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状元传奇》小序
文/陈守印
东原传奇事,状元父与子
原著毕长代,享誉载史籍
才女雷道菊,连载作分期
吾辈皆有幸,寻踪赴故里
第二十九回 匡扶社稷
上回书说到梁灏为报答叔父婶娘的养育之恩,将二位老人从故乡东平接至京城开封,精心照料,使其安度晚年。待其百年之后,又将其遗体运回东平老家安葬。在其家风的传承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再说历史上所有的帝王,对皇位的传承无不格外重视,宋真宗赵恒也不例外。他三十岁继承皇帝位,多年来呕心沥血、东封西祀、委曲求全、屈己睦邻,希冀天下太平。直到晚年,虽未达到天下大治,却也称得上政通人和,让他颇为自豪。只是在子嗣一事上让他感到十分地疲惫不堪,甚至于怨天尤人。他先后生有五个儿子,竟然相继夭折。皇宫粉黛无数,而能怀孕者却是寥寥无几,常使他为此忧心如焚,寝食不安,以至于在处理朝政时难以自控、时常无故大发雷霆。
梁灏得知这一状况之后,特地进宫向皇帝进献生子秘方。真宗皇帝看着梁灏半信半疑地问道:“老爱卿本是诗文书法的高手,治国安邦的良臣,却又如何懂得这生子秘诀?”
见皇帝持怀疑态度,梁灏微微一笑答道:“微臣当年在山洞读书时,与寺院、道观为邻。曾见寺院殿堂中供有送子观音,且香火极其旺盛,凡求子者,大多数都是有求必应、极为灵验。微臣私下问过方丈大师是何原因,大师道:世间所有人群,谁不希望自家人财两旺、后继有人呢。只不过有的人盼子之心过于迫切,以至于造成心理负担,加之方法不当,其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陛下年不过四十,如日中天,正在春秋旺盛之际,为江山社稷着想,可在众嫔妃或宫人之中寻一位身体壮硕且秉性笃厚之人,稳定心绪,放弃纠结,顺其自然,则大事成矣。”
说罢,又讲了一些具体做法。真宗皇帝听罢,不由拍手大笑道:“想不到如此重要之事,在爱卿讲来,竟是如此轻巧。如朕以爱卿之法果真得子,爱卿则又为我大宋立下不朽之功也。”
梁灏亦笑答:“微臣世代深受皇家恩德,怎敢贪功,惟为社稷着想尔。”
又过了几年,皇后郭氏患病而亡,真宗皇帝最宠爱的后宫刘德妃势力范围便更加广泛起来。
要说起这刘德妃来,在宋朝诸多后妃中,最具传奇色彩。她原本是益州(今四川)华阳人氏,虽出身贫贱,却聪明无比。小时候常听外祖父说其母亲因梦月亮坠入怀中而怀孕生她,将来必定是大富大贵,因而为其取名为“娥”, 意为月宫嫦娥下凡投胎。刘娥听后,亦感到神奇,于是便牢记在心底。及至年长嫁于银匠龚美为妻后,依然不忘外祖父当年之言,便劝说丈夫前往汴京谋生以求取富贵。当夫妻二人路过真州渡长江时,又遇到一位法号叫做法灯的和尚,见刘娥相貌非凡,便言其决非寻常之人,并慷慨赠予路费相助,这更加坚定了刘娥成为人上之人的信念。后来当刘娥果真成为太后之后,便对法灯和尚大加封赏,以报答其当时勉励资助之恩,其赏赐之多,令人咋舌。这是后话,暂且放下不表,
却说刘娥夫妻二人进京后,恰巧遇到在太子府当差的张耆。时为太子的赵恒正值少年风流之际,多曾听闻川蜀一带的女子才貌俱佳,便吩咐手下人留意寻找川蜀女子。龚美与刘娥夫妇本想通过张耆揽下太子府煅制银器的生意,却不料张耆见刘娥色艺双绝,便劝龚美送刘娥进东宫享受荣华富贵。刘娥因有外祖父与法灯和尚的预言在前,此时遇此良机不由心花怒放,岂能轻易放过。便与丈夫经反复商议,执意要进东宫。龚美劝阻无效、不得不忍痛割爱,听任刘娥所为。刘娥则是欢天喜地,打扮得花枝招展,跟随张耆到了东宫。刘娥见了太子赵恒以后,将平生手段尽数施展出来,果真是千娇百媚,仪态万方,让赵恒大喜过望,目醉心迷,以为是巫山神女从天而降。于是重赏了张耆,将刘娥留于身边。当晚小试牛刀,刘娥更是大显身手、曲意逢迎,让赵恒如鱼得水、如醉如幻、如入仙境。从此以后便如胶似漆、宠幸有加,竟至寸步不离,阴阳失调,乃至在不知不觉中淘空了身子,面黄肌瘦、形色枯槁,如同大病过后一般。以至于在朝见太宗皇帝时被发现,太宗皇帝十分惊讶,心疼地问道:“仅一月未见,皇儿何故如此消瘦?”
