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题【心雨】
《心雨》(春雨)
寒星(张建华)
追寻着细雨的足迹
我迷失在春天里
折一枝新柳
雕琢成笛
跳跃的音符
把雨丝轻轻托起
剔透飘逸
拾捡阶前旧梦
用笛声如数串起
做成一个漂亮的风铃
送给多情的桃蕾
《心雨》(秋雨)
寒星(张建华)
就这样
你走了
头也没回
冰雨
顺着古老的廊檐
砸落心底
灵魂
止不住战栗
承受那冰与火的洗礼
感觉不到痛苦
只有窒息
蓦然间明白了
骤冷骤热
最终也躲不开
支离破碎的结局
凝神屏息
却没能捕捉到
最后一丝激情溅起
我知道
我已再也无法找到
心尘挥发的痕迹
秋雨淅沥
芭蕉低泣
闭上眼
可怎么也找不到
梦躲在哪里……
…………
……
风吹过
春天的故事
便洒落一地
温馨甜蜜
醉了
醉了
笑问枝头杜鹃
你可知道
我的梦
她飞向了哪里?

作者简介
张建华,女,笔名寒星。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人,喜欢古体诗词创作,作品偶有发表。系涿鹿诗词协会会员,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会员,非凡诗社古诗词指导老师,涿鹿新联会会员。

《心雨》 (冬雨)
晴儿
我唱着歌喝着泪在哭泣
把一个季节的心雨裁剪成雪花的羽翼
穿过迷茫的天涯海角 寻你
我折叠起你写下的诗句
不敢触碰来年花开的期许
从此不再午夜梦回
去揭晓揣进兜里的迷

作者简介:晴儿(鸣之),女,原名徐桂琴,河北省涿鹿县人。古诗词创作者,张家口市诗词协会涿鹿分会会员,张家口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会员,民俗协会会员,涿鹿县新联会会员。作品曾获河北省宣传部举办的《家风是什么》优秀奖。县文联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二等奖。诗风浪漫多姿,凝重大方。非凡中国艺术社团成员。

心雨
文/梦的天使
一场雨,猝不及防,
家与院子的距离,
却无处可躲。
痴痴的站在心的一隅,
任飘泊的雨丝,
打湿衣服,
打湿了那个白衣胜雪的公子。
捧一颗湿淋淋的心,
任它穿越千山万水,为你奔赴而去。
亲爱的,你那有雨丝抚过吗?
在我固守的城池里,
有雨,滴在青砖黛瓦上,
更有,
那座彩虹的桥上,
前世的你撑一把油纸伞,
伞下我们相依相偎,青丝白发。

作者简介:梦的天使,女。河北涿鹿人。原名陈桂清。诗风朴实自然,大气委婉。张家口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会员。张家口诗词协会涿鹿分会会员。非凡中国艺术社团创始人之一。

《心雨》 (细雨)
文/胜花
丝丝细雨
轻轻的敲打着头顶
好像要把我敲醒
不要傻傻的等
不要利令智昏
走了
就不会回来
不会再有雨中漫步
也不会再有给你擎伞的人
细雨绵绵不停
思念有始无终……

作者简介
胜花,本名朱秉珍,女,爱好文学与戏剧。河北省涿鹿县新联会会员、新联会诗歌专委会委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非凡中国艺术社团成员。张家口市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张家口诗词协会涿鹿分会、涿鹿楹联学会会员

心雨
文/海燕
那黄昏后的雨丝
将我的深情喂养
挂在夕楼的角铃上
被寂寞的烛光典当
落红如豆
带着杜鹃的轻啼
吟唱着相思的悲凉
三千里青丝啊
如今天的雨帘怅怅
酒入喉点墨成诗行
把相思放逐
我曾经的庸常
化作此时的低吟浅唱
……
还是撑纸作弦吧
不再徘徊回望
倾心漫弹
把你定格在如诗的模样

作者简介
海燕,河北涿鹿人。酷爱文学、多种艺术及朗诵等。风雅清灵,音色甜美。

心雨
文/叶语
把最潮湿的丝线弹落
让收藏的那片蒹葭疯长
溢出体外的部分
你把它叫做酒入愁肠
没有电闪雷鸣的震撼
没有莲花坐前烛泪留下的惆怅
这一刻,寰宇沉睡
安静的就像
你作画是的模样
这一刻,我双手合什
再一次用虔诚给唯美疗伤
遗失的往事
一半镌刻墓志铭
一半填充苍凉

作者简介:叶语,男。原名冯玉海。河北省涿鹿县人,自幼漂泊,精于情诗创作。诗风唯美古雅,浪漫隽秀。张家口诗词协会涿鹿分会会员。张家口市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会员。非凡中国艺术社团创始人之一。

夏雨 洗心
文/晴空一鹤
惊雷一声
震碎了暑夏的沉闷
闪电几道
切割着天上的乌云
暴雨如注
冲刷犄角的污秽
水雾迷茫
荡涤街市的嚣尘
浮躁太久
能否找回年少的真
熏染过重
如何除去满身垢痕
赤裸胸膛
让天水濯净蒙霾的心
登高临远
迎雨霁复新河山清明

作者简介 :孟智勇,男,网名晴空一鹤。河北省涿鹿县人。张家口市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会员,非凡中国艺术社团成员。涿鹿县新联会成员。曾获〈2019年及2021度京张一一垣鹿〉杯古体诗词大赛三等奖。〈百花齐放一一文学大赛优秀奖〉(散文随笔类)。

心雨
涛声依旧
曾经,
这细细的雨丝,
编织农家的希望。
跻身水泥的丛林,
不染泥浆。
惊天霹雳,
能否唤醒,
乌云里,
海市蜃楼的假像。
痴立雨中,
饿着肚子,
故作浅斟低唱。

作者简介
侯弟江,男。河北省涿鹿新联会会员,新联会诗歌专委会委员。涿鹿县民俗文化协会武家沟分会会长、张家口市诗词协会会员、涿鹿分会副会长,张家口市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张家口市民间文文艺家协会理事、涿鹿县楹联协会理事、中华诗友会会员,张家口市楹联学会会员,涿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等。
多年坚持文学创作,尤喜楹联、近体诗词、纪实散文。近年来致力于涿鹿民俗和桑干河历史文化研究,积极宣传涿鹿非物质文化遗产——“东窑沟制陶”,多篇作品被“搜鹿网”、“张家口论坛”等媒体及《涿鹿文艺》、《永定河》、《张家口记忆》等杂志刊载,在当地有一定社会影响。参与主编《魅力武家沟镇》一书,所执笔《陶乡东窑沟》成为县职教中心乡村旅游文化教材。散文作品《山村过大年》获2016年河北省春节习俗调研征文一等奖。《呜咽的桑干河》获2017年河北省文联、省民协故事征文优秀奖。
照片(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