其实,在书面文字中,常用的入声字,充其量不过六七百个。从《唐宋词鉴赏词典》及后世名篇来看,在长短句中出现频率较高并且经常扮演“韵脚”角色的入声字,也就300个左右。作为古诗词爱好者,读也好,写也罢,我们只要掌握了这300个左右最常用的入声字,也就可以了。况且,只要熟悉了这300个,就可以根据部分汉语拼音声韵母与古入声字间的对应关系、形声字声旁与古入声字的内在联系,推知出600——800个,乃至更多。

为了便于认知和记忆入声字,人们总结出好几种“快捷识记法”。这些方法,各有长短,因人而宜。如果把几种方法加以综合“利用”,效果肯定会更好一些。主要方法有:
一、利用汉语拼音来帮助识记古入声字
此种方法,可以判定入声字的大部分。汉语拼音方案,一共有23个声母、24个韵母。它们当中的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和古入声字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这为我们识记古代常用入声字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1、和韵母e(鹅)相拼合的声母有14个。其中d 、 t 、n 、l 、z 、c 、s这七个声母和e拼合时,不论普通话中声调是阴、阳、上、去,平水韵里都是古入声字。
2、和韵母uo(窝)相拼合的声母有14个。其中的 zh 、ch 、sh、r、 k五个声母,和uo拼合时,普通话中声调不论是阴、阳、上、去,都是古入声。
3、声母f与韵母a、o拼合时,普通话中声调不论是阴、阳、上、去,都是古入声字。
4、与韵母ie(叶)相拼的声母有9个,它们是:b、p、m、d、t、n、l、q、x。除了q和x,其它7个声母与ie相拼时,不管普通话声调是阴阳上去,几乎都是古入声字(“爹”字除外)。
5、凡是韵母为ue(月)的,不管声母是什么,几乎都是古入声字(“”,瘸、靴、嗟”三字除外)。能和ue相拼合的声母有6个。它们是:y、q、 j 、x 、n、 l 。
6、凡是d 、g、 h、 z、 c五个声母与韵母ei拼合时,无论普通话中是阴、阳、上、去,都是古入声字。
7、凡是声母为b、d、g、 z、zhi 、j的,不论韵母是什么,拼读为阳平的音节(字),都是古入声字。

二、通过形声字的声旁来帮助识记古入声
何为形声字?凡是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成的合体字,都被统称为形声字。 繁体汉字80%左右是形声字,简体汉字比例更高一些,大概在90%左右,但一半以上只是表示“声音类别”的,或声母相同,或韵母相同,并不表示实际上的读音。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只要是“声旁”(有繁体的,以繁体字为准。如“燭”、“澤”等)是个入声字,即可以断定:该字也一准是个入声字。如:
月目谷白孰畐叕出去卖由赤豕习戈叔畜暴百复魔录族足束至蜀屋匊角告吉失舌犮曷列夬乐末専矍各勺昔卓莫却咢只责及式或直乙立十执合枼妾聂甲夹卜翟弗必穴卒骨内孛勿睪辟曰殳啬即息国夜夕啇易析厥疌屈比历咠直列易血
以上这些字,都是入声字。凡是由它们做“声旁”的字,十有八九也是个入声字。
三、通过组词来帮助识记古入声字
顾名思义,就是把入声字组合成自己最熟悉的双音节词或词组。几百个入声字,可以组成词语无数个。如:
八十、一百、六伯、七叔、适度、积极、阅读、学习、曲折、月色、发达、激烈、业绩、薄弱、缺乏、节约、剥削、活泼、结束、落叶、没落、格律、掠夺、国策、朔漠、碧绿、雪白、漆黑、卓越、得失、竹笛、雀跃、刻薄、职责、出发、阔别、祝福、法则、吃喝、特铁、袭击、哭泣、数脉、绝决、热血、鱼肉、麦秸、惜别、突厥、哲学等等。

四、利用口诀来帮助认识古入声字
口诀,不过是组词的一种扩展形式。有三字、四字、五字诀,也有六字、七字诀。兹以四字句为例,如:
一六七八,甲乙十百。
日出月落,白发赤脚。
鹤歌鹊语,蝠匿雀跃。
蜀越桔柚,北国谷麦。
泊浦逸鹜,路驿侠客。
木绿竹碧,漆黑玉白。
阁阙屋脊,佛塔佚墨。
额目鼻舌,角脚胳膊。
伯叔博弈,主仆对决。
学习法律,熟悉国策。
阅读涉猎,铁笔烛火。
鳖汁鹿肉,羯骨鸭脖。
貉貊獭鳄,蝮蜴蟋蝈。
蠖蜇孑孓,蛰伏数月。
菽著粟栗,苜蓿芍药。
剥削掠夺,阶级压迫。
独处角落,压抑寂寞。
作息适度,吃喝节约。
织职识帜 ,曷渴揭葛。
畐福辐富,合盒塔鸽。
划割辙澈,舌阔豁聒。
杰出卓越,突厥赫哲。
伐霸罚贼,克敌必得。
泽涸鲫哭,鱼多鸭乐。
帛幕竹席,蜜柚毒蝎。
督帅肃穆,吏卒活泼。
捏搓挖掘,擦拭掐摘。
邋遢龌蹉,恶劣刻薄。
2021.3.17

【作者简介】一片红叶,本名冉庆忱,山东曹县人。195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1973年12月入伍,1978年4月转业到柴达木油田。从教13年,从事文秘工作、行政管理、党群工作16年。退休以后,从敦煌迁居温江。喜欢文学创作,闲暇时,自吟自乐。已撰写小说、散文、诗歌等体裁百余篇。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世外桃源美文美声》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