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涪陵工务段现有职工982人,35岁以下青工601人,占职工总数的61.2%,其中,党团员青工占职工总数的21.9%,担负着渝怀、兴胡、黔张常双线,涪三单线,1113.3公里正站线及桥路设备养护任务。
段关工委以庆祝建党百周年全路开展的“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教育活动为契机,引领五老动脑动手,把“三史”、毕生积累的精神财富、红色基因教育相结合,引导青工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我为渝怀运输安全作贡献收到较好效果。
一、 两点作法
㈠ 编写《段史》《路史》《铁路春运史》《祖曾四代铁路人》课件,帮助新入路青工扣好步入人生第一颗“纽扣”
发挥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从事政治工作几十年和高级政工师的优势,亲自上手,撰写编制图文并茂的“三史”(《段史》《路史》《铁路春运史》)《祖曾四代铁路人》电子《美篇》课件,为近5年分来的200名高职大专、本科生,讲座30多个课时的“三史”及铁路人光荣传统教育课,帮助新入路青工扣好步入人生第一颗“纽扣”。
1.讲好波澜壮阔的中国铁路史。从清代末期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修建的首条200公里京张铁路,讲到建国初的2.8万公里运营铁路,发展到今天的14万公里八纵八横的普高铁运营铁路;从建国初的军管铁路,到中央人民政府接管的铁道部,讲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200万铁道兵集体转入铁道部,隶属铁道部工程指挥部,汇成300万铁路大军,到2000年9月,200万建设大军脱离铁道部,划归国资委管辖的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再到2003年,全国铁路附属企业机车车辆制造、文教卫生系统70万后勤大军脱离铁道部,保留100万运输主业职工;再到2005年“3.18”,撤销56个分局,保留西安、武汉、太原3个分局升为铁路局,与原有15个铁路局,增加为18个铁路局直管站段,由过去的四级管理模式改为三级管理模式;再从2013年撤销铁道部,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实行政企分开,再到2019年“6.18”,中国铁路总公司改制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全面推行市场化管理。
2.讲好铁路春运的伟大变迁。中国铁路春运,随同改革开放的活跃,流动人口的暴增而跟随的改变。那些年,在外打拼的游子,每年春节,总是为买不到火车票,不能按时回家与亲人团聚而苦恼。铁路部门采取加开“闷罐车”棚带客,停运慢车,腾出客车车体加开快车,运输回家过年的民工。铁路春运实行以市县劳务部门为单位,向火车站提前预定民工团体票,虽然解决了团体旅客的购票难,但仍有大量零散旅客涌入车站广场风餐露宿,默默承受排“票贩子”手里买高价票。
针对运能运量突出的矛盾,铁道部从1997年4月1日首次大提速以来,加快对既有线路的升级改造和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通过8次大提速,自2008年8月1日开行首条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高铁以来,到2020年底的12年间,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14万公里,其中从无到有的高铁里程达51条近4万公里;从过去的硬块票到机打票,再到今天的电子客票,凭身份证信息手机网上买票,分分钟搞定,刷脸进站,省时省力,方便快捷,中国高铁成为“四大名片”之一走向世界。
熊主任通过《我与涪工这些年》的发展变化,把一代代涪工人艰苦创业,斗山治水,沿线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职工收入水平的增长,线路工岗位工资由2010年的1888元,增长到2021年的4852元,11年间增长了2.57倍的发展速度。告诉新入路青工,量体裁衣,正确规划职业目标,签订《师带徒合同》;鼓励青工积极响应段历届党委提出的“就近安家,岗位成才”的号召,不忘初心,牢记始命,继承涪工人光荣传统,发扬“坚守、实干、严谨、争先”的涪工精神,珍惜时光,砥砺前行。
4.讲好祖曾四代铁路人的精彩故事。熊主任从身边的“铁四代”,讲述了李老函、李罗汉、李苟、李涛四代铁路人的精彩故事:从抗战时期到新中国建立至今的90多年间,四代铁路人在工务、车务一线班组,艰苦奋斗的蒸汽机车年代,工务人点煤油信号灯巡道,挖翻浆,换轨枕,捣排镐,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把道镐捣半天,肩挑背磨几十年;车务人点煤油灯给臂板信号机照亮色灯信号,“路圈”给机车传递调度《命令》。
段关工委针对疫情特殊时期,转变工作方式,发动五老,结合去年“12.14”《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的长篇通讯《莽莽成昆出大山》,成昆、涪工精神,引导五老动脑动手,现身说法,把几十年积累的精神财富,用文字传递给对口车间关工小组开展网上教育,引导青工座谈讨论,积极撰写庆祝建党百周年主题征文,五老不出门,照样能向对口青工传递红色基因、传承铁路人光荣传统,让青工学有“榜样”,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我为渝怀运输安全作贡献。
