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小院
步韵唐寅落花诗之24
原唱:
蕉酒新啼满袖痕,怜香惜玉此心存。
可怜窗外风鸣树,辜负尊前月满轩。
奔井似衔亡国恨,坠楼如报主人恩。
长洲日暮生芳草,销尽江淹黯黯魂。
01.
七律•秋风萧瑟易尘痕
文/彭广文
秋风萧瑟易尘痕,朽叶凄飘落土存。
嫩粉当时迎翠韵,枯黄今日坠污轩。
诚能逐水沾悲泪,只为留园报喜恩。
老叟抒怀提笔墨,诗词描写可销魂。
1. 七律•怜落花
文/月下清荷
素手纤纤拭泪痕,唏嘘秀色总难存。
犹怜照眼花辞树,更恼无情风扫轩。
忍以香泥埋艳骨,还将断魄谢隆恩。
芳华绽尽终凋谢,怎叫奴家不失魂。
2. 七律•读史中宵有泪痕
文/珠山樵客
读史中宵有泪痕,此身虽异性长存。
几回极望人千里,何处清吟月满轩。
白发下怜三界苦,丹心上报四重恩。
云舒云卷碧空杳,飞絮飞花黯断魂。
3. 七律•端午思娘
文/黄叶树
端午将临泪满痕,丑年思母孝心存。
不知墙外风滩树,无奈门前月岛轩。
永念青山联子贵,空惊白首负亲恩。
而今追忆鹅山梦,绿苑凭窗欲断魂。
4. 粽子歌
文/傅关钱
箬叶新丝抱有痕,豆沙共糯紧依存。
开炉火起烟笼灶,剥叶香飘气满轩。
晨把鲜滋缠旧米,晚将美味谢邻恩。
今思屈子离骚苦,且谱粽歌安楚魂。
5. 七律•龙舟竞赛祭忠魂
文/子夜
汨罗江水吻余痕,端午民风世代存。
身寄客尘行祖路,谈今论古倚瑶轩。
闲寻渔父才知喜,默诵离骚不忘恩。
艾草焚烧驱五毒,龙舟竞赛祭忠魂。
6. 初夏
文/朱善步
碧翠成行季节痕,浮瓜沉李果蔬存。
飘香沃野依杨柳,落影溪山照户轩。
背上汗多生地气,田头稻茁感天恩。
炎暑炙热逢时雨,万物蓬勃有绿魂。
7. 再寄端阳
文/兵临城下
彩绳缠腕见新痕,礼俗民间千古存。
竞渡龙舟穿碧水,飘香蒲艾插华轩。
曹娥孝义明身志,屈子忠诚念国恩。
壮举贤名传万世,中华崛起慰贞魂。
8. 端午节随想
文/邓崇俄(广西)
节临包粽袖留痕,农事无忘手艺存。
常忆当年民务苦,深知时少读书轩。
龙舟赛会夺魁秀,血鸭酬宾谢众恩。
仲夏雨肥船价涨,果甜瓜熟展灵魂。
9. 浅望幸福
端午祭屈原
文/赵爱香
汩罗滔浪触伤痕,粽子飘香记忆存。
天问悲歌通曲径,离骚遗恨入幽轩。
内修仁政忧民事,外御寒威报国恩。
求索精神传后代,赋词吟诵祭忠魂。
10. 七律 老拜登倒春寒
文/何涛
近起西风覆旧痕,消寒春雪怯心存。
潮来一疫愁多处,月黑长驱恨满轩。
盗态妄凭呈挟势,睡容故作不知恩。
狂痴还想“强”欺“弱”,可试东方利剑魂。
11、憾
文/紫露瀚笑
飞花落叶树留痕,一粒香尘大地存。
逝水常年环野岭,清风终日贯凉轩。
身孤倍觉江湖阔,路远难还父母恩。
老去何愁身后事,它山或许适游魂。
12、叹春
文/杨生成
欲觅春光剩黛痕,徒怜美景总难存。
蛙声渐息厌梅雨,蝉噪新传入竹轩。
岁序公平皆进寿,物华富贵尽沾恩。
东风送走桃花面,空叫杜鹃啼断魂。
其他金额