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在父亲面前我永远是孩子
郭琪(白云)
2014年11月16日,因大妹做胆切除手术,我有幸回到了父亲身边,再一次有了服伺父亲的机会。
说是伺奉父亲,其实父亲虽已88岁高龄,但完全可以自理。无非是一日三餐,洗洗涮涮,陪其唠唠家常。
父亲的生活很有規律,毎天早上7时30分左右起床,8点前用完早餐,而后打开电视,全天侯听中央13台新闻。中午饭后,在沙发上坐憩一会儿,和我聊聊天,而后继续听新闻,时而发表评论。
有一天父亲听到了总书记讲中国梦的内容,父亲边听边发表评论说:中国梦好啊!但既然是梦,能实现吗?我回答说:一定能实现。父亲听后呵斥我说:你懂什么?!总书记是最有能力,象毛主席一样,一心为人民谋幸福的领袖。但中国人口这么多,方方面面都需要钱,天上又不掉馅饼,没有钱梦怎么实现?!我哭笑不得,只好顺着说:是不容易实现。父亲听后乐了,说:你们懂得还少啊,得体谅中国这个大家长的难处啊!父亲这位建国前的老党员永远和党与国家心连心!
父亲全天都坐在沙发上,在我沒来前,每晚7.30准时上床睡觉。我来后不几天,改为8.30上床了。其中的缘由是:我来沈第二天,利用闲暇时间,看望了在父亲宅附近做生意的学友,并商量好第二天找几个同学聚聚。就是聚会那天,我怕回去晚影响父亲休息,住到了小妹家。结果被父亲发现了,狠狠训斥了我一顿:说什么外面太乱,晚上不能出去……。
从那以后,父亲早早把房门反锁上。作息时间因我而改变了。我晩上再也没出去过。
父亲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爱吃小豆饭。我从盘锦来,父亲问我带小豆了吗?我告之带了。父亲很高兴。于是我开始做小豆饭。
第一次做,父亲吃得很香,我也很欣慰。吃完后,父亲说:小豆搁太多了,明天少放点。第二次做我少放了一半,父亲吃完还说小豆放多了。我说:再少还有豆味吗?父亲又斥责我说:一碗放十个粒就行,放多了,还有饭味吗?我恍然大悟:吃饭、吃饭、吃得是饭,豆放多了,不就是吃豆了吗?于是我再做饭毎碗就放十颗小豆。看着父亲吃得津津有味,可口可心,我的心又一次安宁了。
妹妹病愈回家,我也将返回自家,临走时我眼噙泪水,不敢正视年迈的父亲。可父亲却非常镇定和从容,千叮咛万嘱咐:什么要好好保重身体、好好照顾家人、不要惦记他,冬天冷,你腿不方便别总回沈等等。
我知道,我虽然快奔七了,但父亲的关爱无时无刻不在。在父亲的眼里,我永远是个孩子。 有父亲在,我就有个家;有父亲在,我永远不会说“老”;有父亲在,我永远是孩子!
父亲在身边,
心中得安宁。
父亲唠叨在,
耳畔警钟鸣。
父亲永远在,
我会更年青。
父亲的臂膀,
是我的港亭。
父亲的脊梁,
是我的暖屏。
愿父亲永在,
愿嘱咐常萦。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将旧作找出,以慰思父之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