见父皇如此问法,赵恒不由得心中忐忑不定、吱吱唔唔、难以回答,只得说是专注于读书,过于劳累而致。见儿子所答非所问,面色又极不自然,太宗皇帝又如何能信,于是又询问乳母秦国夫人是何原因。秦国夫人原本看不惯刘娥言行轻薄,面无旺夫之相,唯恐太子难以长寿,曾多次劝告太子不可与之过度亲密。岂知太子正在兴头之上,怎肯听从乳母劝说。此时见太宗皇帝不悦,乳母又怎敢遮掩,只得据实相告。太宗皇帝闻听后不由勃然大怒道:“如此荒唐,怎能托付天下?”说罢,立即下旨召集诸位公卿重臣进宫商议,已有废除太子之意。看到皇帝这种态度,公卿大臣们无不面面相觑,皆不敢轻言废立之事,此事只好暂时搁置。
对于太子私自接纳刘娥入东宫之事,梁灏也早有耳闻,只当作是人之常情,并未像其他人一般大惊小怪。如今见太宗皇帝居然小题大做,竟然因此而欲废除太子,若不设法加以劝阻使其回心转意,而只是听之任之、任其一意孤行,岂不是因小失大,导致江山不稳、社稷不牢。于是便进宫劝解道:“红颜知己,人皆有之。何况太子正值少年,亦在所难免,如因此而废储君,则天下臣民不安矣。依微臣之意,可与其讲明利害关系,令其节制也就是了。”
太宗皇帝当时正在气头之上欲行废立之事。此时静下心来,以为梁灏所言可行,遂令太子立即赶走刘娥,只要安心读书,则不再提废立之事。在父皇严令之下,赵恒无奈,只好让张耆将刘娥暂时领出宫外,躲避风头。张耆无奈之下,便让刘娥住在了自己家里,自己则住到了亲戚家中。赵恒得知后心中甚是不安,便拿出部分银子让张耆专门为刘娥买了一处宅院住下才算了事。不久,太宗皇帝驾崩,太子赵恒即位为真宗皇帝,自然是旧情难忘,于是再度下旨让刘娥进宫,封为美人。刘娥因娘家无人,便将前夫龚美改为刘美,称作兄长。刘娥在真宗皇帝的宠爱之下,位号快速晋升,不到三年,便由美人晋封为修仪,由修仪又进位到德妃。
刘娥之所以能够得到专宠,色艺出众仅是一面,更为重要的是她天质聪颖,秉性警悟。特别是在成为皇妃之后,耳濡目染的皆是高层文化、国家要闻。朝廷大事一经耳闻目睹,既能牢记于心中。往往在赵恒苦苦思索之际,她仅靠着在一边察颜观色就能够轻言对策,为皇帝解忧于案牍之旁,使君王开怀于床第之侧。让赵恒视为红颜知己、巾帼智囊,并戏称为“女孔明”、“雌子房”。常有难舍难离之感,即便是外出巡幸, 也是形影不离、言听计从。尽管如此,刘娥依然是为人低调、谨慎处事、生活简朴,在后宫中从不刻意树敌。为了早日登上母仪天下的皇后宝座,可谓是挖空心思、费尽心机。除此之外,她还经常浏览史册经典,借鉴成功帝后的经验教训。她深知,与后宫其他嫔妃相比,出身低微和没有子嗣是自己的两大弱项。为此,她曾精心编造了自己的祖父刘延庆是太祖皇帝驾前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是虎捷军指挥使、嘉州刺史。但是空口无凭、无据可查,让大臣们难以置信,好在是真宗皇帝对此并不过于看重,让她悬着的心有些放松。自从郭皇后死后,她以为长期觊觎的皇后之位终于快要到手了,只是缺少一个自己亲生的儿子,难以一锤定音。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之中,生儿子又谈何容易。经过绞尽脑汁,处心积虑,她终于想出一个好计策——找人代孕。并物色了一个最为合适的人选,是谁?就是在她身边的贴身侍儿——李氏。
这一天,刘德妃趁宫中无其他人在场,先是赏赐了李氏一些金玉珠宝,李氏无故受赏不知所措,连忙答谢:“奴婢多谢娘娘赏赐之恩。”
刘德妃借机问道:“本宫待你如何?”
李氏不知里就,只是顺从地回答道:“娘娘待奴婢恩重如山,若非娘娘佑护,奴婢岂有今日之荣华。”
刘德妃又问道:“如今郭皇后已经亡故,依你所看后宫众妃嫔之中,有谁可以进位中宫、母仪天下?”
