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印记
文/冯爱霞
嘉兴南湖,烟雨楼前
驻足湖畔,深情凝望
一艘红船,洞穿时光隧道
驶进岁月的长廊
见证了历史起点的风浪
烙下了永不褪色的记忆
十三名热血青年
在黑夜中点燃了灯火
运筹一个开天辟地
敢为人先的壮举
光亮照明了夜色中航行的方向
那高擎的血色旗帜
犹如在风浪中高扬的风帆
红船在革命激流的波涛中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奋勇直前
锋利的镰刀
把旧世界的一切枷锁割断
挥舞的铁锤
把旧势力的所有压迫砸烂
红船承载着一个民族的重托
运行着一个光明曲折的航道
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
穿行了多少惊涛骇浪
烈士的鲜血洒满船头
英雄的壮歌激荡着黄河
红船从这里启航
成了救民于水火的若亚方舟
成了中国革命的引领航船

南昌起义,群英荟萃
打响了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红旗猎猎
点燃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熊熊火焰
井冈会师,龙吟虎啸
星星之火,蔓延燎原
万里长征,战略转移
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史诗
抗日战争,救国危难
艰苦卓绝,浴血奋战
高擎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
取得了中华民族十四年全面抗日的胜利
论持久战,敌后游击战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十六字战术,创造了战争史上神话的奇观
解放战争,烽火连天
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送儿去参军
三大战役,硝烟弥漫
百万雄师渡大江,摧古拉朽缚苍龙
终于从西柏坡昂首阔步走进了北京城

红船从黑暗驶向黎明
驶进黄河、长江,驶进了1949年
当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当一个伟人的声音
回响在天安门上空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那声音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的殷切期盼
那声音喊出了血泪屈辱下不断抗争的民族尊严
那声音似闪电划破苍穹,似巨雷让世界震颤
那声音,撼山动岳,在神州大地上久久回荡
从此,一个崭新的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东方红,太阳升,响彻天宇
建国初,国际风云变换
你利剑出鞘,维稳和平
你重拳出击,抗美援朝
十万官兵奔赴北大荒
向地球开战,荒漠变良田
你在探索的航道中饱尝巨浪冲击
灾难轮番沓至,你与天撼与地斗
两弹一星的攻克捍卫了祖国尊严
一代又一代的舵手和船夫
注视着激流暗礁和狂风骤雨
不断地校正航行的方向
一次次扬帆起航
现代化建设的热情春潮涌动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祖国大地

科技兴国
演绎出波澜壮阔的浩瀚画卷
飞驰高铁
穿越北国的雪域和江南的云烟
蛟龙探海
大洋深处,纵横龙的气概
神州望月
实现了中国人飞天的梦想
北斗导航
20年磨一剑,划破长空
为天地联网,为全球导航
日夜穿梭在浩渺苍穹,闪耀宇宙
贫瘠的山区,走来了第一书记
裤脚上沾满了田间的泥浆
精准扶贫让所有炊烟袅袅飘香
庚子年的除夕,繁华的城市
突遭新冠病毒地侵袭
举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白衣天使用生命抒写了一曲
感天动地的大爱情怀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守望相助
与世界风雨同舟,合作共赢,开放包容
彰显了打造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利益共同体的时代精神,大国风范
七月,流金的岁月
红船,火色的印记
红船精神,正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红船正劈波斩浪再次扬帆起航
驶向太阳的方向,驶进新的时代!

作者近照
作者:冯爱霞,笔名小雨,中共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日照市作协会员、嘉兴桐乡市作协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等。作品在《人民日报》数字、《浙江工人日报》《山东工人报》《中国纺织报》《青年文学家》《西部散文选刊》《农村大众》《黄海晨刊》《当代散文》齐鲁壹点等国家、省市级纸刊、网站发表,征文曾获第一届青未了散文奖、全国郦道元山水文学奖、香山杯美丽新时代中国奖、农商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奖、金融杯抗疫作品优秀奖、经典杯华人文学大赛奖、黄河文艺排行榜奖等数十次奖项,有系列作品收编多家文选、诗集及《胶东散文十二家》等。
朗读者近照
朗读:张丽 ,网名清泉,北票市广播电视台国家级主任播音员 中共党员 辽宁大学 新闻学毕业 北票市、 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辽宁省金话筒成就奖 、建国70年全国记者协会新闻工作30年荣誉奖章获得者。
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主编删除。配音来自朗读者。未经允许,禁止转载!联系主编:13887114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