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惜春与尼姑
贾惜春是贾家姐妹中最小的,排行在四。她和宁府贾珍是同胞兄妹,母亲早亡,父贾敬好道,长年在玄真观修行,她是王夫人一手带大的。
刘姥姥进大观园,见美景如画,身感自己活动在画中,因想要张园子的画图。惜春聪明能写会画,贾母便把画园子的事交惜春去办。
薛姨妈让周瑞家的把宫里头新制“堆纱花”(用纱堆缝制簪饰花朵)十二枝,带去送迎春娣妹,黛玉、凤姐。周瑞家的到了惜春房子,她正和水月庵姑子智能儿在一块儿玩,见到送来的花笑着说:“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要剃了头跟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来,要剃了头,可把花儿戴在那里呢?”(七回84页)
贾母去逝,三天后停灵铁槛寺,主仆上下到寺守灵,惜春和凤姐等被留下来看家。栊翠奄姑子妙玉来看望惜春,说了阵闲话,坐了会就要走。惜春因看家人少,自己一个又闷又怕,求妙玉留下,陪伴自己。妙玉让道婆回去取来衣褥、茶具(妙玉有洁癖,不用他人东西)来,陪着惜春下围棋,两人言语投机,边下棋边说话。到了五更,妙玉打坐养神,惜春刚睡下,听见那边房上有响声,接着人喊有贼,惜、妙二人起身关门熄灯,从窗户向外一看,院子里站着好几个男人,吓的肝胆俱裂。原来是周瑞的干儿子何三趁贾府空虚,引贼入室,抢走了贾母房中之物。贼人发现惜春房中有一绝色尼姑,顿起淫心。正要打门入室,甄府推荐来的男仆包勇手提木棍,打退众贼,打死了何三。
贼心不死,盗贼知道妙玉是栊翠庵的姑子,跑去用药将众尼蒙倒,把妙玉劫走。
妙玉被劫后,惜春回想:大姐(元春)已死,二姐被折磨而亡,三姐远去都不能自由,唯有妙玉闲云野鹤,无拘无束。“我若能学她,就造化不小了。”(一百十二回1442页)想着便把头发剪去了一半,定下来要出家的念头。
地藏庵两姑子到贾府请安,到了惜春那里,丫环彩屏告诉二人:“不用提了。姑娘这几天饭都没吃,只是歪着”;“说也话长。你见了姑娘,只怕他就和你说了”(一百十五回1469页)
惜春见了两姑子,便问水月庵情况?那姑子道:水月庵闹出些事,如今也不准人随便进去。接着反问惜春:“前儿听见说,栊翠庵的妙师父怎么跟了人走了”(一百十五回1469页)惜香听了生气的说:“那里的话?说这个话的人堤防着割舌头!人家遭了强盗抢去,怎么还说这样的坏话!”尼姑:“妙师父的为人古怪,只怕是假惺惺罢?在姑娘面前,我们也不好说的。那里像我们这些粗夯人,只知道讽经念佛,给人家忏悔,也为着自己修个善果。”惜春:“怎么样就是善果呢?”。尼姑:“……若是别人家那些诰命夫人小姐,也保不住一辈子的荣华。到了苦难来了,可就救不得了。……我们修了行的人,虽说比夫人小姐们苦多着呢,只是没有险难的了。虽说不能成佛作祖,修修来世或者转个男身,自己也就好了。不像如今脱生了个女人胎子,什么委屈烦难都说不出来。……要是姑娘们到了出了门子,这一辈子跟着人,是更没法的。若说修行,也只要修得真。……”(一百十五回1469-1470页)
姑子的话很合惜春的心理,不顾丫头们在当面,便把尤氏对她的态度和前几天看家的事全抖了出来。并言:自己不是没主意安心在火坑中过活的人;心早有了,只是没有想出具体办法来。姑子知道惜春的心,又用话激她:姑娘这样人材,这样的家势找个好姑爷,一辈子享受荣华富贵,再说太太奶奶们咋会依着姑娘的性子,惜春道:那就走着瞧吧。彩屏听出话不对头,使眼色让姑子走了。惜春不服气地说:难道天下只有一个地藏庵?
