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孙静波,浙江宁波人,作家,电影编剧,著有《千步沙之恋》、《激荡的海岸》、《青鸟的奇特的故事》等影、视剧本选集,摄有《女岛》、《心桥》、《捕鱼的汉子》等影视剧。出版的学术著作有《海滩拾贝集》等。诗作《沈家门渔港》获“渔港抒情”全国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奖。

长篇传奇小说连载
《海 鹦》连载(十九)
作者|太虚小囡(中国)
(四十三)
这座巴黎港口在巴士底广场附近,每年约有1500艘船抵港。阿森纳港,是世界上最令人惊喜也是最美丽的游船港之一。
星空流转,洇开的月亮一半藏在仿佛镀了镍的云彩后面。月光把清辉洒落在开阔的海面,波光摇曳,夜晚的阿纳森港宁静秀美。
海帆新购的一艘海上医疗船“海星”号泊在港口。高大的轮船外形在月光下清晰可见。
海马十分钦佩他这位善良聪慧的堂兄,在海马的目光里,他的这位哥哥善良,内向,务实,勤奋。
海马:“你要的航海书和法文版的《基度山伯爵》都已办妥了。”
海帆:“海马,谢谢。读原版《基度山伯爵》,有助于自己法语的提高。”
海马:“我很崇拜基度山伯爵,他有高尚的品性,有矢志不渝的超乎常人的毅力。”
海帆:“《基度山伯爵》是马赛人的骄傲。马赛城有了基督山街、埃德蒙·唐戴斯街;伊夫堡和基督山岛也成了旅游胜地。”
海马:“海帆,我爸的电话已关机多天,你能否问问永健叔叔,我爸现在情况怎么样?”
海帆:“好的。”
海马和海帆是在东莲岛相识的。
在海帆读小学第二册的时候,他从北方被父亲带到了东莲岛。当时,岛上的村长是海帆的小爷爷。小爷爷有六个兄弟,三个去了大西北,那时浙江十万移民去支援朔方,小爷爷的大哥也去了,他是海帆的爷爷,在大西北不幸去世了。父亲考虑到海山更利于海帆的生活、学习,环境更加安全,就把海帆带到他出生的东莲岛,托小叔、嬸嬸关照小海帆。小叔、嬸嬸都是十分善良、厚道的人。海马是海帆爷爷二弟的孙子,王国达的儿子。海马的爷爷至今还在朔方,在一家种植枸杞的农庄工作。
两位堂兄弟在一起生活,学习。每当夏夜,他们在海堤上一起乘凉,那海风,海浪,海上时时出现的七彩荧光潮,总会存在他俩心里最柔软的空间,夜飞的清脆激越的鸥鸣,会激起少年郎对人生最美妙的幻想和最浪漫的期盼。
海马不知什么原因,爱上了电影。当他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王国达又把他送到巴黎某艺术学院学电影、摄影和编导。
因此,每当海帆来巴黎来看望他的时候,海马总会把他带到诺曼底影院看电影。海马向海帆介绍过,巴黎是电影的诞生地。在这座城市,1895年时,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他们第一场付款电影。海马所在的学院,目前有七个系,分别是导演、编剧、录音、摄影、剪辑和制片。学院已培育了数千名专业人材,这些学子后来获得过包括奥斯卡金像奖、戛纳金棕榈奖等大多数世界电影奖。
这时,海马接到了他的女友杨秀月的电话,她约他们到蒙帕纳斯咖啡馆见面。
蒙帕纳斯有多家咖啡馆。
杨秀月在莲岛咖啡馆等到了海马和海帆。
杨秀月是巴黎歌剧院的女高音歌唱家,是位身材高挑清秀文静的女孩。
她的父亲原是海山东莲岛的渔民,国民党军队兵败大陆,撤离舟山时,为了补充兵力不足,在撤离时大量抽壮丁。年青力壮的他也被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士兵押上去台湾的兵舰。他在台湾服役期满,从军队转业后,重操旧业,在高雄一家渔业公司当船工,后与当地的一位姑娘结婚,杨秀月是他的大女儿。
她在巴黎艺术学院上学,与海马相识相恋,“我们都是东莲岛人的后代”,成了他们情爱的催化剂。
莲岛咖啡馆的董事长是海马的父亲王国达。总经理是海马,业务经理是海马聘请的一位华裔咖啡商。

(四十四)
上午,海帆在自己的舱室看法文版的《基度山伯爵》,昨晚他就睡在“海星轮”上。
这时,丁舟生船长进来了。他脸色冷峻,阴沉沉地盯着海帆。丁舟生是王国达就任远洋捕捞公司副总经理后带进来的,是王国达的亲信,在各个国际货轮公司工作多年,是位有丰富航海经验的老船长,懂多种外语。丁船长还有个姨表兄弟,就是被紫宇击毙的陈船董。陈船董在丁船长船上工作过很长时间,两人关系很深。这使海帆对他存有戒心。
丁船长:“我们的要求只有两个,一、释放国达经理;二、医疗船归国达经理所有。国达船长跟着总经理三十多年,到现在是一个船舶修造厂的经理,你们是否对得起他?他要这艘医疗船,也不算是过分要求吧?”