听到这里,李氏方才明白了刘德妃的真实目的,连忙答道:“无论是论德艺论才貌,还是论宫中威望,皆非娘娘莫属。”
刘德妃一听正中下怀,不免得意地干笑了几声,又继续说道:“这些事你说的都不差,只是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本宫尚不具备。”
李氏此时已经听出话中有话,忙问:“娘娘身怀绝技、德艺双馨,既深得皇上宠爱,又广受众位嫔妃敬重,还有什么不具备的条件?”
“唉!十事九难全。你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世间哪有什么十全十美、让人称心如意的事情呀?”
李氏本是忠厚老实之人,又得到这许多赏赐,更思报答。见刘德妃面露愁容,忙劝慰道:“娘娘不必烦恼,自古以来吉人天相。娘娘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不妨说出来听听,说不定奴婢能为娘娘分忧呢。”
刘德妃见李氏已经“上道入门”,不由心中窃喜。但依然双眉紧皱,做出一付不愿强人所难的样子,不紧不慢地说道:“你的忠心,本宫心领了。只是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你若是这次帮助了本宫,本宫恐怕这一辈子也还不清你的人情债,这让世人如何看待本宫?本宫这后半生岂不是要在内疚中度过?不行、不行,还是算了吧!”
见刘德妃如此态度,李氏反倒坚定起来,一改平常唯唯诺诺的做派,对刘德妃说道:“娘娘何出此言?只要能够为娘娘尽心尽力,即便是赴汤蹈火、粉身碎骨,奴婢也在所不惜。哪怕是有天大的事情,只要娘娘以为奴婢做得到,请娘娘尽管吩咐就是,奴婢万死不辞!”
看到李氏如此坚定的态度,刘德妃至此已经基本放心,便对李氏说道:“看到你对本宫如此忠心耿耿,也不枉本宫待你亲如姐妹。这件事也只有你能帮到本宫,事成之后,我与妹妹同享荣华富贵。”
李氏见到刘德妃突然间改了称呼,竟与自己称起了姐妹,一时间不知所措,连忙跪下叩头道:“娘娘折杀奴婢了,娘娘有事只管吩咐,无论何时何地,奴婢永远都是娘娘的侍从。”
刘德妃见李氏已经死心塌地、义无反顾,欣喜之余反倒有些怜悯。便伸手将其扶起,抓着李氏的胳膊说道:“既然如此,本宫也就不客套了。从明日起,你就代替本宫为皇上侍寝,替本宫为皇上生出一个儿子来。只有这样,本宫才能母以子贵,才能称心如意、当上皇后。”
“啊!”李氏万万没有想到刘德妃竟然会如此大度,让自己去侍奉皇上。想着自己进宫多年,虽然也经常见到皇上,但是侍寝的事却是从来没有过。一来是自己虽然也是出身于官宦之家,但父亲与祖父毕竟是官小职卑、无足轻重;又没有礼物钱财打点,因此无人替自己在皇上面前美言,皇上的目光大部分都集中在出身于豪门贵族的女子们身上。二是后宫嫔妃争宠的背后无不隐藏着激烈的政治斗争,稍不留意,就可能被卷入无形的漩涡之中,丢了性命尚不知是怎么死的。三是自己性情木纳,笨嘴拙舌,平日不善于揣测人意,更不会做一些出头露面的事情。以至于进宫几年的时间,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侍女。而这刘娘娘可就大不相同了,虽说出身孤独,却艳丽非凡,酷似汉代赵飞燕,更因擅长一手播鼓的绝技而轰动京城,被当时的襄王、太子,而今的皇上纳入宫中。由于极善察颜观色、能言善辩,而且淫技过人,帏帐之中的功夫十分了得,每一次与皇帝交媾都让皇帝龙心大悦、欲罢不能,因此备受皇帝宠爱。比起唐代那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玉环来一点也不逊色。即便是身为六宫之主的郭皇后也是望尘莫及,甘拜下风,竟致抑郁而死。更让人敬畏的是刘娘娘有着临危不惧、坦然自若的大家风范。每逢与皇上谈论起国家大事来均是如数家珍,举重若轻,让后宫嫔妃们无不自愧不如,敬而远之。如今刘娘娘说让自己代其为皇上‘侍寝’,替她生个儿子来达到她当皇后的目的,是说的真心话呢,还是对自己的试探呢?李氏有点拿不准。
正在犹豫间,刘德妃好像是看出了她的心思,便用左手握住她的右手,另一只手抚爱地揽着她的肩膀,信誓旦旦地说道:“好妹妹,刚才还说得好好的,一说到正事怎么就不吭气了。是不是怕姐姐我说话不算数啊?要不然,姐姐给你立个字据,你看如何?”
