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圣旨颁
明朝末年,公元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驾崩,由于他没有子嗣,由其17岁的弟弟朱由检受遗命继承皇位,是为明思宗,次年改年号为“崇祯”。
崇祯皇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魏忠贤等一帮阄党,勤于政事,一心想做个有为皇帝,将大明朝力挽狂澜,只是此事明朝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众多农民起义,关外的后金又对明朝虎视眈眈,明朝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这天,一支锦衣卫队伍十来个人从京城出发,直奔四川省青神县的玉蟾寺,为首的太监正是崇祯皇帝最信任的太监王承恩。
护送王承恩的全是东厂锦衣卫,一个个都是一等一的顶尖高手。
王承恩他们跋山渉水、千里迢迢的赶往玉蟾寺,惊动了所过州县,不知道有什么事值得崇祯皇帝如此重视。
当王承恩到达玉蟾寺的山门处-河坝子场镇西边的和尚冲,有僧人忙上前询问:“阿弥佗佛,玉蟾寺乃佛门境地,不知官爷到玉蟾寺有何事?”
这僧人认不出是锦衣卫,只知道是官府的人。
王承恩道:“咱家是侍奉皇上的太监王承恩,是奉皇上圣旨到玉蟾寺的。”
“请王公公稍候片刻,待贫僧前去禀报主持方丈。”僧人也不认识王承恩,一听是太监便叫公公。
僧人将此事禀报玉蟾寺的主持方丈镇海大师。镇海大师一听有圣旨到,不敢有半点怠慢,忙带领一众僧人上百人毕恭毕敬的迎接。
这边镇海大师率众迎接,那边王承恩也过了山门奔玉蟾寺在白石崖的大雄宝殿而来,这不在路上遇到了。
镇海方丈道:“感谢王公公造访玉蟾寺,不知道王公公因何事而来?”
王承恩道:“老方丈,咱家是奉皇上圣旨而来的。”
镇海大师一听有圣旨,忙下跪接旨,他身后的僧人们齐唰唰的跪了一片。
“老方丈免礼!”王承恩说:“咱家奉的是皇上口谕,皇上说了,老方丈及玉蟾寺僧人站着接旨便可,不用跪。”
镇海大师听后即刻起身:“阿弥陀佛,谢谢皇上体恤玉蟾寺僧众。”
王承恩道:“皇上近日尝了玉蟾寺的茶叶,饮后特别喜爱,特命我前来传旨,玉蟾茶应为御茶,需年年向朝廷进贡上好茶叶,不得有误。”
镇海方丈听后眉开眼笑,说:“皇上能看上玉蟾寺的茶叶,那是玉蟾寺之喜事。”
镇海大师身后的僧人们立时欢呼雀跃,镇海大师对身边的僧人们说:“为铭记这一幸事,在这儿建一座牌坊。”
“好,好!”僧人们齐声赞成。
不久之后,在镇海大师他们迎接圣旨的地方建起了一座牌坊,叫“圣旨颁”。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