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是值得我们劳苦大众所应该纪念的;七月,也是我们党,从一艘小船上发展壮大到今天,百姓能过上幸福日子,国家能繁荣昌盛,所应该铭记的;七月,更应该是普天同庆的,也是值得我们感恩的。举国上下,处处红旗飘扬,红歌嘹亮!
6月30日上午8时,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艳阳高照。在洛宁县河底镇大明村村支部大院内,由大明村党支部的领导或组织下,村民群众正在上演着一场为庆祝建党百年的文艺汇演活动。

在活动还没开始之前,由村里的河洛响器大鼓表演队爱好者,擂响了大鼓,拍起了铜镲大铙,鼓声震天,镲声嘹亮,震耳欲聋,催人奋进。村里的舞蹈队员们也跳起了欢快的舞蹈,队员们火红色的上衣,如同一把把火炬,一片片红霞,燃亮了村支部的大院,喇叭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唱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文化汇演活动在威武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启,建党百年,共产党人走过了多少艰难历程,曲折而又漫长,充满着坎坷与荆棘。无数的先烈,不怕流血牺牲,视死如归,用鲜血染红了土地和我们的党旗;同时,又有多少仁人志士,不怕困难险阻,废寝忘食,奋战在祖国发展的各条战线上,正是有了他们的模范标兵带头作用,才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发展壮大,前途光明。在共产党人的英明领导下,脱贫攻坚,大步迈上康庄大道。

在村支部大院内党旗、入党誓词的展板前,正由张耀进老师领读,村内党员干部列队,重温入党誓词,高举右手宣誓,激情高昂,语音锵锵:“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正是有了党的正确领导,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坚持党的领导,永远跟党走,是党带领人民由昔日的困苦生活,发展到今天的繁荣富足;是党的勇于开拓,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才使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对党感恩,对党忠诚,我们要拿出最好的热诚,献给我们的党,献给我们的人民,献给带领我们脱贫致富的众多共产党人。


村里的建党百年文艺汇演活动,得到了三乡镇坡头村、河底镇麻延村,以及周边村民群众的大力关注与支持,并带来了他们排练的文化娱乐节目。坡头村文艺爱好者们带来了她们的舞蹈“歌唱祖国”,排鼓舞“五十六个民族”、“开门红”等,队员们动作娴熟干练,舞姿飒爽,动作优美,鼓槌翻飞,排鼓咚咚作响,受到围观群众的喜爱和热烈鼓掌。

接下来是我们村的传统娱乐项目——耍狮子,在大鼓队员们热烈响器的敲击声中,两只憨态可掬的红毛狮子,在关永波老师的带领下,威武霸气地走上场来。狮子被称“百兽之王”,而舞狮则被民间认为可以驱妖镇邪,每逢重大节日活动,村中必有耍狮队前来舞狮庆贺。大明村舞狮起源悠久,始于何时,无人得知。在我的童年时,就看到过村里的舞狮队队员们翻桌窜凳,威风凛凛,两根随时可能燃放的铁铳,更使让人不敢亲近,两面大锣在铁铳燃放后的灰天迷雾之时,哐哐作响。听大人们说,我们村的舞狮在周边乡县享有盛名的原因,得益於一次福昌阁庙会上的惊险表演——沿栏杆。福昌阁最上面平台一周,有栏杆围护,以防香客信众安全,栏杆外围,高几丈有余,人若掉下,必致丧命,不是很好的演艺,谁敢沿栏杆。话说逗狮人,一边引逗狮子,一边向后退,耍狮子的人在后面紧跟,逗狮人一不留神,一脚踩空,福昌阁下观众无不大惊失色,在这紧要关头,舞狮人眼疾手快,一只手托着狮头,一只手从狮口伸出,抓住了逗狮人将要仰翻伸过来的脚,救下逗狮人的一条性命。至此后,大明村舞狮在福昌阁险些出事的事,在周边乡村流传甚广。如今为了人员安全起见,铁铳已多年不用,窜桌翻凳的技艺,也不再传承。



接下来的是由麻延村文艺队带来的“抬花轿”、“旱船”、“老俩口赶会”节目,人员庞大而又不失精致,动作夸张又诙谐有趣,表情搞笑又表演到位。表演者最大的老者,年龄在古稀之年,他们能够在30度左右的高温下湿透衣衫,还能一丝不苟认真表演,节目令围观群众喜形于色,给村民带来欢乐,受到了围观群众的爱戴和掌声。文艺汇演活动在河洛响器热闹地敲打声中落幕,在群众们意犹未尽的欢声笑语中散去。
最后,在我们的党生日即将到来之时,祝福我们的党,生日快乐!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祝福我们的人民,幸福安康!

作者简介:张红歌,洛宁县河底镇人。2017年加入洛宁作协,同年加入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