见刘德妃这样说,李氏已然听出其中的分量,于是连忙回答道:“娘娘言重了,这如何使得!只要娘娘信得过奴婢,奴婢遵命就是了。”
见李氏完全答应,刘德妃这才轻轻地松了一口气。于是,当天晚上,在与皇上一番云雨之后,便对皇上推荐李氏侍寝。
皇上一开始并没有弄清刘德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脱口问道:“怎么回事,是不是嫌朕老啦?”
刘德妃故作神秘状态,悄声对皇上说道:“臣妾深得皇上宠爱,虽死不能报万一也。只是侍奉皇上这么多年,却一直未能为万岁诞下龙儿,难免心中惭愧惶恐。”说到这里一头钻进皇帝怀中,装腔作势地抽泣几声,居然还假惺惺掉了几滴眼泪出来。
刘德妃这一招果然灵验,仅仅凭借几句花言巧语外加几滴泪水,就让皇帝禁不住凭空又多了几分怜悯之情,张开臂膀将其紧紧地搂在怀中。稍后,又用手轻轻地拍着其后背安慰说道:“此乃是天意,非是爱卿之过也。爱卿尚且年轻,来日方长,以后定能为朕产下龙儿。”
刘德妃见皇帝对自己并无厌恶之意,心中不由暗喜,便又接着说道:“臣妾于前日夜间偶得一梦,遇九天玄女娘娘前来传授天机:说臣妾虽无生育皇子之能,却有母仪天下之命。唯有臣妾侍女李氏为人庄重,且品貌端庄、性情娴雅、身康体健,可代替臣妾为陛下延续龙脉。只是皇子生后必须由臣妾抚养,方能保得安全无虞。”
这真宗皇帝本身就是唯神论者,迷信异常,平日最喜爱听信神仙佛道这一类的话。再加上多年来被刘德妃运用淫邪之术所纠缠,也早已经心生厌倦,巴不得找几个年轻一些的嫔妃换换口味,因此便顺水推舟地答应了下来。刘德妃只当是自己的花言巧语起了作用,于是破涕为笑,欢天喜地钻入皇帝怀中,搂抱着皇帝入睡不题。
第二天一早,待皇帝醒后,刘德妃便自行起身,穿戴完毕后,让李氏进屋,近前来服侍皇上穿衣,自己则在一旁指点。
真宗皇上因听了刘德妃昨夜所言,便格外留意,仔仔细细地打量了李氏一番:见李氏果然如刘德妃所说,体态丰满、仪态端庄,五官端正,杏眼柳眉、樱桃小口、皮肤白晰、玉指纤细、身材修长,走起路来如同风吹杨柳,飘飘欲仙,格外动人。再仔细打量时,竟然与图画中的杨贵妃有几分相似,与梁灏所说之人也十分吻合,心中甚是满意。待穿戴整齐之后,对李氏赞扬了几句,便笑容满面地上朝去了。
再说真宗皇帝此时的面部表情与心理活动早已经被刘德妃观察琢磨得无比透彻,待皇帝走后便对李氏说道:“恭喜妹妹,妹妹大喜,姐姐昨晚已经向皇上推荐妹妹侍寝。方才皇上仔细端详妹妹时,面露喜色,看来皇上已经中意,妹妹只等晚间召幸就是了。”
事发突然,李氏不由有些心神恍惚、无所适从,只是唯唯诺诺地应付道:“多谢娘娘美意,娘娘的知遇之恩,奴婢没齿难忘”。
刘德妃又将有关注意事项一一嘱咐李氏,只听得李氏面红耳赤、手足无措,十分羞涩地答应道:“多谢娘娘教诲,奴婢记下了。”
晚膳时间,皇帝便召李氏来一同进餐。二人边吃边聊,皇帝询问了一些家庭琐事以及人际间交往的礼节礼仪等等,李氏一一回答,皆是中规中矩、不失分寸。见李氏温柔贤淑,知书达礼且清纯可爱,皇帝更是高兴,大加夸赞一番后便让李氏更衣,二人同床共枕。李氏得到皇帝赞赏后亦是心情舒畅,兴奋异常,便依照刘修仪所说,小心翼翼地侍奉。李氏年方二十,正值妙龄,面似荷花,体态丰盈,肌肤有如凝脂酥玉,声音若似莺啼燕语。行云兴雨之时,更完全不像年已四旬的刘德妃之流,或故作姿态哼哼哧哧、或如狼似虎大呼小叫,竟然形同未经世事的处子般羞羞答答、低声呻吟,扭动身躯,任凭皇帝颠鸾倒凤随意施为,暗中配合得却是恰到好处、妙不可言。使得皇帝龙心大悦,大显神威,如同龙腾阔海、鹰击长空,三个时辰未曾歇息,竟然无丝毫倦意,身心愉悦异常。特别是在第二天一早,皇帝醒来之时,见李氏似乎依然正在睡梦之中,口中喃喃有语。仔细端详时,见李氏睡眼朦胧、面若桃花、青丝如瀑、肌肤似雪、怀中一窝酥玉,点缀两粒玛瑙,更显得娇媚无比。再看两腿之间,两片荷花怒放,娇艳无比;床单之上,几朵红云落地,令人心动。想当初,郭皇后、贾贵妃、刘德妃等等都不及其十分之一。皇帝不忍唤醒,便又躺下陪伴,伸手抚摸时却又不慎将李氏惊醒。李氏醒来见皇帝正在观赏自己的胴体,不免有些羞涩,不由自主地张开双臂,抱住皇帝的脖子,投入皇帝怀中,对真宗皇帝说道:“臣妾陋体,不堪入目。今日偶尔得到万岁宠爱,已然是三生有幸,怎敢再有污万岁龙目圣睹,岂不羞杀人也?”
