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儿童电影激励我前进
郭应昭
坚持共产主义的信仰,为国为民,全心全意,不辱使命,积极担当,不骄不馁,勇敢前进……这是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自己努力践行的信条。回想七十年云和月,一直生活在淮安市的我能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缘于两部红色经典儿童影片对我的激励。
这两部影片分别是《红孩子》和《英雄小八路》。让年少懵懂的我从中初步知道了共产主义、儿童团、接班人、祖国、人民、坚决斗争、勇敢前进的含义。
“ 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
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
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
这是195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电影《红孩子》的主题歌。
《红孩子》讲述的是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后,留在苏区的红军子弟苏保和小伙伴们与白匪军展开英勇斗争的故事,情节生动,扣人心弦。电影《红孩子》在1958年全国放映后,《共产儿童团歌》就传遍全国各地,唱响校园内外,激动和鼓舞着千千万万少年儿童的心。那个时候的电影有学生专场,我们是在放映效果最好的清江电影院看的这部影片。观看《红孩子》中,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红色年代,仿佛影片中的苏保是我,我就是苏保,那种向往英雄的情结至今难以忘怀。
1958年,我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当时的心情无比激动,觉得自己俨然成了当年的共产主义儿童团,光荣而骄傲。
入队的那天,我们新少先队员听着同样戴着红领巾的畅怀小学二年级班主任汪老师神情庄重的讲述:“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她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这让我眼前不由得浮现了电影《红孩子》中英勇斗争的场景,决心像苏保那样听党话,跟党走。
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系上红领巾结后,举行了入队宣誓仪式。我们学着老师的样子,举起右拳,面对火炬队旗庄严大声宣誓:“准备好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
红色意味着革命,伟大而神圣。从佩戴红领巾那时起,革命的火炬就在我胸中点燃。我爱红领巾,继而更爱红色,每每见到红色,就会感到眼前发亮,心头发热,有股暖流在血管中涌动。
另一部电影是《英雄小八路》,教育我们热爱共产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1958年,厦门对金门的炮战中,厦门禾山区第四中心小学160多名少先队员成立了“前年少年支前活动大队”,他们帮解放军洗衣服,送开水,擦炮弹,挖战壕,用手体连接被炸断的阵地与指挥部的电话线,站岗放哨,在防空洞中坚持学习……何明全、何佳汝等13名少先队员被人们誉为“英雄小八路”。以他们的事迹素材,由上海电影制片拍成电影《英雄小八路》。
《英雄小八路》1961年公映后,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其中主题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响彻了全国,在青少年中传唱经久不衰。1978年10月27日,共青团十大通过决议,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唱起《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心中充满了豪情。希望长大后做一名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共产党员,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这首歌我从小学唱到了清江中学的初中一年级。当时的清中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是邓韻华老师,五十多年过去了,她胸前的红领巾依然是那么鲜艳生动,她为我们做革命传统报告,塑造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少先队活动中,她边弹风琴,边和我们一起唱起高亢、激越、自豪的歌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爱祖国,爱人民,
少先队员是我们骄傲的名称,
不怕敌人,不怕困难,
顽强学习,坚决斗争,
向着胜利勇敢前进,
……”
年龄的增长让我离开了少年时期,红领巾虽不再佩戴,但仍心系红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不时地在我心底唱响,激励我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勇敢前进,战胜困难,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主动向党组织靠近,争取做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69年,18周岁的我向插队的所在大队党支部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20年后的1989年党庆日前的6月19日,我终于面对缀着镰刀锤子的党旗,庄重地举起右拳,神圣地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时值中国共产党华诞百年大庆,激动写下我青少年时期的部分心路历程,以表达对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毛主席看望《红孩子》剧组成员

电影《红孩子》剧照

《 英雄小八路》电影截屏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2021.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