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诗?诗又在哪里
李库(河北)
什么是诗?诗又在哪里?我思考了这个问题很久很久,今天就把我的一点粗浅的想法分享给各位老师和朋友,欢迎拍砖斧批。
首先,诗是一种心声,这正如一句成语说的好: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窗户。从我们的言语中可一窥我们的内心世界,展示我们的所想,所感。勾勒出我们一个人的内外性格,展示我们对外在的人和物的观点。
其次,诗是一种思想境界的展示,你有什么样的境界就会写出什么样的诗篇。你是寄情山水的,是忧国忧民的,亦或是金戈铁马的,亦或是悲欢离合的。你喜欢江南的山水,他喜欢塞北的风光,你喜欢大漠孤烟,他喜欢长河落日。总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都有自己的偏好和执着。
另外同一件事情,诗人也好,作者也罢,所处的角度不同,所站的高度不同,那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就不会相同,甚至会大相径庭。而且,你对这件事情了解得多少,探究的深浅,剖析的是否透彻,都会决定你对这件事情的观点站在一个什么高度。
人的经历不同,也会制约作者思想艺术得发挥,经历的少就见识的少,眼界自然不够宽泛,那么对事物的感知,自然也会相对粗浅。如果我们了解多了,经历的多久,对事情的看法也许就会上一个台阶,写出来的作品也许就会锦上添花。
同时,一个人的文学底蕴不同,那么他们作品群展示得境界也许就不会相同,比如,农村人看待城市人,和我们城市人看待自己一定会有差异,同样城市人看待农村人,和农村的看待自己也不会一样,这是生活层面的差异决定的。
空间不同,南方人看北方人,亦或是北方的人看南方人,生活习惯不同,风俗不同,人文环境不同,那么作品所展示的气息一定不同。

时间不同,现代人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因为生活的年代不同。接受的思想教育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那么他们所展示的思想、风格都会有所不同。现代人听红军长征,他说听的是故事,他不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当代人看老年人省吃俭用,艰苦朴素,他们会说你不会生活。他们不知道老年人曾经历尽艰辛,知道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就不一一列举了。
诗在哪里,在你的心中,在你的眼睛里,在你的思想中,在你的骨子里。你有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就会有什么作品!
在真正的诗人眼里,万物皆有灵,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有感情的,只是你发现与否。在李白的笔下,山川河流,都有色彩,都有声音,都会绚烂多姿;在杜甫得笔下,人民的疾苦,官府得腐败展现的淋淋尽致;在辛弃疾的笔下,忧国忧民,报国励志让人看了荡气回肠。诗人会把你看不到的,体会不到的用文字的形式展现给我们,让我们去回味,让我们去思索,让我们去感动,让我们去励志,……林林总总,诗无处不在。在高楼上,在茅屋里;在深山中,在幽谷中;在风里,在雨里;在花开的盛夏,也在飘雪得寒冬;在星月交辉的三更夜晚,也在云淡风轻的五鼓黎明。诗,无处不在。在天上,在人间。在欢欣鼓舞喜庆的日子里,也在郁郁寡欢的季节中;在青春年少的花季晨光里,也在壮心不已得夕阳晚霞中;柴米油盐酱醋茶,品味红尘的甜酸苦辣,赤橙黄绿青蓝紫。描绘幻海的斑斓人生。

诗,诗一种感动,也是种回应。只有触动了你灵魂深处的那根琴弦,才会发出声音。才会有高山流水,才会有梅花三弄,才会有十面埋伏,才会有平沙落雁。
诗,是一种音符,只有触动它,才会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诗,是一种修为,;
诗,是一种涵养;
诗,是种心灵的呐喊。
诗言万象,笔写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