皇帝笑答:“爱卿玉体有如冰雕玉琢,可谓冰清玉洁。让朕疑为天物,以为天赐。只是相见恨晚、恨不早逢。”
李氏得到皇帝赞赏,芳心愉悦无比,只是未曾经历,不知如何应答,只得直言相告:“万岁谬奖,臣妾愧不敢当,唯有一心感谢万岁天恩。臣妾昨夜得一奇梦,有一羽衣赤脚仙人来到室内,说是要做万岁与臣妾的儿子,不知是何征兆?请万岁明示,以解臣妾之愚钝。”
李氏这话一经出口,更让真宗皇帝龙心大悦,感到无比惬意,将李氏轻轻搂抱于怀中,俯首于李氏耳边说道:“爱卿之梦大吉大利,此乃上天示意朕将得龙子也!日后如能应验,爱卿功不可没。”说罢,立即起身穿衣,令太监传旨,重赏李氏。从此之后,竟然一连百余天不再召幸其他人,即便是白日活动,也多由李氏陪同。这让刘德妃不免又生出些妒意来,便找来心腹总管太监雷允恭商议对策。
一日,天气晴朗,惠风和畅,皇上心情欢快,又召李氏陪同到后苑,登临高台观赏春景。但见宫内百花争艳,香气扑鼻,蜂蝶飞舞,令人赏心悦目。二人正在说笑之际,李氏突然觉得腹胸恶心,有呕吐之感,但吐了几次,却又吐不出任何东西来,只是干呕。皇帝见状,心中难免着急,连忙命人召唤太医前来诊治。
太医张惠山年过花甲,医术老到,各类疑难杂症无不手到病除。经切脉之后,笑容满面地对皇上、李氏贺喜道:“恭喜陛下、恭喜娘娘,李娘娘身怀龙种,已是三月有余。”
皇帝与李氏听后皆大欢喜,击掌相庆。紧接着皇帝又吩咐重重赏赐了张太医。真宗皇帝想到自己年已不惑,方又得此喜事,更是喜形于色,于是对贴身小太监说道:“李爱卿功在社稷,快去将缅甸刚刚进贡的碧玉钗取来赏赐与李爱卿。”
小太监领旨之后立即快步跑回宫中取来玉钗,双手捧着递与李氏。谁知李氏在接玉钗时,一不留神,竟然失手把玉钗掉落在地上。李氏心中不由一惊,唯恐皇帝责怪,不由心中暗自祷告:“愿神灵保佑玉钗完好,自己当不辞辛苦为皇帝诞下龙子。”
而真宗皇帝见此状况后,心中亦是难免一惊,只因众人在侧,不好明说,也在暗暗祈祷:“苍天保佑,朕不胜感激。若天意眷顾,玉钗当完好无损,朕自当得一龙子。”
其实,此时此刻,小太监也是胆战心惊,惴惴不安,自知玉钗失落自己难辞其咎,更怕皇帝震怒,自身小命不保,也是暗地祈求苍天保佑。就当小太监弯腰拾起玉钗时,所有在场的人员都清清楚楚看到玉钗竟然真的是完好无损。小太监虚惊一场,心中暗喜,连忙小心翼翼地将玉钗再次递与李氏,这让皇帝与李氏二人心中更是喜不自胜。
这时张太医又靠近皇帝面前轻声禀报道:“老臣启禀万岁,李娘娘身怀六甲,不宜过于亲近,为长远计,还请陛下有所节制才是。”
皇帝应道:“朕自然理会。”随后,皇帝又悄悄地对李氏说道:“爱卿身怀龙种,功不可没,朕甚喜之,只是难以如同从前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即日起爱卿善自珍重,所需物品,只管开口,自有宫中供给。朕如有闲暇,定会前来陪伴爱卿。”
李氏心中明白,自己与皇帝的缘分已了,难免心中有些依依不舍,但面上依然是强作欢笑,行礼道:“万岁朝政繁忙,日理万机,请多加保重龙体,臣妾自会保全龙种,为万岁延续血脉。”
与此同时,已有内侍将李氏怀孕的消息传入刘氏宫中,刘德妃经与雷允恭密谋后,吩咐御医立即禀报皇上:假称自己与李氏一样,也已怀孕三月有余。宫中许久无人怀孕,一时间竟有两人同时怀孕,岂非天大的喜事,宫里宫外少不了一番祝贺。如此一来,搞得真宗皇帝也半信半疑、真假难辨,只得随口应付道:“两人同孕,双喜共临。不论谁先产下皇子,即可立为皇后。”
半年多后,李氏临产,果然是一龙儿。刘德妃早已经布置停当,随即命人将胎儿抱至自己宫中,并立刻封锁消息,对外声称李氏所生是死胎,龙儿乃是自己所生。
