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印迹
记上海南京路上的百年风华
文/孙凤章(冷娃)
前言
有着红色基因的南京路是上海的窗口和名片,承载着中华民族觉醒与抗争的历史记忆。
主题展将以南京路步行街为主轴,将南京路上的历史红色故事贯穿起来,以“沉浸式党课、多媒体互动、智慧机器人、线上红色之旅”等形式上演一幕幕铁血峥嵘往事,传颂一个个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阅读一处处催人奋进的红色遗址,共同融汇成磅礴厚重的红色印迹。

环球中国学生会遗址
位于上海市南京路216号(原静安寺路51号)。
1919年,毛主席两次到访,送别留法勤工俭学的湖南会友。原址已拆,现为大光明电影院所在地。

(一)
梁氏仁达,
广东中山人。
十七岁进驻上海,
永安公司化妆部。
三年练习后,
升售货员。
勤益智仁,
投奔爱国中。
向抗日战士捐赠,
参加反内战游行。
二九血案中,
壮烈牺牲。

(二)
茅家丽琪,
启秀女校花。
考入东吴大学堂,
毕业功读进海关。
英文打字员,
入乐文社。
九一八后,
参加华员团。
组织慈善义卖会,
为新四军添军衣。
遭日伪枪杀,
光荣牺牲。

(三)
何氏孟雄,
出生地湖南。
工人运动领导人,
任沪中区委书记。
三一年一月,
龙华牺牲。
欧阳立安,
湖南长沙人。
曾任共青团领导,
兼江苏省委委员。
三一年一月,
龙华牺牲。

(四)
龙华监狱,
枪击杀烈士。
革命志士五天内,
有三十六人被捕。
警备司令部,
集体杀害。
两周年后,
悼念烈士们。
鲁迅先生发表文,
“为了忘却的纪念”。
身亡志未穷,
龙华千古。

上海解放时南京路上第一面红旗升起处
——绮云阁
位于上海市南京路635号永安百货大楼。1918年建成,其屋顶花园名为“天韵楼”,西北端建有古洛克风格三层塔楼,名为“绮云阁”。1949年5月25日,绮云阁升起南京路上的第一面红旗。该大楼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周恩来题写“黄埔剧场”
1957年,周恩来总理莅沪视察工作,在金城大戏院观看《白蛇传》。大家觉得周恩来看戏,机会难得,请总理为剧场题名,总理一口答应,当时有人请周总理为剧场题名为“淮光剧场”,意为“将淮剧发扬光大”。熟悉上海的周总理认为“淮光”的沪语谐意不好,得知剧场在位于黄浦区内,便亲笔提写了“黄浦剧场”,黄浦剧场因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南京路上好八路
1963年4月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八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称号。在国防部命名后的一个月内,党和国家、军队的领导人都纷纷题词,号召大家向“南京路上好八连”学习。
“好八连”前身是华东军区特务团四大队辎重连,成立于1947年8月山东莱阳县(今莱阳市)。1949年上海解放后,由于城市警卫工作的需要,连队被上级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调至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上,改编为华东军区旅特务团三营八连,担任南京路上的巡逻执勤任务。1955年4月,改番号为南京军区上海警备区特务团三营八连。

【作家简介】孙凤章,上海市人。《中外诗人》长江分社社长,《南湖---庆祝建党百年诗选》编委。《中国民俗文苑》《新绪文学》《江南文学》特约作家、签约诗人,作品散见多种媒体。擅长中国画,旅游达人,已畅游了18国。在《中外诗人》发表了个人作品专辑。
2002年荣获中国上海国际标舞锦标赛(中年组)季军。
2020年度荣获《兰苑文学》诗歌大赛,一等奖。
2020年荣获全国《双馨杯》首席艺术家称号。
2020年荣获《中国新时代最具有影响力艺术家》。
2021年1月荣获国家一级美术师职称。
书画作品曾被国内外人士收藏,凤雅云轩创作室,风情笔下,墨香清韵,作者是一位多栖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