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10时“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七一勋章”,是党内最高荣誉,是中共中央用于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 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张桂梅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她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2021年6月7日,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张桂梅校长亲自将150名女孩子送入高考考场。
今年是华坪女高创办的第13年,也是张桂梅校长送考大山女孩的第11年。高考结束那天,张桂梅校长躲开了采访的镜头,躲进了办公室,不愿直面这离别的一刻。
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坚持到下一年?”

在此之前,作为全国首个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已经让 1804个大山女孩实现了大学梦,综合上线率100%,一本上线率44%,成为丽江市排名第一的学校。
而这一切的奇迹还要从最初建校时招收的96名女孩说起,当初她们顶着背水一战的压力,离开贫穷的大山,走向知识的课堂,
大山里捞出的96个女孩
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建成。和其他学校不同,这里入学不设门槛,且只招华坪县周围的贫困女孩。
华坪女高第一届招收了100名学生,有96人坚持到毕业,这些学生都是张校长亲自走入大山深处,一个个“捞出来”的。女孩们来女高前,有的正被家里安排准备嫁人:“她是女孩,是用来换彩礼的”;有的在山里放羊,从来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有些家长油盐不进,张桂梅就发飙:“这个孩子我一定要领走。不用你一分钱,你还想怎么样?”
周云翠、周云丽姐妹就是华坪女高的首届毕业生。姐妹俩毕业后,一个考上了云南师范大学,一个考入了德宏师范学院。得知两个女儿都考上大学、走出大山之后,辛苦了半辈子的父亲十分高兴,背着鸡、鸭、蔬菜去感谢张桂梅。从小生活穷苦的姐妹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够“走出大山、赚大钱”,但在华坪女高拼搏的三年时间里,她们的梦想发生了一些微妙的改变。
2015年大学毕业后,周云丽考取了宁蒗县城的中学教师岗位。听说女高缺数学老师后,她毫不犹豫放弃了县城工作、放弃了正式编制,来到女高做代课老师, 兜兜转转,她又回到了命运的起点,但眼前的人生却又有了一些不同,周云丽说:
“老师老了,我们长大了。我们要继续她未尽的事业。”
与周云丽一样,家庭贫困的吕朝丽也是女高招收的第一届学生。和很多华坪女高的毕业生们一样,毕业后的她选择了一份更具有社会意义、对人民有所帮助的职业——光荣的人民警察。工作之后,她将第一个月的工资寄回了学校,之后还坚持从每月的工资里捐助500元给一位在校的贫困学妹。她感激地说道:
“是女高,让我懂得了奉献和感恩,我要将它的精神传递下去。”
中国版特蕾莎
张桂梅已经64岁了,经年累月早已积劳成疾,身体罹患多种疾病,前来领奖时,双手布满膏药,但她却没有一刻停止关怀这些埋头苦学的女孩,被外界誉为“中国版特蕾莎”。
十多年来,张桂梅的足迹遍布丽江市一区四县,跨越11万公里山路,一家家登门家访,叩开了家长的心扉,改变着女孩们的命运。执掌华坪女校13年,张桂梅的名下几乎没有任何财产,她没有房、没有车,吃住都和孩子们在一起,所有收入都用在了女高的学生们身上,自己一件衣服能穿10多年。
华坪女高走出的学生,从大山深处走向浙大、厦大、川大、武大,成了医生、警察、律师、研究生……还有和张桂梅一样的教师。
她们把毕业后的第一个月工资捐回母校,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用自己的力量再去帮助“曾经的自己”,这样的“反哺”几乎成为了华坪女高的一个传统。
往前走,别回头
这所改变1804个女孩命运的学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往前走,别回头。“走出这个学校以后,就不要老回头看这个学校、老惦记这个地方。你要往前走,花更多时间去做你要做的事情。”
这是张桂梅对每一个走出大山女孩说的话。
黄付燕因为婚后做了一段时间家庭主妇,带着丈夫孩子回校捐款的时候,被张桂梅校长严词拒绝,这件事情也一度闹上热搜。

在荣获“七一勋章”后的现场发言中,张桂梅说:“小说《红岩》和歌剧《江姐》是我心中的经典,我最爱唱的是《红梅赞》。”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来,张桂梅一直以革命先烈江姐作为自己的榜样,百折不挠、顽强拼搏,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近2000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
这位为女性权益奔波一生、奉献一生的伟大女性,骨子里就有着对女性独立意识的坚定追求,她希望自己的学生更独立,继而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总结出一套适合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
创立学校之初,张校长觉得自己也许只能坚持一两年,但等到真正迈入校园,踏上讲台,大山里女孩儿们充满希望的眼神,让她不忍舍弃,更不愿舍弃。
从当初那个近乎于天方夜谭的梦想到如今一本率全市第一的奇迹,张校长默默地扛住了1800多个女孩的命运,而这一扛,就是很多年。
她说:不论是多是少,改变一代人的命运,这就是我的人生价值。
综合来源: 新浪微博 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