真宗皇帝先后得到李氏与刘德妃宫中太监报信后,将信将疑、忧喜参半。忧的是李氏的胎儿未能成人,喜的是毕竟是生了龙子。那真宗皇帝顾不得多想,一边派人到李氏宫中安慰,自己则急急忙忙地来到刘德妃宫中。只见室内门窗紧闭,空气混沌;地上铜盆血水、一片狼藉;诸多宫女手忙脚乱、收拾杂物。刘德妃头裹毛巾、面色苍白卧于床榻之上,产婆则怀抱婴儿站立一侧。听到太监通报:“皇上驾到!”刘德妃便示意宫女将自己扶起身来,皇帝见状,连忙快步上前扶住刘德妃,对刘娥说道:“爱卿劳苦功高,不必多礼,保养身体要紧!”然后便从产婆手中将皇子接过来,抱在怀中仔细端详:只见皇子面色如玉,眉如卧蚕,目若丹凤,鼻直口方,浑身上下晶莹剔透,越看越觉得与李氏相似。再联想起刘娥十多年不孕,以至于让李氏侍寝代孕。而那李氏原本就是刘娥的侍女,生性忠厚善良,逆来顺受,多年来一直为刘娥所驱使、掌控,决非刘娥对手。另外,从二人才干上来说,李氏只能属于贤妻良母一类,而刘娥则是足智多谋,既是自己治理天下的最佳助手,也是替自己掌管后宫的最佳人选。于是,心中明了,不再点破,只是顺从刘娥之说,即刻下旨晋封刘娥为皇后,重加赏赐。不仅在皇宫内外大肆庆贺,还专门下旨诏梁灏到宫内饮酒。
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三巡之后,真宗皇帝话多了起来,对梁灏言道:“多年来,朕一直被皇嗣之事所困扰,诸多皇亲国戚、满朝文武大臣,无有能为朕解忧者。惟爱卿知朕,使朕又得龙儿,江山社稷终有所托之人矣,爱卿此功莫大焉。”
梁灏谢道:“微臣深谢万岁知遇之恩,只是赞赏过度,微臣断不敢当。此皆是陛下洪福所至,微臣何功之有?想陛下自登基以来,东封泰山、西祀后土,安邦抚民,雷厉风行,将多年之弊端一扫而尽。现如今九州歌舞,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天下仁人归心,若非陛下之功,何人有此之能?如今又喜得皇子,乃是苍天有眼,延续大宋宗脉,此乃陛下之德、社稷之幸,黎民之福啊!”
真宗皇帝听后,大为感动,亲自为梁灏满斟一杯酒,说道:“爱卿当年为朕登基立下汗马功劳,如今为延续朕之血脉又再建殊勋,实乃我大宋忠正贤良之臣,爱卿可为皇子赐名。”
梁灏闻听此言,连忙拜谢道:“万岁隆恩、空令微臣恐慌。皇子虽小,却是储君幼主,岂能由微臣命名?陛下与皇子,于公是为君臣,于私乃为父子,皇子之名当由陛下命之。”
真宗皇帝听后大为感叹曰:“爱卿秉性诚实忠厚、明晓事理、居功不傲,由此可见。”稍微停顿又接着说道:“朕于日前,偶得‘受益’一名,不知妥当与否,爱卿可为朕仔细酌之。”
梁灏稍微深思后说道:“此名甚好!受益者,乃是万岁对储君希望所在也。陛下后继有人,皇家受益!万里江山有所托,社稷受益!百姓将得新君,天下无人不受益!”说罢,君臣二人共同拍手大笑。
真宗皇帝晚年时,体弱多病,性情多变,一直没有确立太子事宜。朝臣们常以国是为忧,却又慑于真宗皇帝喜怒无常,无人敢言确立皇储之事。丞相寇准、河北转运使张士逊、左司谏崔遵度等人公推梁灏出面上书,劝皇帝早立太子,以稳定天下人心。梁灏应道:“梁某完全理解各位的忠君爱国之心,但是这毕竟是皇帝自家之事。按理说,皇帝现在的心情恐怕比咱们要复杂得多。虽然说也有一个皇子,无二人选,但是年纪过于幼小,怎能担得起江山重任?如现在强行立为太子,一是恐有违祖宗之法,二来是恐生变故。此等重责,谁人能负?”看到几人一脸茫然,便又劝导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诸公勿忧,顺其自然既是。”几人听后,无不恍然大悟道:“还是梁相公思虑周密,如以我等如此莽撞,岂不误了大事?”
