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即将来临之际,西部公益文化网于6月23日起征集选编以“写首诗歌献给党”“红心向党”为主题的建党百年红色文化诗歌,题材以适合朗诵的现代诗、散文诗为主,自传播红色文化诗歌以来,得到了西部公益文化网文化志愿者的纷纷响应,创作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的红色文化现代诗与古诗词,表达了对党的敬畏感恩之心。

6月29日,西部公益文化网“写首诗歌献给党“献礼建党百年《红心向党》七一礼赞主题活动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刚成立开办的兰州战役教学研究中心正式启动。

甘肃首个高校思政实践育人基地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揭牌启动仪式上, 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王成勇和学院党委书记寇桂杰一同为基地揭牌,兰州战役教学研究中心、甘肃省红色文化体验中心等四个实践基地同时启动。

西部公益文化网文化志愿者、剪纸非遗传承人徐彩红用剪纸艺术作品献礼建党百年,表达自己对党的敬畏感恩之情。她长期以来关注红色文化建设,当她得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办兰州战役教学研究中心的消息后,把自己耗费了一个多月时间精心剪裁的长3米宽1米的红色文化经典剪纸作品《林海雪原》捐赠给兰州战役教学研究中心,送到了揭牌仪式现场,该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小玲为徐彩红颁发了收藏证书。


参加《红心向党》同题诗启动活动的文化志愿者有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小玲、副院长刘霞,兰州战役纪念馆原馆长、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客座教授瓮志义,剪纸非遗传承人徐彩红,诗人、摄影师张寿岭,朗诵艺术培训专家、摄影师石胜华,兰州小草公益负责人、摄影师买天福。西部公益文化网总编何妮策划了献礼建党百年“写首诗歌献给党”《红心向党》同题诗义务征集编辑传播活动,对接协调了剪纸作品《林海雪原》的捐赠与宣传。
活动启动后,大家参观了兰州战役教学研究中心、甘肃红色文化体验中心等思政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以及客座教授瓮志义的带领下,参观学习了“真理的光芒、百年党史、立德树人、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四个展厅的红色文化主题展,接受了一次红色文化教育。



为了表达对党的崇敬之情,为了文化志愿者的一颗红心向党,西部公益文化网在《红心向党》主题活动启动后,来自全国各地一首首饱含着深情厚谊献给党的诗歌,将义务精心编辑发布到西部公益文化网融媒体网络平台进行广泛推广与传播,在举国上下浩浩荡荡弘扬红色文化的庞大队伍与巨大波涛中,西部公益文化网文化志愿者献给党的诗歌,将成为大海上一朵奔腾不息的浪花、一股暖流、一股清泉,汇入大海,流向你,流向我,流向我们的心灵深处。

撰稿/编辑:西部公益文化网何妮
摄影:张寿岭、石胜华、买天福

写首诗歌献给党
文/ 何妮(心静沉香)
百年党史,是一部苦难辉煌的奋斗史,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文学史,是一部思想体系的哲学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征程史,是一部红色基因的传承史。
百年党史,是共产党人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接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探索实践史。百年党史是共产党人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为民服务史。
诗歌是纯粹的,也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你是名家还是草根,对党的忠心都是一样的;无论你是官员还是贫民,对党的初心都是一样的,都有一颗赤子之心,都有一颗红心向党。
当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感慨万千,千千万万仁人志士、革命英烈、伟人圣贤的血肉之躯与光辉形象,犹如一道道闪电,穿越百年历史的画卷,反复萦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总书记反复指出要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以红色基因为信仰信念信心培根铸魂,以红色文化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永远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虽然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创造出开天辟地、翻天覆地的历史伟业,我们却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奉献出一份光与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燎原之火,必定温暖整个世界。
征途漫漫,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在一百年的不平凡奋斗历程中,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在新时代又迎来新征程的起航中,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敲响键盘,敲响时代的音符,弘扬革命文化,提振走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抒写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疫精神、戍边卫国精神等等伟大精神,描绘出江山秀美、富有生命力的历史画卷,用初心、诗心、诗情共筑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