1.从大山里走出的脚迹。秀山线路车间关工小组对口五老,段线路技术科党员退休工程师王国政,将成昆铁路通车那年,从超龄生,招入川黔线綦江工务段大山脚下的岔滩养路工区,成为一名养路工。
在当时全国开展的“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影响下,认准人生目标,立志发奋读书图强,用知识改变人生,一鼓作气,连续16年锲而不舍,从一名小学生,在岗自学完初中、高中课程,经过全国成人高考,考入西南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学习,圆了大学梦,取得大专文凭,成为线路养护的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直到2015年光荣退休。
2.五老书记的“探伤”情怀。涪陵探伤车间关工小组对口五老,前任党支部书记黄国均,把担任车间党支部书记9年间,履行“领头羊”职责,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探伤工,把肩负的责任,上升到“钢轨医生”,“旅客运输安全守护神”的高度来认识。
带领探伤职工“精准”探测每一寸钢轨,每一组道岔,每一头焊缝,及时探测发现各种伤损钢轨、伤损辙叉心、伤损尖轨、伤损焊缝2160多头,确保襄渝、渝怀普铁、渝利高铁运输安全,“防断保安”的认识理念和积累的“精神财富”,通过文字传递给车间本届年轻班子,继续为铁路运输安全尽一份绵薄之力。
3.五老书记的红色基因。黔江线路车间关工小组对口五老,退休党支部书记杨世成,把从小受到“四渡赤水”战役中牺牲的红军营长大伯的影响,坚定理想信念,从一名养路工到野战军战士,对越自卫反击战战斗中火线入党。
再回工务苦干实干,奋勇争先,从养路工走上领工区党支部书记岗位,直到光荣退休的人生历程和对党的认识及写成2000字的纪实散文诗《党旗指引我前进》献给对口车间青工,旨在传递“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二、四点效果
通过入职把关,上好入路第一课,扣紧人生第一颗“纽扣”,五老开展网上教育,关团工会联手开展庆祝建党百周年主题征文、文艺汇演等收到四点效果。
1.成功举办党史题材文艺汇演。各车间关工小组在广泛开展“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我为渝怀运输安全作贡献”主题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各车间、机关关工小组11支演出队近100名文艺青工,根据党史题材编排配置的舞台背景、灯光、音响,自编自演了五四运动、壮哉中国青年、红船、红军翻雪山、江姐等17个红色故事情景剧、相声、红歌大合唱、舞蹈、诗朗诵书法表演等,把“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教育推向深入。
2.青工座谈讨论形成共鸣。各车间关团分会,历时3个多月,按照段关工委下发的《活动安排》,3位五老讲述的《人生故事》,《莽莽成昆出大山引起强烈反响》等辅导材料,10个车间关工小组组织300多名青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涪工精神”大讨论形成共鸣。
许多青工座谈讨论中说:我们作为新时代90后00后,只有虚心向五老学习,学习五老对待工作的敬业精神:哪怕是处理一颗螺钉,起拨一撬道,力求做到毫厘不差,差一点也不行,精益求精,精准到位。学习五老对待安全的严谨作风:上道作业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设好防护不蛮干,天窗下达才上道,人身安全最重要,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学习五老健康活泼的生活态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劳娱结合,笑对生活,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精心养护好每一段线路,当好客货运输的守护神,让每一趟客货列车安全平稳准点到达目的地。
3.建党百周年主题征文效果突出。引导五老、青工撰写关团工会联手开展庆祝建党百周年主题征文26篇,评选出二、三等奖各三篇,黔江线路车间对口五老杨世成撰写的《党旗指引我前进》、黔江线路车间黔江线路工区线路工张传举撰写的《渝怀是我家》、洛碛线路综合维修车间涪陵道岔工电维修工区线路工唐涵潇撰写的《我为渝怀献青春》荣获二等奖;秀山线路车间对口五老王国政撰写的《从大山里走出的脚迹》、涪陵探伤车间对口五老《五老书记的“探伤”情怀》、关工委常务副主仼撰写的《为新入路青工进行路情段情铁路春运史红色基因教育》荣获三等奖。
4.促进了青工成长成才。通过入职把关,上好入路第一课,引领五老网上教育,深入推进“师带徒”活动,鼓励青工“就近安家、岗位成才”,拼搏奉献,近几年来,先后有168名青工考取技师、高级技师,206名青工从线路工走上工班长岗位,69名青工从工人招聘考入干部管理岗位,促进了青工队伍稳定。
许多家住外省的异地青工,在当地找到配偶,就近买房安家,有的青工还把父母接来一起居住,相互照应;离职、跳槽人数较过去大幅度减少,连续5年保持了集团公司“安全优质工务段”、国铁集团“文明单位”、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的优异成绩。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