未几日,真宗皇帝又召梁灏进宫议事。待小太监献茶退出后,皇帝先是叹了一口气,而后才对梁灏说道:“近年来,朕常感头晕目眩,四肢无力,群臣又纷议立太子之事,让朕空添许多心烦意乱,彻夜难眠,竟不知如何应对。爱卿可有良方为朕医之?”
梁灏道:“微臣当年在山中读书时,曾跟寺院智真长老学得按摩之法,医治头痛可谓立竿见影,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真宗皇帝闻听大喜道:“既然有良方,为何不早来医朕?却让朕白白受尽这病魔折磨,痛苦多日,快快与朕一试。”
梁灏应声说道:“太医院中皆是国手名流,微臣不过雕虫小技,怎敢班门弄斧、擅自言医?”说罢来到皇帝身后,伸出手来先后在皇帝的百会穴、太阳穴、风池穴等几处穴位,轻轻按摩了大约有半柱香的功夫,皇帝果然感到舒适,且有了睡意。
真宗笑着对梁灏说道:“太医们多是因循守旧、照本宣科,遇病常多以补为主。如同治水,只堵不疏,结果只能是越治越重。怎能与爱卿相比。爱卿虽无良医之名,实乃朕之肱股良臣、知己良友也。”
梁灏答道:“些许雕虫小技,何足挂齿。陛下龙体安康,才是微臣与天下臣民之万幸呀!”
真宗皇帝此时只感到耳聪目明、神清气爽、一身轻松,顿时又来了精神,吩咐太监道:“拿酒来,朕要与梁爱卿一醉方休。”
几杯酒下肚后,皇帝的话渐渐多了起来,将自己为何不立太子之事告诉了梁灏:“想当初,太祖爷登基之后,曾有约法:皇位不得传于幼主。只恐主弱臣强,难以掌控局面。现如今朕之身体日渐衰弱,力不从心,恐怕难以为继。如果此时立了太子,朕撒手人寰,江山岂非为他人所有?朕在九泉之下怎能安宁?”
梁灏见皇帝竟然如此悲观,便劝慰道:“万岁多虑了。陛下不过是因操劳国事,龙体略有疲劳而已,稍事调整即可康复。此时若是因此缘故不立太子而使天下臣民不安,则是得不偿失。陛下目前应当机立断,及早立储,则人心稳矣。微臣不才,可保万岁三年内安然无恙。在这几年内,一是确保太子安全,为太子选择良师,促使及早成熟,参与军国大事。二是提前立下诏书,限定太后专权;三是实行分权制。防备宗室、外戚、权臣及太监权柄过重,多选几位德高望重之勋臣为顾命大臣,严格规定凡是重要军国大事,皆由皇帝、太后及顾命大臣三方共同商定。依皇子目前态势,不过十载,既可亲政,必将又是一代明君,大宋江山定可坚如磐石、稳如泰山矣。”
听罢梁灏一席话,真宗皇帝不由龙颜大悦道:“爱卿真乃朕之智囊,虽无太师之名,却有太师之实。朕得爱卿如同周文王得姜子牙、汉高祖得张子房矣。立太子后,爱卿可为太子太师,如由爱卿辅导太子,朕则无忧矣。”
梁灏谢恩道:“微臣世代深受皇恩,今又得陛下知遇之恩,虽死不能报万一。但太子师傅这一重要职务必另请高明,微臣自觉力不从心,一是恐致太子误入歧途;二是难以在群臣中说话。古人言:‘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以微臣目前地位,并不太引人瞩目。如果真正成为太子太师,反倒不太方便,恐成众矢之的。请陛下放心,微臣自会在适当时机竭尽绵薄之力,方不负陛下信赖之恩。”
真宗皇帝听后,略有所思道:“爱卿所言甚是,就依爱卿。”
临别时,梁灏又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琉璃瓶呈与皇帝。
皇帝问道:“这是何物?”