彩屏怕担不是,把事情告诉了尤氏,尤氏不以为然,说她那是要出家,明明是见珍大爷不在家和我过不去,她随便吧。
惜春天天闹情绪,饭也不好好吃,劝也不听,常闹着要铰头发。彩屏无法,只得告诉了邢、王二夫人。
王夫人见惜春死了心,要铰发出家,天天让人看守也不是办法,便把事情告诉了贾政。贾政把贾蓉叫来,让他告诉他母亲(继母尤氏),下功夫劝解,谁知尤氏一说,反闹的更厉害,说:做女儿终不能在家一辈子,况且又不到别处去,就在咱家的栊翠庵,有事可以照看,若不依我,只有死了完事。哥哥回来,我和他说,并没有人逼我。若我真死了,反道落个不容我。
妙玉被劫后,栊翠庵无人管理,贾琏要王夫人定人去。王夫人告诉贾琏:这事儿不能让四丫头知道,知道了又要吵着出家,咱们这样人家,好好的姑娘出家还了得。贾琏劝王夫人,四妹妹是东府的人,又没父母,和她亲嫂子又说不上话,我听说寻死觅活好几次了,她哥哥又不在家,将来真的寻了死,比出家更可怕。王夫人点头说:这事真叫我难担。
宝玉丢失“通灵玉”后,时死时活。惜春说:“那年失玉,还请妙玉请过仙,说是‘青埂峰下倚古松’还有什么‘入我门来一笑逢’的话,想起来‘入我门’三字,大有讲究,佛教法门最大……”尤氏问:你出家的念头还没忘吗?惜春道:“不瞒嫂子说,我早已断荤了”。(一百十六回1487-1488页)
惜春和尤氏大吵,把头发也铰了,跑到邢夫人和王夫人跟前磕了头,说容她做尼姑,就送她个地方,若不容她,就要自尽。
惜春立意要出家,要求给她一两间净屋子让她诵经拜佛。邢、王夫人又不肯作主。尤氏怕惜春寻死,就主动担起责来。并让写信告诉贾珍和贾琏。王夫人见尤氏准许惜春修行,说道:那头发就不剃了,只要心真,不在头发上。妙玉不也是带发修行吗?姑娘房子,就算是你的静室,服侍姑娘的丫头,愿意跟的,今后再不配人,不想跟的,另打主意。惜春收泪,感谢邢、王二夫人、李纨、尤氏。紫娟主动请求侍候惜春一辈子。
惜春出家,众人都不理解,唯独宝玉心里想:惜春做尼姑,那是肯定的,于是就把自己在一个地方看到的一首诗念给众人听:“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候门女,独卧青灯古佛傍。”
宝玉赴考失踪,众人到处寻找,个个悲伤不已,唯惜春心中明白,只是问了宝钗一句:二哥哥去时带玉(通灵宝玉)没有?
