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 芳 的 泥 土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肥沃的土地,正是这些土地上长出的庄稼养育了我们。我仿佛闻到了弥漫在空气中的谷香和麦香,看到了丰年里人们的欢笑和喜悦。与泥土亲密接触,感觉心里特别踏实和温馨。
也许是长在农村的缘故,我对泥土总怀有一份亲切的感情。住在乡村的岁月里,双脚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土地。周围是泥土的世界,泥盖的房屋,泥路,水田,圩埂,沟渠,泥制土块,泥垒锅灶,泥土烧制的砖瓦......
清晨醒来,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泥土,大人们就要下地干活了,在田里播种,耕耘,收获,一滴滴汗水融入了泥土,期盼秋天的好收成。学校放假时我曾在地里劳作,插秧灌溉收割,将沉甸甸的稻谷运往谷场。脸晒黑了,手磨出了血泡,肩膀红肿疼痛,才知道什么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上小学时学校离家很远,每天都要在一条泥路上来回奔走,下雨天就赤脚而行,深一脚浅一脚,小路上留下我多少求知的脚印。后来去镇上上中学,也是一条二十多里的崎岖不平的土路,春去冬来,四季更迭,我在泥路上奔波,去追求最初的梦想。再后来我去了军营,军舰常年在海上战备巡航训练,一回到军港便风风火火奔向码头,扑向含有泥土芳香的草地,仿佛回到母亲的怀抱。捧一把泥土放在鼻尖,爱不舍手。这是祖祖辈辈居住的土地,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军舰启航时我悄悄包一把含有草香的泥土带上军舰,在海上孤寂思乡的日子里,时常捧出看一看,仿佛故乡就在身旁,泥土一直陪伴我巡航在波涛汹涌的大海。
父辈告诉我,人的衣食住行,哪一样也离不开泥土,土地才是我们的命根子。在落后的农耕时代,我们的祖先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为的就是生存和繁衍。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他们辛勤的汗水连同丰收的希望全部糅进了脚下的土地,不仅长出了庄稼,也种出了希望和未来。人们对土地总是无比热爱,因为她的任何部分都是那么美,而且多姿多彩,因为她是自己的祖国。我们在大地上行走,我们把她辛勤耕耘,她是我们感官的一部分,她和我们朝夕相处,她是我们看到听到亲密接触的伙伴,而她也听见我们的声音,感受到我们的存在,她与我们紧密相连。
如今,长期住在城市的钢筋水泥堆积物中,每当感到狂躁不安或忧郁烦闷时,就会去乡村转转,呼吸乡土气息,在泥地上坐坐,或者干脆脱掉鞋袜,赤脚走在田埂上。在泥土和野草间行走,心里感觉很舒坦,很温暖,很踏实。抓一把泥土闻一闻,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沁入心脾。
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父亲用汗水,母亲用乳汁喂养了我们,麦香和乳香培养了我们最初的嗅觉。赤脚在泥土上行走,学会了脚踏实地。而乡村的泥泞印满了我们生命的印痕,无论走到哪里,无论离家多远都弥漫着泥土的芬芳,饱含着父母的养育恩情。

【作者简介】
行云流水,祖籍安徽省合肥市,曾经军旅,热爱生活。喜欢文学、音乐和旅行,于天地间觅寻灵感,用脚步量山川,他乡风土皆成诗意。愿入文学殿堂里修行,享文字之美,赏佳音之丽,更愿与天下文友结伴同行,共度旖旎人生。

【主播简介】
荷塘秋影,宝鸡朗诵学会会员,宝鸡朗诵者之家会员,喜爱有声文学。喜欢在朗诵艺术的海洋里徜徉,用声音传递温暖,用流淌的有声语言把文字的优美和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让生活更富有诗意,依心而行,无憾今生!

【热评精选】
泥土是人类的生命。没有泥土就没有草木,就没有庄家,没有庄家,人类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人类还能存在吗?这是往大了说,往小了说,泥土是农民的命根子。作者行云流水老师出生在农村,与泥土有深厚的感情。新翻的泥土,飘荡着芬芳的气味,让人沉醉不知归路。父辈们在田野里与泥土打交道,脸朝黄土背朝天,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对芬芳的泥土,对生养自己的故乡有割舍不掉的情缘,有深厚的情感。作为人们最可爱的人,作为一名海军战士,远离故士,遨游大海,他常把故乡的泥土带在身边,看到泥土就看到了故乡,看到了故乡的口山水,看到了田野里的庄家。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浓浓深情,诗一般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芬芳的泥土》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抒情散文,文风纯朴,语言凝练,意蕴隽永,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点评:杨山坡)
跟着行云流水老师的佳作,我们走进故乡的土地,嗅着泥土的芳香,那劳动中带来的有艰辛、有欢乐和愉快,有难忘的青少年成长历程。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是刻骨铭心的,多年的军旅生活、工作后生活在大城市里,越发对故土深深的思念。对家乡的情怀更来自对父母的思念,父母田间辛苦劳作的身影,是作者挥之不去的牵挂。对泥土的赞美,更多是赞美“母亲用乳汁喂养了我们,麦香和乳香培养了我们最.初的嗅觉",这饱含深情的赞美之词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高度概括。行云流水老师诗美、文佳,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文才,更让我们敬佩他那颗懂得感恩的心。为作者点赞!(点评:牛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