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七.一评选优秀党员的活动又将开始,今年恰逢党建100周年喜庆,集团公司党委决定拿出10万元活动经费奖励优秀党员,总经理为了支持这次的评选活动,也从历年的盈余中拿出10万元加码奖励,合计20万,一共10个名额,机关单位有幸分到一个名额。消息传出,各处室炸开了锅,立刻沸腾起来,人人盼眼欲穿。
经验证明,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清水衙门一般的党委书记办公室顿时门庭若市。各处室负责人踏破门槛,接踵而至,使之应接不暇,连平日自称有金睛火眼识人术的党委书记老法师也不知所措,彻底买账。无奈之下只好召开各处室负责人会议。各处室负责人博命一般,个个使出浑身解数,斗智斗勇。经唇枪舌战,总务科长大胡子一声吼,抢到这个名额。总务科虽然级别比其他处室低,但在集团公司属于独立单位,和各处室平起平坐。大胡子科长名闻集团公司,资格最老,又是转业军人,家在苏北沿海农村,上有耆年老母,下有稚岁三个千金,务农娇妻病魔缠身。年年奔家春种秋收,岁岁要缴纳相当数额的学杂费,还要支付求医抓药的医疗费。为此,大胡子收入有限,月月入不敷出,既有近忧,又有远虑。只因大胡子是个老党员,坚信入党不是为了做官,处处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不为名,不为利,脏活累活抢着干,还多次谢绝外单位的高薪聘请。别看大胡子科长平时喜笑颜开,却是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困难面前不低头。眼睁睁让大胡子抢走了名额,各处室负责人自然没有意见。
总务科拿到优秀党员名额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人都对大胡子投以羡慕的眼光,有人怕大胡子不接翎子,悄悄丢话给他,劝他当仁不让。大胡子却愁容满面,嘴上像被贴了膏药,只顾埋头工作。下了班,大胡子最后一个走出机关大楼,一个人关在宿舍里思前想后,辗转反侧,一夜不曾合眼。
第二天,大胡子眼圈通红,一到总务科,以党小组长的名义召开党小组会议,把争来的名额交给党小组,让大家讨论评选。全科党员10人,除了大胡子谁都不肯让。通过筛选,只有大胡子、大刘和小王够优秀党员标准。大刘是机关食堂管理员,党龄长,有吃苦耐劳精神,善于人际关系,受到一致好评;女儿正读大学,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小王大学毕业,学的是机械工程专业,被聘为技术员,平时不在办公室,经常到食堂和冷库研究解决技术难题;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入了党,又是班干部,也符合优秀党员的评选标准。评来评去,难见分晓。最后一致认为大胡子党龄最长,工作中讲党性原则,家庭经济状况最差,廉洁勤政,不为经济利益动心,应该评为优秀党员。

机关单位优秀党员评选结果很快出笼,大红喜报贴满大楼上下。奇怪的是评选出来的优秀党员不是大胡子。正当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却不见了大胡子科长。
此刻总务科办公室挤满了人,党员们围在大胡子办公桌前议论纷纷。
大胡子半夜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家里的草房被龙卷风刮跑,星夜赶回去了。大红喜报上清清楚楚写着小王的名字,大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致认为是党委办公室抄错了,最后决定找党委办公室去。
办公室郁主任戴着老花镜,从文件夹里找出党委会决定书,一口咬定:“没错,是这个名字。”那就是党委书记报错了?于是一行党员又拥到党委书记办公室。老法师从椅子上站起来,睁大金睛火眼笑吟吟地说:“公司党委也没报错,名单是你们科长大胡子报上来的。”为了让大家放心,老法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A4纸摊在办公桌上让大家看。是大胡子的笔迹,纸上写着:
我虽然是老党员,为党工作,都是应该的。我发誓过,入党不是为了争利,全心全意为党的事业服务。小王虽然年轻,党性原则强,自己掏钱搞技术改造,是个好党员,应该评上优秀党员,请党委认真考虑,我拿党性原则作保证。
大胡子敬上
大家正想为小王贺喜,怎么都找不到人,这时有人来找食堂管理员大刘,报告食堂冰库已经连夜抢修好了。大家赶到冰库时,只见小王和衣躺在冰库门口睡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