志相向,心相通、惜春、宝玉两个看破红尘,皈依佛门之人,相互理解,这在第三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
一个豪门少女,超凡脱俗,选择了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这是大观园儿女叛逆的另一缩影,是给那些安富尊荣,只知玩乐享受者,执迷不悟之徒,敲起的警钟。
(十二)薛宝钗与“冷香丸”
薛宝从生下来就从娘胎中带来一种病叫“热毒”,是一种无名之症。发病时又喘又咳,不知请了多少大夫,吃了多少药都不见效。后来有个和尚,说他能治无名的病症,就让和尚看了,说了个海上仙方,又给了一包末药作引。这仙方名叫“冷香丸”。是四季之花蕊,用节气之“水露霜雪”加蜂蜜丸成药丸,埋于花下,服时拿出,用黄柏汤服下。很神奇,用了果然有效。牡丹、荷花、芙蓉、梅花有清热、凉血、散热、解毒、疏肝理气、和胃润肺之功效,宝钗犯病时,喘咳说明是肺部和气管炎症,吃了“冷香丸”肯定有效果。
然而,“冷香丸”配料配方很奇特,前所没有,作者是否另有想法?当然可以探讨。把封建礼教“冷香丸”化者说热毒就是少女怀春,会破坏大家闺秀的形象,会在婚前出乱子,以“冷香丸”抑制宝钗的热毒,就是要把她过于灼热的怀春之情浇灭,把宝钗打扮成一个游离于爱情之外的淑女。“和尚点化”论者认为,金陵十二钗中,只有宝钗成功接受点化,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很少有真情外露,无内心世界,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有高度的理智和自制,人格和精神,趋于完美。
宝钗的性格是否完美,宝钗的人生中到底还缺点什么?只要认真地把红楼梦看上两遍就会发现,她并不完美,无论是旁观者看还是自我的感觉,她缺失很多,而且是人生最主要的东西——爱情。新婚之夜,当宝玉不停叫林妹妹时,我想她的脸上的表情,可能不会很喜悦吧,当夫妻入洞房,宝玉躺在床上想着她的林妹妹,夫妻同床共枕而异梦时,宝钗的心里不会很舒服吧;宝玉出家后,她年轻守寡的日子,她不会心安理得吧。宝钗只能选择“忍”、“耐”,他连“等”的权利也没有,因为爱情对她是等不到的,那样的家庭背景,会让她改嫁吗?且不言他想不想的问题。她只能像李纨一样,作那“妄与他人作笑谈”的人物,为社会又立一块“贞节牌坊”而已。
宝钗的思想境界并没有出世脱俗达到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程度,她并没有像妙玉一样,选择了带发修行,她还是和宝玉结了婚,一个没有爱情做基础的婚姻,害宝玉也害了自己。尽管“双宝”婚姻中王熙凤、贾母、王夫人是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本人明知宝、黛之间的爱情的炽烈,却没有像惜春一样,坚定信念,不受任何人干扰,拒绝外来因素对自己婚姻的安排。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宝钗作封建社会卫道士形象,是社会和家庭环境熏陶出来的,不是“冷香丸”吃出来的。
(十三)贾赦与鸳鸯
鸳鸯是贾母的丫环。父金彩与母二人在南京为贾家看房子,兄金文翔是贾母的买办,嫂子是贾母那儿浆洗的头儿。她家是世仆,按贾府习惯叫“家生子”。
鸳鸯是个聪明、热情、诚实、细心的姑娘。她侍候贾母忠心周到,深得贾母称心。刘姥姥二次进荣府,鸳鸯安排人带她洗澡,并拿出自己的两件衣服给换上。贾母领众姐妹陪刘姥姥游大观园,到秋爽斋,在晓翠堂设席开宴。鸳鸯见刘姥姥是个久经风霜,幽默风趣的老人,便称她为“清客”(本指靠吹捧迎奉为生的政客。这里借以形容能说会道。)开席前,鸳鸯拉刘姥姥出去嘱咐一席话;让她做好开玩笑的思想准备。
