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冈》特约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发自湖北武穴
编者按:为发挥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广大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动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凝聚起武穴教育办学特色全国争一流、高考成绩黄冈争第一、综合考核黄冈保第一的强大合力,中共武穴市教育局党组开展“校长讲红色故事”活动。今天推出育才高中校长罗平安讲述红色故事《焦裕禄——永远的精神旗帜》。
焦裕禄——永远的精神旗帜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大家好!我是武穴市育才高中校长罗平安,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饱含着党中央领导人对焦裕禄的深情怀念。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红色故事正是焦裕禄——我们永远的精神旗帜。故事来源于1966年由新华社首次播发,现已编入高中语文新教材的通讯文章《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们看到,近六十年过去了,焦裕禄的精神之火跨越时空,愈久弥新。
天下黄河十八弯,最大的弯在兰考。兰考县地处豫东黄河故道,是个饱受风沙盐碱侵害的老灾区。1962年12月,春天的风沙打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的雨水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10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
在内涝、风沙、盐碱这“三害”肆虐之时,焦裕禄靠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跋涉了5000余里,考察了全县120多个大队,84个风口,1600个沙丘……为了掌握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倾盆的时候他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情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们访贫问苦,为群众送救济粮款。贫农老大爷问:“你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
1964年5月14日,肝癌剧痛无情地带走了这位不满42岁的兰考拓荒人。“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这是他的铮铮誓言也是他的铿锵行动。“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焦裕禄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成为飘扬的旗帜,引领着我们前行。
这种精神,是亲民爱民的公仆精神,是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是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是廉洁勤政的奉献精神。
我们笃志如初、追求卓越的育才人将坚持争做焦裕禄精神的传承者,兢兢业业,克难奋进,以有信仰、有道德、有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为立身之本,立志为所有的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贡献力量,为焦裕禄这面精神旗帜增光添彩!
(来源:武穴市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