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刻听从党召唤
文/段培亮
段圣堂,1926年生,临沭县段山子村人。1939参加儿童团,1940年参加民兵,1941年参军,任115师老四团战士,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青口战役中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勇敢杀敌,第一个冲上青口县城,荣立三等功一次,被任命为班长,后来参加了郯城战役、马头战役、攻打阿湖车站、攻打梁麻子的战斗。成绩突出,被提拔为排长,解放战争期间,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围歼郝鹏举、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在淮海战场上一马当先,奋勇杀敌,在攻打敌军碉堡时,敌军的工事坚固,弹药足,火力猛,战士们的伤亡很大,在全排战士仅剩下一个班的情况下,他带领战友,组成突击队,亲自带领三人小组,携带炸药包冲上前线,在其他战友掩护下,他们三人冒着敌军炮火前进,途中,一位战友牺牲了,一位战友负伤,段圣堂继续带着炸药包冲锋,前进中被敌军炮弹击中腿部,他想站起来冲锋,却无法站立,他只好拖着伤腿向前爬行,在战友们的掩护下,渐渐接近了碉堡,拼尽全力扔出炸药,敌碉堡被炸开,敌机枪手被炸死,战友们趁势冲了上去,战斗胜利了,段圣堂却疼得晕了过去,立即被送往医院,荣立二等功一次。伤愈之后,部队早已去了江南,于是,段圣堂转业地方工作。
回到地方,段圣堂先后任临沭县桃园区团委书记、蛟龙区团委书记、岭泉区团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滨海区武装部长等职。一次,上级组织召开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当时会议由县委副书记姜太明主持,因姜太明负责在段圣堂的区里蹲点,接触较多,发现姜太明在下乡时接受群众的礼物,段圣堂在会议说:“我发现姜副书记下乡时收取了群众的礼品,这不符合八路军干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今后应该注意。”对此,姜太明表面虚心接受,暗地里对段圣堂有了意见。后来,姜太明升职后,对段圣堂十分冷淡,在一次会议上宣布让段圣堂离职回家。
一切听从党召唤,上级要求段圣堂回家农民,于是,他便回乡务农。1968年,家里人口多,生活困难,家人要求段圣堂去找上级解决家庭困难,反应实际情况,无辜下放,与党的政策不符,而同时一起为解放临沭作贡献的战友,人家都在领导岗位。于是,段圣堂找到上级,要求给予纠正被无辜下放的错案,反复去县里、区里反应问题,都没有明确答复。段圣堂便直接写信给毛主席办公室,很快,办公室回复,要求地方政府调查落实,经上级走访调查健在的战友,确认段圣堂是当时的八路军干部,后转业任地方干部,县里给按退休办理,从此,享受了副县级干部待遇,
在农村工作期间,先后任生产队长、大队长、副书记、书记等职,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不忘初心,无私奉献,改山治水,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在村西河两岸,植树7里多长的森林绿化带,受到上级表扬。树木成材后,由老段负责看管树林,不许随便砍伐,他本人建房,全部在集市上购买木棒,别人说他:“老段,你也太死心眼了,那么多树木,你建房用几棵,等于水牛身上拔根毛,小意思。”
段圣堂回答:“集体财产不是个人所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是党员,更应该起带头作用,集体的东西,连一个树枝都不能随便拿回家。党员就应时刻听党的话,党叫干啥就干啥!”老党员、老革命段圣堂,一生光明磊落,大公无私,受到村民和上级好评,获得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纪念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纪念章,如今95岁耳不聋,眼不花,身体仍很健康。

作者简介:段培亮,1954年生,初中毕业,临沭县段山子村人。1972年12月参军,先后任工程兵建筑第一0二团二营五连卫生员、理发员、团卫生队护士等职。1973年5月,在团卫生队培训班学习。1974年1月回连队参加施工,同年4月再赴卫生队培训班学习,结业后调往团卫生队任护士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0月份随团出国老挝,执行援老抗美战斗任务,在国外、亚热带丛林地区施工,援助老挝修筑战略公路。工作积极,关心病人,服务热情,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多次获得上级嘉奖,1977年3月回国并退伍回乡,先后任乡村医生、山子片区卫生防疫网网长、村卫生所所长等职。

编辑简介:蓝馨小筑,本名王丽,女,生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现居住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八零后,国风社沂蒙分社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