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与美相遇
作者:恩清
“对不起,太高了。”这句话,动听,敲碎了我的耳膜。加上是一位美女,半袖的上衬,飘逸的短裙,一身洁白,她手持网拍在空中飞舞……动人,撕裂了我的眼角。那张脸,那个微笑,那一连串的动作,那一遍遍清朗的回声,不仅让我记住了一位日本明星——栗源小卷,而且还让我记住了一位中国隐星——刘广宁。
我生长在“文革”后期的沙漠边农场,不仅物质短缺,而且精神贫乏。粮食不够,肉定量,不得不为填饱肚子而奔忙。早上,在家,咸菜,包谷面馍,玉米面糊,一咕噜下去,似乎饱了,可不到中午就饿。中午,在校,白面馍,五分钱的素菜。肉菜,两角钱,素菜的四倍,吃一次,失去三碗素菜或好几个白面馍,吃不起。晚上,在家,素菜,白面馍,大米粥,一咕噜下去,似乎饱了,可一到夜里肚子就叽里咕噜地乱叫。定量的那点肉,早炼成了油,同油渣一起,均分到每顿菜的锅里。我明白,人是肉食动物,要吃肉的。于是,星期日,在野外,我拴上铁丝套兔,拿起弹弓打鸟,在野外烧烤,先改善自己,再改善家人,天天都盼着星期天,不下雨的星期天。电影,一个月一次,热天露天,冷天礼堂,老样子,样板戏,偶尔一个故事片,《金光大道》或《艳阳天》,《艳阳天》或《金光大道》,好几个来回,熟了,烂了,可还想看,起码是个故事。阶级斗争随时发生,连里的伙夫,做饭时偷了食堂的咸肉,被抓去劳教……队里的医生,打针时捏了姑娘的屁股,被抓去劳改……执行者皆为一些响当当的铁姑娘,凶巴巴的,让人畏惧。“四人帮”倒台,“文革”结束,开始考大学,开始接触外来文化,这时我看到了《生死恋》。
“爱情是怎么来临的?是像灿烂的阳光,是像纷飞的花瓣,还是由于我祈祷上苍。”
“您回来了,您回来了,您终于回来了……我一直在盼望着您,一个骄傲的小姑娘变得温顺了,我不想破坏现在的幸福,不敢得罪上天,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你的归来……”
啊,太美了!我第一次与美相遇,第一次知道男女间不只是结婚还有爱情。
我爱这个场景,不仅有动人画面,还有动听的声音……
于是,我开始默默地关注起我的偶像。
栗原小卷,1945年3月14日生于日本东京,1963年进入演艺界,1964年参演电视剧,1967年主演电影,1972年凭借爱情片《忍川之恋》获奖,1974年主演爱情片《莫斯科之恋》,1978年主演电影《望乡》在中国公映,1979年因主演爱情片《生死恋》在中国公映并获得中国观众,1980年主演传记剧《望乡之星》,1986年出演中国话剧《四川好人》,1991年参演中国电影《清凉寺钟声》,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2008年10月19日获得日中友好交流促进奖。
刘广宁,1939年生于香港,移居上海,童年在中国和外国的童话故事里度过。五岁学钢琴,十二岁开始读书,除了中国名著,还有外国名著,不仅增长知识,而且还开阔了眼界,为她的演艺事业打下基础。上学时,参加学校与社会上的朗诵活动。高中毕业,考取了上海电影译制厂做配音演员,除了为《望乡》、《生死恋》、《尼罗河上的惨案》、《叶塞尼亚》、《冷酷的心》、《狐狸的故事》等译制片配音,还为《天云山传奇》、《沙鸥》、《胭脂》、《夜上海》等国产片配音。1982年获文化部最佳译制片奖,1987年获第五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音演员奖。
《生死恋》是爱情片,也是悲剧片。讲述水产研究所职员大宫被好友野岛带去打网球时认识了野岛的女友夏子。大宫当时就喜欢上夏子,但是碍于友情,他竭力回避着夏子。可是夏子也爱上了大宫,她从大宫的身上找到了野岛所没有的东西,于是夏子大胆地追求大宫。在夏子的追求下,大宫只能前行,野岛只能后退。夏子如愿以偿,与野岛分离,与大宫相处。可是由于阴差阳错的工作安排,大宫与夏子短暂分离,两人相互等待着,盼望着,可是等到相见的那一时刻却是—次意外的爆炸事故,夏子死了,留下了悲痛欲绝的大宫,这时候野岛走到了大宫身边……
别说人了就连动物也会为爱情大打出手。我身边的一位知青不就是为了对象成为领导的儿媳而大打出手,充满着恨;相反野岛也大打出手,却充满着爱,我不想过多的探讨细节。先看栗原小卷,那精雕细刻的美所透露出来的风情,柔柔的眼神,轻盈的体态,优雅的动作,像梦一样飘过……是那样的含蓄,不愧为性感中的性感,女人中的女人。再看刘广宁,嗓音优美甜润,语言纯正流畅,善于通过音量、语调和语言力度的细微变化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尤其在塑造温柔、善良、天真、纯洁的姑娘这类具有形态美和心灵美的角色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达到了惟妙惟肖的境界。是的,是的,是的,一定要在真人、真事、真情面前创作美。
有一次,同一位作家喝茶聊天,他谈起了他自己。
父亲扛枪入疆,原以为打完仗回家,可一声命令,父亲留在了新疆,留在了边城。一声令下,他又从边城下到了连队。可他并不后悔,连队有他最美的记忆。他爱上了一位姑娘,两根长辫,一脸的俊秀,冬天,黑棉裤,红色白花的棉袄;夏天,蓝布裤,白色青花的布衣,那样的纯朴。早晨,在人群中他跟在她后面下工,虽然身体疲惫,可心里舒畅。就这样幸福地过着,直到她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她的身影也从未离开过他的心房……
我问:“您为什么不向她表达呢?”
他答:“有些东西只需自己拥有而无需干扰别人。”
我想了想,对的。
于是,我去日本,去香港。
在日本,在一座别院前,一辆白色的轿车缓缓停下。司机下车,她蓬松的头发,白色的上衣,白色的裙子,哇,栗原小卷!虽然青春不再,但是风度依存。如果远远地看着,或者只看背影,她永远都是我心目中那位白色上衣、白色喇叭裤的年轻美女,苗条的身材,优雅气质,微笑像春风一样吹拂着每一位追梦的人。
在香港,在一个菜市场中,一位买菜的老太太正同一位卖菜的小伙子交流,普通的一个场景,可老太太却为刘广宁。她以清晰、悦耳、细腻的国语同一个说话含糊不清小伙子交流,小伙子或许觉得没什么,但我或许要用一生才能等到这样的交流。
很幸福,第一次与美相遇,她俩就走进了我的梦里,三十年后我终于走近了她俩的生活。

作者简介:
恩清,住建部《建筑》和《城乡建设》杂志新疆工作站负责人,兵团朗诵艺术学会顾问,新疆与兵团作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市作家协会理事,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