席间,刘姥姥说那四楞象牙镶金筷子比铁掀还重;“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四十回489页)“这里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说鸽子蛋四十回490页);当鸽子蛋掉地时说:“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有人告诉她一两银子一个四十回490页)。在场的人,无不捂着肚子大笑。把场面调度的活跃生风。
为进一步调动大家情绪,鸳鸯以骨牌(也叫牙牌、牌九、游戏以成套点色名称为准,判断正误。骨牌每付三十二张,每张上刻着1-6个点,1、4点为红色、2、3、5、6点为绿色,三张牌点色成套,合成要有名字。)付儿立令,要求合成的名字,要用诗、词、歌、赋,成语、俗语里的话比,并要合韵。错了罚一杯。酒令新特,很有趣。此处仅举两例。一是和贾母。鸳鸯:左边是张“天”(六点叫天牌)贾母:头上有青天(意为做人凭良心)。鸳鸯:中间是个“五合六”。贾母:六桥梅花香彻骨(六桥北宋初修建,堤上多有梅花。六桥指:跨虹、东浦、压提、望山、锁澜、映波。)鸳鸯:凑成却是个“蓬头鬼”。贾母:这鬼抱住钟馗腿。[钟馗字儿正南,陕西长安终南人,唐德宗(李适kuo)年间秀才,貌丑但为人正直,知书达理。长安大考,主考官是大文豪韩愈,副考官是大学士陆贽。参考后,钟馗文章锦绣,中三十名进士,上报侍批,参加殿试(皇帝亲自测试)时德宗言:“此人丑恶异常、如何做得了状元?”皇帝一言九鼎,加之奸臣卢杞从中搧风点火,钟馗的资格被取消。为此,钟、卢二人争执。钟馗伸手拔出旁边站殿将军的宝剑自刎而亡。传钟馗死后,玉皇大帝封他为“驱鬼大神”]。二是和刘姥姥。鸳鸯:左边“大四”(上下都是四点,也叫人牌)是个人。刘姥姥:是个庄稼人罢!鸳鸯:中间“三四”绿配红(上绿下红)。刘姥姥:大火烧了毛毛虫:鸳鸯:右边“幺四”真好看。刘姥姥:一个萝卜一头蒜。鸳鸯:凑成便是“一枝花”。刘姥姥: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对酒令无论是行令者还是应对者,既要懂牙牌的路数,又要反映快,知觉敏感。鸳鸯是名付其实。
一个青春成熟的少女,谈婚论嫁是当然的事。但等着鸳鸯的,不是郎才女貌,不是如意郎君,而是年近花甲的老色鬼贾赦,他把魔爪伸向了这个聪慧、伶俐的花季少女。
贾赦指使妻子邢夫人去向贾母要鸳鸯。这个邢夫人,对贾赦是百依百从的人,在家中只要能抓到钱,余则一概不管不问。邢夫人也知贾母常说贾赦:“如今上了年纪,做什么左一个右一个的,放在屋里?头宗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二则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做,成日和小老婆喝酒。”(四十六回565页)因而,邢夫人也不敢直接去向婆婆要。于是便把自己的儿媳妇王熙凤叫来商议。王熙凤是个奸狡圆滑之徒,先试探着说:依我说,别去碰这个钉子。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下去,怎么能舍得呢?反正我是不敢去。邢夫人冷笑道:大家子三房四妾也多,偏咱们就使不得?凤姐素知邢夫人禀性,知劝也无用。赶紧转向说:别说一个丫头,就是一个活宝贝,不给老爷给谁?要我说,老太太今日喜欢,要去今天就去。我先去哄着老太太,等太太过去了,我就走开,把屋里的人全部带开,太太就和老太太要,给了更好,不给也无人知道。
那邢夫人又想,先不和婆婆说,贾母若一口拒绝,那就睹死了。先去和鸳鸯说,如果她同意那谁也挡不住。凤姐附和道:“到底是太太有智谋;这是千妥万妥。别说是鸳鸯,凭他是谁,那一个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头的?放着半个主子不做,倒愿意做丫头,将来配个小子,就完了呢!”(四十六回567页)
凤姐暗想:“鸳鸯素昔是个极有心胸气性的丫头,虽如此说,但保不严他愿意不愿意。我先过去了,太太后过去,他要依了,便没的话说;倘或不依,太太是多疑的人,只怕疑我走了风声…。不如同着一齐过去了,他依也罢,不依也罢,就疑不到我身上了”。(四十六回567页)