海帆:“这艘医疗船,不光是为了本公司渔工服务,也是为所有在远洋作业的渔工服务的。”
丁船长:“你好好想想,要是你不答应,不要再想走出你的舱室。”
海帆:“你这是海盗行径,会遭报应的!”船长取走了海帆手机,走出舱室,关上舱门,由他手下的两个人监守海帆。
海帆知道,从地平线上出现的维京人的三桅海盗船,到飞翔的荷兰人号幽灵船,再到猖獗一时的索马里海盗,海面上一直有海盗侵扰的阴影。随着海洋运输的兴盛,以及GPS技术的普及使用,近年来索马里海盗越来越猖獗,被劫持的人越来越多,海盗们开出的索金也越来越高。
海马深知,他这位堂叔是海上魔头,靠走私暴敛巨资,“海星轮”到他手里,就会从“救死扶伤”走向谋财害命,完全违背了他建造这艘船的初衷。
海帆经常随渔船出海捕捞,船上渔工心血管疾病,肺气肿,肠胃不适等疾病时有发生。有次一位年青船员被船上绷断的钢丝绳打断右臂,如果错过了6至8小时黄金手术时间,就会造成右臂截肢终身残疾。他及时联系海山航空公司直升机支援,把他送上直升机后去海山医院外科手术室及时抢救,使他手臂恢复了正常功能。
这起海上工伤事故,坚定了海帆建造医疗船的决心。他把船取名为“海星”,即有“海上救星”的含义。这船的航速是超越一般海轮的。
第二天早晨,丁船长进舱后,直接对海帆说:“国达经理已自由了,你想好了没有?若你还不同意交海星轮,我们把你放到小艇,送你上岸,‘海星’轮我们就开走了。”
海帆:“我不会同意,你也开不走海星轮。”
丁船长叫两名水手进来,想按住海帆。海帆是练过跆拳道的,两脚就把这两个水手踢翻。
丁船长:“你不老实,我就开枪了!”
他用枪瞄准海帆,两个水手趁机爬起来,用绳索捆住了海帆。
丁船长:“我再问你一遍,同不同意交海星轮。”
海帆不回答。
丁船长:“把他带到小艇上。你们把他送到码头,马上回来,你们回来后,我们就把海星轮开走。”
海帆:“你这是海盗行为。国际海事法庭会查处你!”
丁船长:“海盗?你的血液里难道没有海盗的基因吗?”
