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范纺织能手吴淑华
文/吴清春(山东)
吴淑华(1895—1979),女,临沭县夏庄村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村妇救会会长。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阶段,沂蒙山区根据地军民物资紧张,部队服装供应十分困难,吴淑华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全家种植棉花,收获后,不分白天黑夜,纺线织布,先是把棉花纺成线,用织布铁机和木机同时进行织布,一昼夜可织出80尺粗布。她不仅带领全家一起干,还挨家挨户发动村里妇女和识字班,让全村妇女们一起加入纺线织布、支援抗日的行列。在她的组织发动下,全村80%的农户都行动起来,为支援前线八路军做贡献。吴淑华全家一年就织出粗布4万多尺,可供1300多位战士每人做一套单衣。她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成为沂蒙山区最优秀的纺织能手,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被临沭县政府授予“先进妇救会会长”和“模范纺织能手”的荣誉称号。
吴淑华带头成立起农村纺织合作社,任合作社理事会会长,成立质量验收组、收购组、分发组、维修组,对不合格的产品要重新返工,直到验收合格。分组负责将部队后勤处运送来的棉花分发到各家各户,由各户进行纺线织布,然后合作社收购组验收质量,收回各户织出的土布交送部队后勤。维修组则巡回下到各家各户,检查维修纺线车和织布机的运转,出现故障,及时修理。
不久,八路军一一五师后勤处在东盘村办起了纺织厂和服装厂,她主动与儿子陈兆祥一起,带着自家的两台织布机到达东盘,在部队纺织厂工作,并积极向大家传授织布技术。在她的带动下,全厂18台织布机每部都能达到很高的生产效率。1943年滨海行署授予她“生产模范”和“先进织布能手”的荣誉称号。
1944年,反“蚕食”斗争已取得很大胜利,滨海区的抗战已转入局部反攻。为了扩大抗日队伍,壮大抗日武装力量,临沭县掀起了第一次参军高潮,吴淑华响应党的号召,带头送子参军。
临沭县委和县独立团部队党委为表彰和宣传吴淑华的模范事迹,在当时的县委驻地店头村召开隆重的表彰欢迎大会。在大会上,吴淑华的儿子陈兆祥披红戴花,骑上高头大马,吴淑华坐上大花轿,全村群众涌上街头,秧歌队翩翩起舞,锣鼓队敲锣打鼓,龙灯旱船齐上阵,载歌载舞,喜气洋洋,绕村一圈,将陈兆祥送往部队驻地。
吴淑华在欢送新兵参军大会上登台讲话,动员广大青壮年积极参军,奔赴前线,为国杀敌,为民立功,产生了重大积极的影响。全县参军运动很快出现了新局面,到处呈现父母送子、妻子送郎参军的动人情景。为表彰吴淑华的先进事迹,滨海行署授予吴淑华和“支前模范”、“拥军模范”的光荣称号,并奖励她毛驴1头,新型纺纱机、织布机各1台。

作者简介:吴清春,1954年生,高中毕业,中共党员,临沭县薛疃村人。1972年12月参军,任工程兵建筑第一0二团安装连战士。1973年赴外地学习安装技术,学习结业返回连队。获得连嘉奖三次。1977年退伍,先后任民办教师、村民兵连长、治安主任、调解主任、民政主任、街道办事处会计、临沭县天泰建设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会计等职。精通会计专业,连续20余年无差错发生,获得中央广播大学会计专业毕业证书、山东农业大学管理专业大专学历、国家颁发“农民技师”、“助理会计技师”职称。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获得“先进工作者”、“模范共产党员”、“优秀会计师”等荣誉。

编辑简介:蓝馨小筑,本名王丽,女,生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现居住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八零后,国风社沂蒙分社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