梁灏道:“前些日子,老家来人看望微臣,顺便带来一些蜂胶。此物极为神奇,早晚各服一次,一次约黄豆粒大小,三日后既有身轻体健之感觉。若长期使用,可延年益寿。另外还有几坛陈酿老酒,被乡亲们誉为‘一品液’,微臣已经交于陈公公,请陛下慢慢品尝……”
一听说是“一品液”,立即引起了真宗皇帝的兴趣:“噢,‘一品液’!好大气的名字,一定是有名堂吧!”
见皇帝好奇,梁灏随即解释道:“此酒为微臣故乡特产,意为一经品尝,便难以忘怀。虽然说是乡村酿造、农家醪糟,口感难以与宫廷琼浆玉液相比较,然而却因未掺杂任何有害香料,味道极其自然纯正,健身开胃效果更是极佳,可谓是酒中之一品,非是官阶之一品也!微臣使用不到半月,已经是受益匪浅,不敢独享,特请陛下试用之。”
真宗皇帝听完梁灏介绍之后叹息道:“满朝宗室贵胄、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再无爱卿如此忠正贤良之臣也。”
次日,真宗皇帝下诏,立受益为皇太子,赐名桢,月俸为二千贯。同时任命张士逊任直昭文馆,崔遵度任直史馆,二人同为东宫官吏,辅导太子。紧接着又举行了隆重的太子册封礼仪,九岁的赵桢被正式确定为皇位继承人,成为北宋开国以来的第一位儿童太子。
但由于太子过于年幼,除了学习必要的功课以外,玩耍依然占据了大量时间。对此真宗皇帝训诫东宫诸位官吏,要对太子勤加教诲,严格要求。并亲自对太子当面交待了在授课时不得嬉笑、玩耍的规矩。太子面对严厉的父皇,自然是不敢违背教训,只得唯唯诺诺、点头称是。然而待父皇一走,则是依然如故,让师傅们难以约束。
时间一长,几位师傅也时常向梁灏诉苦,说太子过于顽皮,教学收效甚微,难以完成教导太子的重任,唯恐辜负皇帝重托,将来无颜面对天下臣民。梁灏则对他们劝解道:“顽皮是儿童的天性,太子也不可能完全超凡脱俗。但是太子毕竟是太子,天资聪慧,非常人可比。师傅们可量体裁衣、因人而宜,将灌输法改为引导法,让太子产生兴趣、循序渐进,收效自然会事半功倍。”
在梁灏的劝导下,师傅们大受启发,根据太子的性格,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太子的学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效果。许多课程过目成诵,初次做诗,即自成章,并做出了如“人心怀礼义”的好句子。看到太子的进展,真宗皇帝大加赞赏,多次亲自笔录太子的诗篇赏赐诸多大臣。并亲自作《恤黎民歌》、《学书歌》、《勤学吟》、《六艺箴》、《元良箴》等等诗文督促太子成长。
乾兴元(公元一0二二)年二月,真宗皇帝驾崩。依照与梁灏事前商定,遗诏年仅十二岁的太子赵桢即皇帝位,成为北宋第一个少年皇帝。赵桢登基后,奉遗诏尊刘皇后为皇太后,尊杨淑妃为皇太妃,太后与皇帝同莅国政。
这孤儿寡母究竟能否掌得稳大宋江山?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简介:
毕长代,中共党员,东平湖管理局退休干部。热爱文学,擅长写作,著有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父子狀元》、散文集《人生随笔》。
现任东平水浒诗院院长,创办了《水浒诗刊》为主编,兼任东平县作协楹联艺术研究委员会特邀名誉会长都市头条因您而精彩!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头条号】【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共赏好诗词头条号】【河头店不忘初心文学社】老师们!【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下设14个编辑窗口!如下:【向幸福出发文学社】【儒子叟国娇】【一片冰心在玉壶】【蓝天白云】【影子】【真心对你】【荷塘月色】【香】【乡愁】【姜海修】【品墨竹】【你安好我安心】【西门吹雪】【雪冰心】本团队下设26个专题!如下:【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河头店不忘初心文学社】【文学范耕净土】【中医中药益寿延年】【共赏好诗词】【美声主播乐园】【专注原创字画】【专注原创歌曲】【专注原创摄影作品】【专注原创对联作品】【唐风宋雨寄君情】【千里与君同】【同醉唐风宋雨中】【有缘千里来相会】【唐诗宋词知多少】【东风送情笛声悠】【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蓝天白云书屋】【都市茅棚】【温馨书苑】【月湖草堂】【闲庭竹韵】【真心诗苑】【月色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