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铁营街道小林剧社推出
播讲人白鸽,原名郭辉
最有荣誉之战
最艰难、最困苦的局面得以扭转,关键节点是1929年春节的大柏地战斗。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这首脍炙人口的《菩萨蛮·大柏地》是毛泽东于1933年填写的,词中记述的就是1929年大柏地那场悲怆而壮烈的战斗。
1929年2月9日,一路被国民党军刘士毅部追赶的红四军,辗转抵达大柏地。一路行军,红军一直在寻找有利时机回击敌人,这天,机会果然来了。
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的大柏地,两侧是巍然矗立的高山,中间是一条十余里长的峡谷,正是打伏击战的好场所。恰逢除夕,一直被撵着跑的战士们也急盼打个胜仗,过个痛快年,纷纷请战要跟刘士毅干一仗。
当天,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研究后很快定下作战方案:在大柏地布下长形“口袋阵”,诱敌深入。根据命令,28团和31团随即埋伏在两侧的高山密林中,静待刘士毅的追兵。粟裕对此有一段回忆:
这天正是阴历年除夕……我们埋伏在石板道两旁山上的树林里。朱德同志安排一些人挑着担子停在道上,装作掉队的人员,要他们见到敌人就向埋伏区里跑。等到下午,敌人没来。第二天大年初一,我们继续设伏待敌。那天,下起了毛毛雨,雨停后又起风,风停了又下雨,衣服湿了刮干,刮干了又湿,时间显得漫长。下午三时,敌人大摇大摆地进了埋伏圈,我军立即开火……
实际上,2月10日下午2点,刘士毅的先头部队就在黄柏与大柏地交界处附近,与28团二营营长萧克率领的诱敌部队接上了火。萧克带领二营且占且退,大约三点,对手被引入了口袋阵。尽管是诱敌深入,但由于红四军弹药缺乏,长途奔波体力疲惫,战斗还是打得十分激烈,双方一直胶着到深夜。直到第二天上午,刘士毅的部队才全部钻进红四军的伏击圈,朱德见时机已到,一声令下,大柏地峡谷顿时枪声大作,杀声震天。
子弹耗光的战士们拿起刺刀、石头、空枪托同敌军拼搏,朱德亲自带队冲在最前面,就连平时很少摸枪的毛泽东,这时也提枪带着警卫排向敌军冲去……
鏖战至11日下午,战斗终于结束,红军全歼了被围的刘士毅第十五旅二十九团和三十团,俘虏正副团长以下800余人,缴枪800余支,机关枪6挺,残余的刘士毅部队狼狈地逃回赣州。
红四军取得了下井冈山以来的第一次大胜仗!至此,红四军彻底摆脱了被动局面,赢得了作战的主动权。陈毅在这年9月向中央作的《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留下了这样的描述:“是役我军以屡败之余作最后一掷击破强敌,官兵在弹尽粮绝之时,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始获得最后胜利。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
经此绝地反击之战,红四军一路再无追兵,占宁都、经兴国,顺利到达数县交界处的东固,同东固的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团、第四团会合。此时,井冈山已在有着极大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围攻下失守,负责留守的彭德怀率部突围下山。于是,毛泽东、朱德决定在赣南、闽西边界一带打游击,开创新的革命根据地。
恰在这时,蒋介石同桂系军阀的战争一触即发,江西的国民党军队奉命北调,赣南兵力出现了空虚。趁着国民党军内部混战的机会,赣南、闽西一带的红四军活跃了起来,从发动群众到游击战争,赣南、闽西根据地逐渐连成一片,这便是后来中央苏区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