半路上,凤姐又说:同去了老太太问你来干啥,倒不好,不如太太先去。邢夫人在婆婆那里坐了会,便从后门出去来到鸳鸯房中。邢夫人拉住鸳鸯说:“我特来给你道喜来的”(四十六回568页)“老爷跟前竟没有个可靠的人…因满府里要挑个家生女儿,又没个好的:不是模样不好,就是性子不好…。因此常冷眼选了半年,这些女孩子里头,就只你是个尖儿,模样儿,行事做人,温柔可靠,一概是齐全的。…这一进去就开脸,就封你作姨娘”(四十六回568页)说着便拉鸳鸯去见贾母,鸳鸯夺手不去。
鸳鸯与兄嫂同去找贾母,含泪跪在贾母面前,把邢夫人和贾赦说的话全告诉了贾母。并向众人表示:“别说是宝玉,就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一刀子抹死了,也不能从命!服侍老太太归了西,我也不跟着我老子娘哥哥去,或是寻死,或是剪了头发当姑子去!要说我不是真心,暂且拿话支吾,这不是天地鬼神,日头月亮照着!嗓子里头长疗!”(四十六回576页)边说着拿出剪刀剪头发,众婆子忙挡,但已剪下了半绺来了。
贾母气的浑身打颤,说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人,他们还要来算计!贾母对王夫人说:“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顺,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来要。剩下这个毛丫头,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四十六回577页)
凤姐道:“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的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我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紧张气氛被凤姐的笑话给缓和下来了。贾母笑道:“这么着,我也不要了,你带了去罢……给琏儿放在屋里,看你那没脸的公公还要不要了!”(四十六回578页)
邢夫人来了,贾母发狠话把她数落了一遍,并要她回去传话给贾赦:“他要什么人,我这里有钱,叫他只管一万八千的买去就是;要这个丫头,不能!……”(四十七回580页)
听了贾母的话,贾赦绝望了。无耐,用五百两银子,买了个十七岁的姑娘——嫣红,放在身边。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后,贾赦被革职充军守边赎罪。时隔不久,贾母寿终,丧事由凤姐和贾琏主持。
老太太死后,鸳鸯哭得泪人一般,拉凤姐求把丧事办得风光一些,因为他听到老爷(贾政)说:悲切才是真孝,不必糜费,图好看。
鸳鸯说:“我生是跟老太太的人,老太太死了,我也是跟老太太的!若是瞧不见老太太的事怎么办,将来怎么见老太太呢?”(一百十回1413页)并说老太太遗言说,所有剩下的东西是给我们的,二奶奶(凤姐)倘或用着不够,只管拿这个折变补上。(一百十回1414页)
众人只道是鸳鸯悲痛中随口之言,都没把她的话当回事。那知鸳鸯想的很多,很远。她想如今老太太死了,我跟了这多年,自己身子尚无着落,以后,“乱世为王”起来,我们这些下人不知让他们怎样折腾,收在谁的屋里,配那个小厮,我是受不了那样折磨的,况那“老色鬼”贾赦总有一天会回来的,我岂能逃出他的手心?不如死了干净。于是拿起一条汗巾子,走到贾母套间内,悬樑自尽。
鸳鸯死了,是贾母的另两个丫环琥珀和珍珠发现的。贾政知道后说:“好孩子!不枉老太太疼他一场!”……于是买棺盛殓,“全了他的心志”(一百十一回1426页)把她按自愿殉葬者处理了。
鸳鸯的嫂子直说:“真真的我们姑娘有志气的,有造化的!又得了好名声、又得了好发送!”(一百十一回1427页)。实际是自己得了好处,一条生命卖得了一百两银子。