在小艇上,海帆内心十分焦急。他在海马托他与父亲联系,他到住宅就与父亲联系了。王永健接海帆电话后,当即叫罗船长恢复王国达自由。现在,他们还想抢走海星轮,一旦驶入茫茫大海,经他们把轮船改头换面后,在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船只中,找到海星轮犹如大海捞针,是很困难的。
海帆到码头后,当即跑到公用电话亭,与莎拉·布莱曼联系。
莎拉·布莱曼是海帆在法国留学时的同窗好友。她现是工作在里昂国际刑侦总部的一位资深官员。
莎拉·布莱曼驶着快艇驶向“海星”轮。陈劲松发现追击的快艇后,用火箭筒准确击中了莎拉·布莱曼的快艇,船体发生了剧烈爆炸。在陈劲松举起火箭筒的瞬间,她和同行警员已侧身入海,潜入水下。
前方传来的汽笛声十分响亮,是两艘海警舰船,快速驶向“海星”轮。陈劲松知道这次劫船已不可能,来到快艇上,就启动了爆破装置,但他没有听到机舱爆炸声。
陈劲松手下的两名船员,来到舵舱,招呼丁舟生赶紧到陈劲松开来的快艇上去。
丁舟生、陈劲松驾艇驶往游艇密集的远处港湾。
海帆的舱室被打开了。该船的设计师费比斯进来了。
“费比斯!”海帆激动地拥抱了他
费比斯是海帆在法国上海运大学时的知友,是这艘船的总设计师。
海帆:“我忘了你有为自己的新船首航的习惯。”
费比斯:“新船就是新娘,设计师就是慈祥的父亲,我要亲自牵着女儿的手,把她送到我的爱婿手上。”
海帆:“费比斯,你真是一个太阳神,有着无比光明温暖的心。”
“费比斯。”拉丁语是指“太阳神”。
费比斯从工作背包里取出一个监控器,他打开视频后,出现了一个在主机机壳里安装定时炸弹的人的面孔,这张脸使海帆十分惊奇。
费比斯意味深长地说:“不要看到画面就轻易下结论,善与恶时间会证明。”
海帆用信任的眼光看着费比斯英俊清秀的脸,他明澈的眼神像一泓清泉。
费比斯:“这个主机视频监控器你不用撤下,它已经连结卫星云网,‘海星’无论航行在哪里,我都能看到,触摸到跳动的心律图。”
海帆点点头:“太阳神,你还是那样优秀,那样阳光,那样诗情盎然。”
塞纳河左岸的荣军院广场。这里有相拥的伴侣,围着童车奔跑的孩子,以及怀着对巴黎好奇和向往的各国游客,对他们来说,这里是一个极佳的游乐场所。
在广场对面,有三个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立体地图博物馆和解放勋章博物馆,对游客来说,这是了解巴黎乃至法国的历史,是一个很好的课堂。
海帆和莎拉·布莱曼推着一辆米黄色童车,来到广场上。
海帆放起了风筝。
莎拉·布莱曼把一个4岁的男孩从童车抱出来,海帆和风筝的牵引线交给了他。那男孩黑头发,蓝眼睛,面容清秀,十分可爱。
风筝在天空飞扬,越飞越高。莎拉·布莱曼帮小孩一起牵拉绳索。
紫宇和紫琼在远处的树荫下注视着他们。
紫琼是国际刑侦总部的一名译名,也是从刑侦学院毕业的优秀学员。她与莎拉·布莱曼是同事和好友。她早知道小孩是海帆和莎拉·布莱曼的孩子,但她从未告诉过姐姐。她亲自领姐姐来观看这一幕,感到对姐姐来说是有些残酷,甚至会引起误会,影响姐姐、姐夫的良好关系。“她有良好的应激心理”,她深信自己的姐姐。
莎拉·布莱曼是位优秀的国际刑侦,她曾是海帆的恋人,这个四岁男孩是他们一夜情的结晶。去年海帆到巴黎公出,她才告知他实情。
海帆在震惊之余,很快接受、爱上了这位儿子,这就是宿命。此刻,电影《巴黎圣母院》开头的字母“ANATKH”(希腊语,意思是“宿命”)出现在他脑子里。他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一首诗:“我父亲是雄鸟,我母亲是雌鸟。我过河不用船,我渡河不用桥。我母亲是雌鸟,我父亲是雄鸟。”自己不也是两只鸟儿在夏天的星空中偶然相遇孕育的一只雏鸟吗?他油然对幼小的儿子有惺惺相识的浓郁悲悯和深沉的慈爱。“哎,我们都是‘祖母绿’,和爱斯梅拉达是一样的命运。”海帆心里涌起一层激浪。爱斯梅拉达和法语中的“祖母绿”是谐音。爱斯梅拉达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是位美丽善良,能歌善舞吉普赛女郎,是一位父母情况不详的流浪者,更是一位在世界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集真善美于一身的艺术女神。

本期荐稿:白曼(香港)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