贾母的逝世,鸳鸯失去了保护伞;父母的呆聋多病,鸳鸯没有了支撑点;兄嫂的凶残,鸳鸯没有了希望。一个人在失去生存的社会和家庭条件后,失去生存空间时,走上自绝之路,能说不是一种无耐的选择,愤怒的发泄,永恒的解脱。
(十四)巧姐与王仁
王仁是王熙凤的胞兄,巧姐是王熙凤的女儿。王仁是巧姐的舅父。
宁国府被锦衣军查抄后,依据贾赦罪行,朝廷从宽将贾赦发往台站(清代边疆上设的军事防守、调度机构)效力赎罪。贾赦在外病重,贾琏去看望父亲。
送走贾琏,贾芸、贾蔷以照看巧姐为名,住在外书房。芸、蔷二人常约邢德全(邢夫人之弟)、王仁、贾环喝酒,设赌局。酒醉,邢德全怨邢夫人不义,王仁骂凤姐不仁,贾环狠凤姐狠毒。
平儿把事情原委告诉了巧姐,她哭了一夜,表示一定要等父亲回来做主,大太太(邢夫人)的话她不会听的。
邢夫人让贾芸把巧姐的名字年庚写下送给了外藩公馆。听贾环说,三天后就来抬人。王夫人,平儿,巧姐抱头大哭。
正在着急,刘姥姥来了。平儿把巧姐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刘姥姥。刘姥姥出主意让一走了之,说:“…你们要走,就到我屯里去。我就把姑娘藏起来…”。(一百十九回1523页)
说定了,平儿把巧姐打扮成青儿(刘姥姥的外孙女)模样,刘姥姥、巧姐、平儿同车来到了刘姥姥庄上。
外藩原是要买几个女人使唤,后知是贾府小姐,责问谁这样大胆:“敢拿贾府的人来冒充民女者,要拿住究治的…”(一百十九回1524-1525页)王仁等得信,吓得屁滚尿流。邢德全,王仁、贾环、贾芸、贾蔷、面对王夫人指责他们:逼死了巧姐和平儿,向他们要人,五人相互推委,互相埋怨,都不承担责任。
一场闹剧,终于落下帷幕。王仁、贾环、贾芸把对凤姐的仇恨,全部撒在巧姐身上,对死去的王熙凤来说,也许是报应,对巧姐,无疑是飞来的横祸。王夫人的坦护,平儿的力挽,刘姥姥担当,虽然使巧姐灾难未及身,但邢德全作为舅爷,王仁作为舅父,贾环作为叔父,贾芸、贾蔷作为堂兄,不顾亲情,设下毒局,除良心的泯灭之外,仇恨的发泄,利益的驱使是重要原因。
编后语:本期连载到这,未完待续。请注意查阅下期020《我以我血艳红楼》之[红楼二十四"与"(十五)王夫人与女人、(十六)贾探春与赵姨娘。



作者简介:拜东涛,网文名商山更夫,一九四八年十一月生,陕西省商洛市人。一九六八年二月入伍,历任排长、副政指。一九七九年元月调陕西丹凤县武装部,历干事、参谋、部长。一九八六年六月随武装部改制退役。一九九O年上省党挍,毕业后任商洛市文化局副局长、调研员。二O0八年退休。作品:《我以我血艳红楼》、《我以我歌颂石头》,另有少部分诗词及文章。

编者简介:笔名汉上沙,原名陈大清,出生于一九五八年十一月,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人,中共党员,一九七六年入伍,服役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兵第十四团,一九八O年退役。乡镇公务员退休,现为汉中百利原盛财税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国风社陕西分社认证编辑,居住地陕西汉中。饮酒花树下,诗自成两行。

编审简介:张富贵,男,汉族,1955年8月8日出生,甘肃省泾川县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先后从事教育、军旅、公安和青海石油党群、职业技能鉴定、人事服务等工作,退休后定居西安。作品见《中国培训》《中国石油》《青海石油报》等纸刊及网络平台。诗观:抒心志,言真情,以诗歌为载体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现为国风社陕西分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